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粉尘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787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尾气粉尘收集系统,包括汇聚风道、通气管道、排气通道、具有多表面纤维结构的静电吸尘装置、集尘井和排气通道;含尘尾气经进气通道进入汇聚风道后,流速骤降,其中的大颗粒粉尘自由降落至汇聚风道底部,剩余微小颗粒物粉尘因与静电吸尘装置的纤维表面摩擦产生静电吸附,持续积累团聚后从纤维表面脱落并掉落至汇聚风道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尾气粉尘收集系统通过控制含尘尾气流速并结合静电吸尘方式,除尘效果好,系统运行稳定、维护简单、没有系统堵塞隐患、亦不受使用环境的影响。亦不受使用环境的影响。亦不受使用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气粉尘收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含有粉尘的尾气处理与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气粉尘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金属冶炼、垃圾焚烧、燃煤发电、水泥生产、制药生产、面粉加工等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携带粉尘的尾气一般通过旋风分离、高压静电除尘、布袋除尘、湿法除尘的一种或几种工艺组合来处理,以达到环境治理的目的。而从干法除尘的规模与粉尘去除率考虑,目前布袋除尘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以金属治炼为例,对于金属冶炼的尾气处理,通常采用布袋除尘加喷淋塔湿法除尘组合使用的方案来达到尾气治理达标的目的。
[0003]CN105107358A公开了一种稀土金属冶炼尾气回收的方法,针对多个熔炼炉,使不同稀土化合物电解产生的烟气通过不同的除尘器进行除尘收集,不仅使烟气在收集过程中不对其它类电解炉内的原料造成污染,还使烟气除尘收集到的含不同稀土金属或合金的颗粒物在不同的除尘器内收集,不用再筛拣分类,便于回收利用。但是该方法只能采用机械除尘器,这种机械除尘器通常是采用机械力(重力、惯性力、离心力等)将尘粒从气流中除去,只适用于含尘浓度高和颗粒粒度较大的气流、且除尘效率不高,因此该专利方法一般用于除尘要求不高的场合或用作高效除尘装置的前置预除尘器。
[0004]CN204933689U通过在电晕线模块和集尘板前面设置均风板装置的方式,使进入静电除尘模块的风分布均匀,达到静电除尘模块内的各个区域提高除尘效率的目的。但该静电除尘模块需要接通电源使极板间产生静电,对于不含有酸性腐蚀性气体的空气除尘比较适应,但无法用于含有氟气等强腐蚀性的气体中。
[0005]对于有色金属的粉尘,特别是稀土粉尘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所以先采用类似布袋除尘的干法分类收集,再对尾气进行后期处理是行业内经过摸索后通行的做法。但布袋除尘工艺存在以下缺陷:(1)需要有较大风压使气体穿透滤层、造成风机能耗高、运行成本高;(2)不得不采取措施防止滤层堵塞,即使这样也需要定期更换;(3)车间内温度与布袋除尘设置的室外环境相差较大时,特别是室外环境温度低于0℃时,有可能使过滤层聚集冷凝水而结冰,造成堵塞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耗低、运行稳定的尾气粉尘收集系统,采用因地制宜的扩大风道截面积、降低风速,利用纤维摩擦静电吸附粉尘,粉尘降落后吹扫到集尘井定期收集,由此替代布袋除尘。
[0007]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尾气粉尘收集系统,主要包括:至少一组汇聚风道;与汇聚风道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外接尾气收集系统;布置在汇聚风道内的若干静电吸尘装置,所述静电吸尘装置具有多表面纤维结构;与汇聚风道连通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连接压缩气体源,并设有用于控制压缩气体进气的阀门;与汇聚风道连通、布置在汇聚风道底部的
集尘井;与汇聚风道连通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外接尾气处理系统;所述含尘尾气经进气通道进入汇聚风道后流速骤降,其中的大颗粒粉尘自由降落至汇聚风道底部,剩余微小颗粒物粉尘因与所述多表面纤维结构的纤维表面摩擦产生静电吸附,持续积累团聚后从纤维表面脱落并掉落至汇聚风道底部。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汇聚风道的截面积大小与含尘尾气进入汇聚风道后的预期流速相关,所述预期流速≤3m/s,优选≤1m/s;所述汇聚风道的长度与大颗粒粉尘和团聚后的微小颗粒物粉尘在汇聚风道中的停留时间相关,所述停留时间≥5s,优选≥15s。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表面纤维结构的材料为尼龙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芳纶纤维、氨纶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钢纤维、复合纤维的任意一种。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静电吸尘装置被构造为包括与汇聚风道顶部固定连接的安装机构以及悬挂于安装机构底部的纤维阵列;所述纤维阵列具有多表面纤维结构,所述安装机构安装机构为绝缘表面。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纤维阵列为周期性错位排布的纤维束;优选的,纤维束的直径为0.01

50mm,相邻纤维束间距为纤维束直径的1

4倍。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纤维阵列为周期性错位排布的的纤维片,纤维片的表面平行于气流方向,;优选的,纤维片的厚度为0.01~1mm,纤维片的宽度为1

50mm,相邻纤维片在工作时互不接触干涉。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纤维阵列沿汇聚风道长度方向的总长度为风道宽度的0.3

10倍。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机构采用为塑料、陶瓷、木材、玻璃钢制作,或者表面喷涂绝缘漆。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个进气通道下游布置至少一个静电吸尘装置,以形成一组除尘单元;所述通气管道布置在汇聚风道的端部,并位于静电吸尘装置和集尘井的上游。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汇聚风道为地下混凝土结构,或者地面构筑物形式。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汇聚风道为两组以上时,还包括用于连接各汇聚风道的联系通道,且各汇聚风道共用一个排气通道。
[0018]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较大截面积的尾气汇聚风道使含尘尾气进入汇聚风道后的流速迅速降低,去除含尘尾气中的大部分大颗粒粉尘;通过静电吸尘装置对含尘尾气中剩余的微小颗粒粉尘进行二次除尘,由此通过两级除尘达到预期的除尘效果。
[0020](2)本专利技术中可通过设计合适的尾气汇聚风道的截面积大小,控制一定风量的含尘尾气进入风道后的流速迅速降低至预设范围;通过设计汇聚风道的长度控制粉尘颗粒自由降落的时间在预期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工艺可控性。
[0021](3)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创新设计的静电吸尘装置,一方面,结构简单且无需外接电源,在同样尾气风量的情况,由于不需要克服布袋过滤层的阻力,使除尘系统电耗下降50%以上,节能效果明显;另一方面,不再需要更换过滤布袋,风道内设置的多表面纤维结构还可以长期使用,没有堵塞的隐患,亦不受使用环境的影响,风道底部由压缩气体自动吹扫,只需定期收集井底粉尘即可,完全可达到取代布袋除尘的目的;并且,该静电吸尘装置还可用
于含有氟气等强腐蚀性的气体的除尘,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
[0022](4)本专利技术尾气汇聚风道的截面积尺寸可以根据需要处理的风量和预期流速来设置;尾气汇聚风道的长度、多表面纤维的结构形式、尺寸与密度,以及粉尘收集井的数量和尺寸等也可以根据需要处理的风量、尾气中的粉尘含量、需要达到的除尘效果来设置,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0023](5)本专利技术可通过联系通道将多组尾气汇聚风道并联,共用一套尾气收集系统,这种集中收集方式大大降低尾气收集和尾气处理系统的投入成本,相也应的减少环保设施运行的能耗。
[0024](6)本专利技术的尾气汇聚风道可以因地制宜采用地下混凝土结构,也可以采用地面构筑物的办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实施例1所示的尾气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粉尘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汇聚风道;与汇聚风道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外接尾气收集系统;布置在汇聚风道内的若干静电吸尘装置,所述静电吸尘装置具有多表面纤维结构;与汇聚风道连通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连接压缩气体源,并设有用于控制压缩气体进气的阀门;与汇聚风道连通、布置在汇聚风道底部的集尘井;与汇聚风道连通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外接尾气处理系统;含尘尾气经进气通道进入汇聚风道后流速骤降,其中的大颗粒粉尘自由降落至汇聚风道底部,剩余的微小颗粒物粉尘因与所述多表面纤维结构的纤维表面摩擦产生静电吸附,持续积累团聚后从纤维表面脱落并掉落至汇聚风道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粉尘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风道的截面积大小与含尘尾气进入汇聚风道后的预期流速相关,所述预期流速≤3m/s,优选≤1m/s;所述汇聚风道的长度与大颗粒粉尘和团聚后的微小颗粒物粉尘在汇聚风道中的停留时间相关,所述停留时间≥5s,优选≥15s。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粉尘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表面纤维结构的材料为尼龙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芳纶纤维、氨纶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钢纤维、复合纤维中的任意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粉尘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吸尘装置被构造为包括与汇聚风道顶部固定连接的安装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五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