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轨电车照度测试调节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14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轨电车照度测试调节支架,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侧面且向外侧斜下方延伸的支腿、竖直设置于基座中心的升降杆、水平设置于升降杆顶部的水平杆,水平杆上设有沿水平杆轴线移动的照度计放置平台,升降杆底部设有球形转动块,基座上设有便于球形转动块转动的转动孔,转动孔上下贯穿基座,转动孔顶部和底部内径均小于转动孔中部内径,球形转动块底部设有配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升降杆实现照度计的高度调节,通过水平杆实现照度计的水平位置调节,测试时无人员遮挡,调整简单,测试结果准确,通过设置在转动孔内的球形转动块与配重块配合,使得升降杆始终保持竖直,便于照度计水平。

A Track Tram Illuminance Test and Adjustment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轨电车照度测试调节支架
本技术涉及测试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有轨电车照度测试调节支架。
技术介绍
有轨电车照度测试需要在距车厢地板面一定高度处测试,现有人工测试时,因人员遮挡会使测试数值偏低,且现有支架高度调节困难并且难以保证测试传感器的水平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轨电车照度测试调节支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轨电车照度测试调节支架,包括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侧面且向外侧斜下方延伸的支腿、竖直设置于所述基座中心的升降杆、水平设置于所述升降杆顶部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上设有沿所述水平杆轴线移动的照度计放置平台,所述升降杆底部设有球形转动块,所述基座上设有便于所述球形转动块转动的转动孔,所述转动孔上下贯穿所述基座,所述转动孔顶部和底部内径均小于所述转动孔中部内径,所述球形转动块底部设有配重块。上述设计中通过升降杆实现照度计的高度调节,通过水平杆实现照度计的水平位置调节,测试时无人员遮挡,调整简单,测试结果准确,通过设置在转动孔内的球形转动块与所述配重块配合,使得升降杆始终保持竖直,便于照度计水平。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腿包括与所述基座连接的调整螺杆、套在所述调整螺杆上的套筒、与所述调整螺杆螺纹连接的调平螺母、设置于所述套筒底部的地脚,所述地脚与所述套筒底部通过球形转动块连接。支腿通过调整螺杆和调平螺母,防止基座与升降杆倾斜角度超过球形转动块的调整范围。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杆包括升降筒、从所述升降筒顶部插入所述升降筒的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升降筒侧面顶部的升降锁紧螺栓,所述升降锁紧螺栓头部抵止所述固定杆侧面,结构简单。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球形转动块可拆卸机械连接。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杆为棱形柱,所述照度计放置平台插入所述水平杆,所述照度计放置平台上设有水平锁死螺杆,所述水平锁死螺杆头部抵止所述水平杆侧面。棱形柱的水平杆,防止照度计放置平台转动,水平锁死螺杆使得照度计放置平台水平位置调整简单。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形转动块上设有润滑脂槽,所述润滑脂槽自所述球形转动块顶部延伸至所述球形转动块底部,润滑脂槽降低球形转动块与转动孔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升降杆的自调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升降杆实现照度计的高度调节,通过水平杆实现照度计的水平位置调节,测试时无人员遮挡,调整简单,测试结果准确,通过设置在转动孔内的球形转动块与所述配重块配合,使得升降杆始终保持竖直,便于照度计水平。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套筒,2.调平螺母,3.调整螺杆,4.基座,5.球形转动块,6.配重块,7.地脚,8.升降筒,9.升降锁紧螺栓,10.固定杆,11.水平杆,12.水平锁死螺杆,13.照度计放置平台,14.转动孔,15.润滑脂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种有轨电车照度测试调节支架,包括基座4、设置于所述基座4侧面且向外侧斜下方延伸的支腿、竖直设置于所述基座4中心的升降杆、水平设置于所述升降杆顶部的水平杆11,所述水平杆11上设有沿所述水平杆11轴线移动的照度计放置平台13,所述升降杆底部设有球形转动块5,所述基座4上设有便于所述球形转动块5转动的转动孔14,所述转动孔14上下贯穿所述基座4,所述转动孔14顶部和底部内径均小于所述转动孔14中部内径,所述球形转动块5底部设有配重块6。上述设计中通过升降杆实现照度计的高度调节,通过水平杆11实现照度计的水平位置调节,测试时无人员遮挡,调整简单,测试结果准确,通过设置在转动孔14内的球形转动块5与所述配重块6配合,使得升降杆始终保持竖直,便于照度计水平。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腿包括与所述基座4连接的调整螺杆3、套在所述调整螺杆3上的套筒1、与所述调整螺杆3螺纹连接的调平螺母2、设置于所述套筒1底部的地脚7,所述地脚7与所述套筒1底部通过球形转动块连接。支腿通过调整螺杆3和调平螺母2,防止基座4与升降杆倾斜角度超过球形转动块5的调整范围。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杆包括升降筒8、从所述升降筒8顶部插入所述升降筒8的固定杆10、设置在所述升降筒8侧面顶部的升降锁紧螺栓9,所述升降锁紧螺栓9头部抵止所述固定杆10侧面,结构简单。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重块6与所述球形转动块5可拆卸机械连接。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杆11为棱形柱,所述照度计放置平台13插入所述水平杆11,所述照度计放置平台13上设有水平锁死螺杆12,所述水平锁死螺杆12头部抵止所述水平杆11侧面。棱形柱的水平杆11,防止照度计放置平台13转动,水平锁死螺杆12使得照度计放置平台13水平位置调整简单。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形转动块5上设有润滑脂槽15,所述润滑脂槽15自所述球形转动块5顶部延伸至所述球形转动块5底部,润滑脂槽15降低球形转动块5与转动孔14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升降杆的自调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轨电车照度测试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侧面且向外侧斜下方延伸的支腿、竖直设置于所述基座中心的升降杆、水平设置于所述升降杆顶部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上设有沿所述水平杆轴线移动的照度计放置平台,所述升降杆底部设有球形转动块,所述基座上设有便于所述球形转动块转动的转动孔,所述转动孔上下贯穿所述基座,所述转动孔顶部和底部内径均小于所述转动孔中部内径,所述球形转动块底部设有配重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轨电车照度测试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侧面且向外侧斜下方延伸的支腿、竖直设置于所述基座中心的升降杆、水平设置于所述升降杆顶部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上设有沿所述水平杆轴线移动的照度计放置平台,所述升降杆底部设有球形转动块,所述基座上设有便于所述球形转动块转动的转动孔,所述转动孔上下贯穿所述基座,所述转动孔顶部和底部内径均小于所述转动孔中部内径,所述球形转动块底部设有配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照度测试调节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支腿包括与所述基座连接的调整螺杆、套在所述调整螺杆上的套筒、与所述调整螺杆螺纹连接的调平螺母、设置于所述套筒底部的地脚,所述地脚与所述套筒底部通过球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君硕金杰孟祥续仲晓晨陈兴慧李京增韩彬宋峒桥陈春朱剑金友浩刘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高新城市轨道交通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