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机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6188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8:37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机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所述防凝露机构包括:辅助风机,设于空调的内换热器与空调的出风口之间;湿度传感器,与所述辅助风机通讯连接,用于感应空调的安装环境的湿度参数,所述辅助风机根据所述湿度参数开启或关闭;以及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辅助风机通讯连接,用于感应所述内换热器的换热管的温度参数,所述辅助风机根据所述温度参数调整运行功率。湿度传感器、辅助风机和温度传感器三者结合,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对内换热器和出风口的冷热均匀性、气流流速和内换热器的换热均匀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避免了空调出风口凝露的发生,提高了换热效率和换热一致性。

A dew-proof mechanism, control method,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ir cond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机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机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健康、安全和舒适度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于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更是非常在意,因此越来越多的空气处理设备应运而生。空调作为具备调温调湿功能的空气处理设备,基本上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类空气处理设备。空调的内机在制冷时,需要通过贯流风机使空气从内机的进风口进入、出风口吹出,且穿过空调内机的气流都对空调内机内的内换热器进行了贯穿,与其进行了热交换,因此吹出的气流为冷风。源源不断的冷风在对室内环境进行降温的同时,也使得空调的出风口处容易出现凝露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内换热器和出风口处冷热不均造成的,而且由于不同位置的气流流速等问题还会造成的内换热器换热不均匀以及换热效率低的弊端。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机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机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机构,包括:辅助风机,设于空调的内换热器与空调的出风口之间;湿度传感器,与所述辅助风机通讯连接,用于感应空调的安装环境的湿度参数,所述辅助风机根据所述湿度参数开启或关闭;以及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辅助风机通讯连接,用于感应所述内换热器的换热管的温度参数,所述辅助风机根据所述温度参数调整运行功率。进一步的,所述辅助风机设于所述内换热器和空调的主风机之间。进一步的,包括一个或多个辅助风机,一个或多个所述辅助风机被分成一个或多个依次沿所述主风机的轴向排列的风机组,每个所述风机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辅助风机。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风机组的多个辅助风机设于同一个与所述主风机的轴向相垂直的平面内;每个所述风机组的多个辅助风机均匀布置于所述内换热器和所述主风机之间。进一步的,包括一个或多个设于空调的外壳上的湿度传感器。进一步的,包括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所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被分成一个或多个依次沿所述内换热器的轴向排列的感温组,一个或多个所述感温组与一个或多个所述风机组一一对应,所述感温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感温组的多个温度传感器设于同一个与所述内换热器的轴向垂直的平面内;每个所述感温组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均匀布置于所述内换热器的换热管上。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辅助风机的出风口均朝向空调的出风口。进一步的,所述辅助风机包括离心风机、贯流风机或轴流风机。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辅助风机、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思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获取空调的安装环境的湿度参数;比较所述湿度参数与预设的湿度阈值,当所述湿度值大于所述湿度阈值时,开启辅助风机;获取换热管的温度参数,根据所述温度参数确定所述辅助风机的运行功率;当所述湿度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湿度阈值时,关闭所述辅助风机。进一步的,所述获取空调的安装环境的湿度参数包括:当包括一个湿度传感器时,获取所述湿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作为湿度参数;当包括多个湿度传感器时,分别获取多个所述湿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数据、计算所有数据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湿度参数。进一步的,所述开启辅助风机包括:分别以初始功率开启所有的辅助风机;所述初始功率小于所述辅助风机的额定功率。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换热管的温度参数,根据所述温度参数确定所述辅助风机的运行功率包括:分别获取每个感温组感应到的温度参数;计算所有的所述温度参数的平均值作为平均温度;分别比较每个感温组感应到的温度参数和所述平均温度,并根据每个感温组感应到的温度参数与所述平均温度的差值确定与该感温组对应的风机组的运行功率。进一步的,所述分别获取每个感温组感应到的温度参数包括:当感温组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时,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作为该感温组感应到的温度参数;当感温组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时,分别获取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数据、计算所有数据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作为该感温组感应到的温度参数。进一步的,所述分别比较每个感温组感应到的温度参数和所述平均温度,并根据每个感温组感应到的温度参数与所述平均温度的差值确定与该感温组对应的风机组的运行功率包括:感应到的温度最高的感温组对应的风机组的运行功率为所述辅助风机的额定功率;选择感应到的温度大于平均温度的感应组,分别按照下述公式得到选择出的每个感温组对应的风机组的运行功率的功率增加值:选择感应到的温度小于平均温度的感应组,分别按照下述公式得到选择出的每个感温组对应的风机组的运行功率的功率减小值:选择感应到的温度等于平均温度的感应组,选择出的每个感温组对应的风机组的运行功率不变;所述An为第n个感温组对应的风机组的功率增加值;所述为平均温度;所述Tn为第n个感温组感应到的温度参数;所述Tmax为感应到的温度最高的感温组感应到的温度;所述Dm为第m个感温组对应的风机组的功率减小值;所述Tm为第m个感温组感应到的温度参数;所述Pr为所述辅助风机的额定功率;所述Pi为所述辅助风机的初始功率。进一步的,所述风机组内的所有辅助风机的运行功率一致,所述辅助风机的运行功率为所述风机组的运行功率。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思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湿度模块,所述湿度模块用于获取空调的安装环境的湿度参数;开启模块,所述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湿度参数与预设的湿度阈值,当所述湿度值大于所述湿度阈值时,开启辅助风机;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用于获取换热管的温度参数,根据所述温度参数确定所述辅助风机的运行功率;关闭模块,所述关闭模块用于当所述湿度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湿度阈值时,关闭所述辅助风机。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思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机构和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控制系统。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的防凝露机构,湿度传感器能够对空调运行的环境的湿度进行感应,而湿度可以作为确定是否存在凝露或换热不均的表征条件;辅助风机可以调整空调内各位置的气流流速以及流速差异,进而调整不同位置换热的一致性;温度传感器能够感应内换热器的换热管温度,从而可确定换热的均匀程度,进而为辅助风机的调整提供数据指导;湿度传感器、辅助风机和温度传感器三者结合,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对内换热器和出风口的冷热均匀性、气流流速和内换热器的换热均匀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避免了空调出风口凝露的发生,提高了换热效率和换热一致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空调的防凝露机构的侧视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感温组在内换热器上的布置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空调的防凝露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空调的防凝露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其中,1-主风机;2-辅助风机;3-内换热器;4-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换热管;7-第一感温组;8-第二感温组;9-第三感温组;10-获取模块;11-开启模块;12-功率模块;13-关闭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风机(2),设于空调的内换热器(3)与空调的出风口之间;湿度传感器(5),与所述辅助风机(2)通讯连接,用于感应空调的安装环境的湿度参数,所述辅助风机(2)根据所述湿度参数开启或关闭;以及温度传感器(4),与所述辅助风机(2)通讯连接,用于感应所述内换热器(3)的换热管(6)的温度参数,所述辅助风机(2)根据所述温度参数调整运行功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风机(2),设于空调的内换热器(3)与空调的出风口之间;湿度传感器(5),与所述辅助风机(2)通讯连接,用于感应空调的安装环境的湿度参数,所述辅助风机(2)根据所述湿度参数开启或关闭;以及温度传感器(4),与所述辅助风机(2)通讯连接,用于感应所述内换热器(3)的换热管(6)的温度参数,所述辅助风机(2)根据所述温度参数调整运行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风机(2)设于所述内换热器(3)和空调的主风机(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辅助风机(2),一个或多个所述辅助风机(2)被分成一个或多个依次沿所述主风机(1)的轴向排列的风机组,每个所述风机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辅助风机(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风机组的多个辅助风机(2)设于同一个与所述主风机(1)的轴向相垂直的平面内;每个所述风机组的多个辅助风机(2)均匀布置于所述内换热器(3)和所述主风机(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设于空调的外壳上的湿度传感器(5)。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4),所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4)被分成一个或多个依次沿所述内换热器(3)的轴向排列的感温组,一个或多个所述感温组与一个或多个所述风机组一一对应,所述感温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感温组的多个温度传感器(4)设于同一个与所述内换热器(3)的轴向垂直的平面内;每个所述感温组的多个温度传感器(4)均匀布置于所述内换热器(3)的换热管(6)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辅助风机(2)的出风口均朝向空调的出风口。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风机(2)包括离心风机、贯流风机或轴流风机。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辅助风机(2)、所述湿度传感器(5)和所述温度传感器(4)通讯连接。11.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获取空调的安装环境的湿度参数;比较所述湿度参数与预设的湿度阈值,当所述湿度值大于所述湿度阈值时,开启辅助风机;获取换热管的温度参数,根据所述温度参数确定所述辅助风机的运行功率;当所述湿度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湿度阈值时,关闭所述辅助风机。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空调的安装环境的湿度参数包括:当包括一个湿度传感器时,获取所述湿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作为湿度参数;当包括多个湿度传感器时,分别获取多个所述湿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数据、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晋鸿杨慧斌马腾飞谢文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