一种便于换热式地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33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换热式地埋管,包括两根中空管体,两根所述中空管体通过有U型接头连接,所述中空管体侧面设置有若干传热片,所述中空管体上设置有管卡,所述中空管体上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若干换热环,所述换热环通过传热杆连接于中空管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增加换热效率的效果。

A Convenient Ground Pipe for Heat Exch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换热式地埋管
本技术涉及地埋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换热式地埋管。
技术介绍
目前,土壤源热泵系统是地源热泵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地下埋设用于采集地热的地埋管道,在地埋管道中通过热媒介的传送进行与土壤中地热的热交换。地源热泵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由于地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地表浅层地热资源可以称之为地能,是指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低温位热能。现有的技术中,地埋管通常由表面接触到土壤,由于地埋管与土壤接触面积有限,传热能力欠缺,传热效率低下,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换热式地埋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换热式地埋管,包括两根中空管体,两根所述中空管体通过U型接头连接,所述中空管体侧面设置有若干传热片,所述中空管体上设置有管卡,所述中空管体上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若干换热环,所述换热环通过传热杆连接于中空管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U型连接头放置在地下,然后将两根中空管体连接在U型连接头上,再通过传热杆将换热环安装在中空管体上,通过换热环能够充分接触地下的热源,然后通过传热杆将热量导入地埋管中,增加地埋管对于地热的传热率,增加导热效果,增加地埋管换热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热杆与换热环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组件能够增加传热杆与换热环之间的连接性,从而增加传热杆和换热环之间牢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传热杆靠近管体上向两侧延伸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穿过连接片与中空管体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固定螺杆穿设在连接片上,能够将连接片固定在中空管体上,同时也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安装或拆卸维修传热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环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换热环上开设有外螺纹且与换热环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孔,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传热杆安装在换热环上,同时也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更换传热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环上开设有断裂缺口,所述换热环在断裂缺口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两块所述连接块通过螺纹杆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螺纹杆来连接连接块,并且通过调整断裂缺口的大小,从而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换热环套设在中空管体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环与换热片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换热环上的热量通过换热片传送给地埋管,增加换热环与地面管之间的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环与中空管体之间的间距为4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环与中空管体之间的间距过大容易导致换热过程中热量散失,换热环与中空管体之间的间距过小容易导致提高的换热效量低,4cm的间距能够保证即能够充分的吸收外界的热量,也能够保证换热环将热量输送到地埋管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环表面为波纹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波纹状的换热环表面,能够增加换热环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让换热环更好的吸热,从而增加换热效率,提高导热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了换热机构,从而产生能够提高地埋管的换热效率的效果;2.采用了连接组件,从而产生能够方便安装和拆卸传热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空管体;11、U型接头连接;12、传热片;13、管卡;2、换热机构;21、换热环;211、断裂缺口;212、连接块;213、螺纹杆;22、传热杆;3、连接组件;31、连接片;32、固定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于换热式地埋管,包括两根中空管体1,两根中空管体1埋在地下的一端通过U型接头进行连接,中空管体1侧面设置有若干与地下热源进行传热的传热片12。为了固定中空管体1,在中空管体1上设置有管卡13。参照图1,中空管体1上设置有可以则增加换热量的换热机构2,换热机构2包括若干环设在中空管体1上的换热环21,换热环21朝外一侧为波纹状,能够增加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换热环21上设置有断裂缺口211,换热环21在断裂缺口211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212,两块连接块212通过螺纹杆213连接,通过调整螺纹杆213上两块连接块212的距离,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换热环21套设在中空管体1上。为了能够让换热环21与中空管体1之间的连接性增加,换热环21抵接于换热片上。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环21与中空管体1之间的间距为4cm。参照图1,换热环21朝内一端螺纹连接有传热杆22,传热杆22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到中空管体1上,连接组件3包括传热杆22靠近管体上向两侧延伸的连接片31,连接片31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32,固定螺杆32穿过连接片31与中空管体1螺纹连接。工作人员将固定螺杆32穿设在连接片31上,能够将连接片31固定在中空管体1上。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将U型连接头放置在地下,然后将两根中空管体1连接在U型连接头上,将传热杆22与换热环21螺纹连接,打开断裂缺口211,将换热环21套在中空管体1上,螺纹杆213来连接连接块212,将传热环上的断裂缺口211合拢。工作人员转动固定螺杆32,固定螺杆32穿过连接片31,将传热杆22安装在中空管体1上,通过换热环21能够充分接触地下的热源,然后通过传热杆22将热量导入地埋管中,增加导热效果,增加地埋管换热量。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换热式地埋管,包括两根中空管体(1),其特征是:两根所述中空管体(1)通过U型接头连接(11),所述中空管体(1)侧面设置有若干传热片(12),所述中空管体(1)上设置有管卡(13),所述中空管体(1)上设置有换热机构(2);所述换热机构(2)包括若干换热环(21),所述换热环(21)通过传热杆(22)连接于中空管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换热式地埋管,包括两根中空管体(1),其特征是:两根所述中空管体(1)通过U型接头连接(11),所述中空管体(1)侧面设置有若干传热片(12),所述中空管体(1)上设置有管卡(13),所述中空管体(1)上设置有换热机构(2);所述换热机构(2)包括若干换热环(21),所述换热环(21)通过传热杆(22)连接于中空管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换热式地埋管,其特征是:所述传热杆(22)与换热环(2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换热式地埋管,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传热杆(22)靠近管体上向两侧延伸的连接片(31),所述连接片(31)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32),所述固定螺杆(32)穿过连接片(31)与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婧王增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源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