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建筑空调节能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787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7
本申请涉及一种既有建筑空调节能通风系统,属于既有建筑领域,其包括与空调本体相连通的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与出风管道相抵触,所述进风管道中设有第一除湿件,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中穿设有用于在进风管道中凝结出冷凝水的第二除湿件。本申请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除湿件去除空气中部分的水分,第二除湿件利用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中的温差,使得位于进风管道的部分第二除湿件上凝结出冷凝水,进一步降低了空气中水分的含量,使得进入空调中的空气较为干燥,降低了空调本体湿负荷,从而降低了空调本体的能耗。从而降低了空调本体的能耗。从而降低了空调本体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建筑空调节能通风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既有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空调节能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
[0003]相关技术中的空调连通有进风管和出风管,春夏时,室内的空气从进风管进入空调中,且室内的空气较为潮湿,再经过空调干燥、制冷后从出风管吹入屋内,以对室内进行降温。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较为潮湿的室内空气在进入空调中时,空调需要消耗额外的能源来降低空气的湿度,增加了空调的湿负荷,从而导致了空调能耗增加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本申请提供一种既有建筑空调节能通风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既有建筑空调节能通风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既有建筑空调节能通风系统,包括与空调本体相连通的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与出风管道相抵触,所述进风管道中设有第一除湿件,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中穿设有用于在进风管道中凝结出冷凝水的第二除湿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空调本体工作的过程中,外界的空气由进风管道进入,此时位于进风管道中的第一除湿件去除空气中的部分水分,经过第一除湿件除湿后的空气与第二除湿件相接处,且空调本体工作的过程中,进风管道中的温度高于出风管道中的温度,使得位于进风管道中的第二除湿组件上凝结出冷凝水,此时第一除湿件和第二除湿件相配合,降低了进入空调本体中的空气的含水量,从而降低了空调本体的湿负荷,进而降低了空调本体的能耗。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除湿件包括除湿器,所述除湿器设置在进风管道的内壁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界的空气从进风管道进入空调本体的过程中,外界的空气与除湿器相接触,除湿器吸收部分空气中的水分,使得进入空调本体中的空气的含水量下降,降低了空调本体的湿负荷,从而降低了空调本体的能耗。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除湿件包括冷凝柱,所述进风管道上开设有第一让位孔,所述出风管道上开设有与第一让位孔相对应的第二让位孔,所述冷凝柱穿设在第一让位孔和第二让位孔中,所述冷凝柱与第一让位孔和第二让位孔的内壁相抵紧,所述冷凝柱的一端设置在进风管道中、另一端设置在出风管道中,当所述空调本体工作时,位于所述进风管道的部分所述冷凝柱上冷凝出冷凝水。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空调本体工作的过程中,进风管道吸收温度较高的空气,出风管道吹出温度较低的空气,使得冷凝柱位于进风管道的一端与位于出风管道的一
端产生温差,此时位于进风管道中的冷凝管上凝结出冷凝水,进一步降低了进入空调本体中的空气的含水量,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空调本体的湿负荷,同时减小了空调本体的能耗。
[0013]优选的,所述进风管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去除冷凝柱上的冷凝水的清理件,所述进风管道上设有用于驱动清理件的驱动件;
[0014]所述清理件包括支撑架、连接柱和若干刮板,所述支撑架设置在进风管道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连接柱远离支撑架的一侧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远离连接柱的一侧沿转动盘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若干连接板,各个所述连接板均设置在冷凝柱外侧,各个所述连接板靠近冷凝柱的一侧均设置一块刮板,各个所述刮板均与冷凝柱相抵触,所述进风管道上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连接柱相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空调本体工作的过程中,位于进风管道中的冷凝柱上凝结出冷凝水,此时操作人员启动驱动件,驱动件带动连接柱转动,连接柱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转动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带动刮板转动,刮板转动并将冷凝柱上的冷凝水刮下,使得冷凝水不易堆积在冷凝柱上,为冷凝柱上持续生成冷凝水提供了便利,使得进入空调本体中的空气的含水量下降,降低了空调本体的湿负荷,从而减小了空调的能耗。
[0016]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进风管道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进风管道中,所述连接柱朝向远离转动盘的方向延伸出支撑架,所述连接柱远离转动盘的一端通过齿轮组与位于进风管道中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冷凝柱上生成的冷凝水刮下时,操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齿轮组转动,齿轮组再带动连接柱转动,连接柱再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转动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转动带动刮板转动,刮板转动并将位于进风管道中的冷凝柱上的冷凝水刮下,此时驱动电机与齿轮组相配合,为刮板持续清理冷凝柱提供了便利。
[0018]优选的,所述进风管道的内壁上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设置在冷凝柱的正下方。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刮板清理冷凝柱上的冷凝水时,冷凝水滴落至集水槽中,使得冷凝水不易堆积在进风管道中,同时降低了冷凝水进入空调本体中的可能性,降低了冷凝水增加空调本体湿负荷的可能性。
[0020]优选的,所述清理件与除湿器之间设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设置在进风管道中,所述第一滤网与进风管道的内壁相抵紧。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界的空气进入空调本体过程中,第一滤网过滤空气中的杂质,使得杂质不易进入空调本体中,降低了杂质影响空调本体正常工作的可能性,延长了空调本体的使用寿命。
[0022]优选的,所述进风管道通过连接管与空调本体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与出风管道相抵触,所述连接管中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与连接管的内壁相抵紧。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界的空气进入空调本体的过程中,第二滤网进一步降低了空气中的杂质进入空调本体中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杂质影响空调本体使用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延长了空调本体的使用寿命。
[0024]优选的,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中均设有用于固定冷凝柱的固定件;
[0025]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固定块,所述固定板与固定块相连接,所述冷凝柱位于进风管道一端和位于出风管道的一端上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板与冷凝柱相抵紧,所
述固定块设置在固定槽中,位于所述进风管道的固定板与进风管道的内壁相连接,位于所述出风管道的固定板与出风管道的内壁相连接。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冷凝柱与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相固定时,操作人员将冷凝柱插入第一让位孔和第二让位孔中,使得冷凝柱的一端位于进风管道中、另一端位于出风管道中,操作人员再将固定板放置在冷凝柱上,使得固定块与固定槽的内壁相卡紧,再将位于进风管道中的固定板与进风管道的内壁相固定,再将位于出风管道中的固定板与出风管道的内壁相固定,此时固定板和固定块相配合,使得冷凝柱不易于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分离,为位于进风管道中的冷凝柱持续生成冷凝水提供了便利。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通过设置除湿组件,在实际使用时,除湿组件吸收进入进风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空调节能通风系统,包括与空调本体(1)相连通的进风管道(2)和出风管道(3),所述进风管道(2)与出风管道(3)相抵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2)中设有第一除湿件(4),所述进风管道(2)和出风管道(3)中穿设有用于在进风管道(2)中凝结出冷凝水的第二除湿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空调节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湿件(4)包括除湿器(41),所述除湿器(41)设置在进风管道(2)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空调节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除湿件(5)包括冷凝柱(51),所述进风管道(2)上开设有第一让位孔(22),所述出风管道(3)上开设有与第一让位孔(22)相对应的第二让位孔(31),所述冷凝柱(51)穿设在第一让位孔(22)和第二让位孔(31)中,所述冷凝柱(51)与第一让位孔(22)和第二让位孔(31)的内壁相抵紧,所述冷凝柱(51)的一端设置在进风管道(2)中、另一端设置在出风管道(3)中,当所述空调本体(1)工作时,位于所述进风管道(2)的部分所述冷凝柱(51)上冷凝出冷凝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空调节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去除冷凝柱(51)上的冷凝水的清理件(7),所述进风管道(2)上设有用于驱动清理件(7)的驱动件(8);所述清理件(7)包括支撑架(71)、连接柱(72)和若干刮板(73),所述支撑架(71)设置在进风管道(2)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柱(72)转动连接在支撑架(71)上,所述连接柱(72)远离支撑架(71)的一侧设有转动盘(74),所述转动盘(74)远离连接柱(72)的一侧沿转动盘(74)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若干连接板(75),各个所述连接板(75)均设置在冷凝柱(51)外侧,各个所述连接板(75)靠近冷凝柱(51)的一侧均设置一块刮板(73),各个所述刮板(73)均与冷凝柱(51)相抵触,所述进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源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