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5865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24
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属于市政公共设施领域,主要包括智能控制装置、地上存取车库、停放装置和供电装置。在地上存取车库下方设有地下停放空间,并以地上存取车库为中心铺设米字形轨道,在其轨道上分布8个停放装置,停放装置上方有液压升降杆,液压升降杆上有以焊接固定的电动旋转装置,电动旋转装置上方有停放圆盘,停放圆盘上有固定停车凹槽,停车桩位于停放装置中心上,停车桩侧面有凹槽,凹槽内有锁定车轮装置及感应装置。本设计解决了人们因共享单车随意停放,占用地面资源导致的不便,以及难找到共享单车固定停车地点的问题。对于共享单车企业,该装置解决了共享单车因长时间日晒雨淋导致故障率过高,以及监管困难的问题。

Shared Bicycle Intelligent Underground Park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
本技术属于市政公共设施领域,涉及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共享单车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它解决了人们出行交通拥堵的问题,和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这种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受到了欢迎。同时,共享单车的停放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地面资源,共享单车的随意停放、占用人行道、脏乱、失窃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地面停放还导致共享单车的长时间雨淋日晒,加剧了共享单车故障率及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本技术技术方案是:共享单车智能停放系统,包括:太阳能供电板、智能控制装置、地上存取车库、智能停车桩、共享单车、停放圆盘、电动旋转装置、液压升降杆、电动轮驱动装置、米字形轨、供电装置、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地上存取车库下方设有地下停放空间,所述的地下停放空间上有以地上存取车库为中心铺设的米字形轨道,所述的米字形轨道各端具有一充电桩,所述的米字形轨道上如图分布8个带有电动轮驱动装置的停放装置,在所述的电动轮驱动装置内部有一所述的供电装置,在所述的电动轮驱动放装置上方有一液压升降杆,在所述的液压升降杆上有一以焊接固定的电动旋转装置,在所述电动旋转装置上方有一停放圆盘,所述的停放圆盘上具有固定停车凹槽,所述的智能停车桩位于停放装置中心上,在所述的智能停车桩侧面具有凹槽,凹槽内具有锁定车轮装置及感应装置。所述地上存取车库由钢化玻璃制作,由带有弧形对开式门的圆柱形构成,圆柱直径3.60米,高为2米(不含顶部太阳能供电装置)。对开门高度1.8米,宽度0.8米。所述地下空间整体长为13.85米,宽为13.85米,高为2.3米。所述停放圆盘为圆形金属板结构,直径为3.50米,高为0.02米。所述停放圆盘每隔24度有一与共享单车轮胎相匹配的停车凹槽,凹槽开口向上,共15个,即一个停车装置可以停放15辆自行车。所述智能停车桩与停放圆盘焊接固定,内部有接收智能控制装置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的芯片。圆柱侧面有与停放圆盘的凹槽相对应的凹槽,用以固定共享单车。智能停车桩内有接受智能控制装置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的芯片。所述各凹槽内具有锁定车轮装置,用来锁停放好的共享单车,还具有独立的感应装置,用来收集停车位的停车情况,并汇集到智能控制装置。所述电动旋转装置上部与停放装置圆盘下部焊接固定,下部与液压升降杆上部焊接固定。所述液压升降杆上部与电动机旋转装置的焊接固定,下部与电动轮上端的平台焊接固定。所述电动轮驱动装置为停放装置的移动机构,由转动电机控制轮子,可按米字型轨道往复运动。所述轨道为米字型,由如图两部分组成,轨道为矩形金属材质,带有两条与电动轮相配的凹槽。米字型交汇处(即与地上存取车库相对应的地下部分)为独立可旋转凹槽轨道。所述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设计8个停车装置,一个停车装置可以停放15辆自行车,共可停120辆共享单车。所述的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电力来源于太阳能供电板,充电桩上有一磁吸式充电插头与供电装置的磁吸充电插头配套使用,用以供电装置充电。所述智能控制装置(3)为智能互联网装置,不仅可以处理整个停车系统信息,控制整个装置,而且可以将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内剩余共享单车的数量,及共享单车使用情况,汇集传送至共享单车企业终端及用户APP上。智能控制装置有联网触摸显示屏,位于公交、地铁的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可以查询显示本站公交、地铁线路及到站信息,还可以查询一些便民信息,如附近医院、酒店等其它设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设计的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该装置不仅解决了人们因共享单车停放占用大面积的地面资源,随意停放,占用人行道,脏乱,占用大面积的地面资源等问题带来的不便,还解决了难找到共享单车固定停车地点的问题。对于共享单车企,该装置不仅解决共享单车因长时间的雨淋日晒,加剧了共享单车的故障率及维护费用问题,还解决了共享单车监管困难的问题,可以让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各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内剩余共享单车的数量,及各地区共享单车使用情况,有利于对市场做出及时的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设计装置的总设计图。图2为本设计装置的地上工作示意图。图3为本设计装置的地下工作示意图。图4为本设计装置的停放圆盘上停车凹槽分布示意图。图5为本设计装置的停车装置地下平面分布示意图。图6为本设计装置的轨道示意图。图中太阳能供电板1、地上存取车库2、智能控制装置3、智能停车桩4、共享单车5、停放圆盘6、电动旋转装置7、液压升降杆8、电动轮驱动装置9、米字形轨道10、供电装置11、充电桩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包括:太阳能供电板、地上存取车库、智能控制装置、智能停车桩、共享单车、停放圆盘、电动旋转装置、液压升降杆、电动轮驱动装置、米字形轨道、供电装置、充电桩。地上存取车库1上有一对开式弧形钢化门及智能控制装置3,在地上存取车库2下方设有地下停放空间,地下停放空间上有以地上存取车库为中心铺设的米字形轨道10,在米字形轨道10上如图分布8个带有电动轮驱动装置7的停放装置,在电动轮停放装置7上方有一液压升降杆8,在所述的液压升降杆8上有一以焊接固定的电动旋转装置7,在电动旋转装置7上方有一停放圆盘6,停放圆盘6上具有固定停车凹槽,停车桩4位于停放装置中心上,在停车桩4侧面具有带感应装置的凹槽。如图2所示,地上存取车库由钢化玻璃制作,由带有弧形对开式门的圆柱形构成,圆柱直径3.60米,高为2米(不含顶部太阳能供电装置)。对开门高度1.8米,宽度0.8米。如图3所示,地下空间整体长为13.85米,宽为13.85米,高为2.3米。如图4所示,所述停放圆盘为圆形金属板结构,直径为3.50米,高为0.02米。所述停放圆盘每隔24度有一与共享单车轮胎相匹配的停车凹槽,凹槽开口向上,共15个,即一个停车装置可以停放15辆自行车。所述智能停车桩与停放圆盘焊接固定,内部有接收智能控制装置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的芯片。圆柱侧面有与停放圆盘的凹槽相对应的凹槽,用以固定共享单车。智能停车桩内有接受智能控制装置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的芯片。如图6所示,所述轨道为米字型,由如图两部分组成,轨道为矩形金属材质,带有两条与电动轮相配的凹槽。米字型交汇处(即与地上存取车库相对应的地下部分)为独立可旋转凹槽轨道。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工作原理如下:用户取车时,在智能控制装置3上选择取车,系统识别处理信息,优先选择剩余共享单车数量少的停车装置。智能停车桩内智能芯片接收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发出工作指令。独立可旋转凹槽轨道开始工作,旋转连通所需轨道;停车装置开始工作,电动轮驱动装置9开始行进至地上存取车库2对应的出后下方;液压升降杆8工作,将停放圆盘6升至地面;电动旋转装置7工作,将需要取车的停车位旋转至地上存取车库门处;电动门打开,停车桩工作,锁定装置打开,用户取走车后,感应装置感应车位状态,将车位空闲信息传输到智能控制装置。用户还车时,在智能控制装置3上选择还车,系统识别处理信息,优先选择剩余空闲停车位少的停车装置。智能停车桩内智能芯片接收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发出工作指令。独立可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太阳能供电板(1),地上存取车库(2),智能控制装置(3),智能停车桩(4),共享单车(5),停放圆盘(6),电动旋转装置(7),液压升降杆(8),电动轮驱动装置(9),米字形轨道(10),供电装置(11),充电桩(12),所述的地上存取车库(2)上有一对开式弧形钢化门及智能控制装置(3),在所述的地上存取车库(2)下方设有地下停放空间,所述的地下停放空间上有以地上存取车库为中心铺设的米字形轨道(10),所述的米字形轨道(10)各端具有一充电桩(12),所述的米字形轨道(10)上分布8个带有电动轮驱动装置(9)的停放装置,在所述的电动轮驱动装置(9)内部有一所述的供电装置(11),在所述的电动轮驱动装置(9)上方有一液压升降杆(8),在所述的液压升降杆(8)上有一以焊接固定的电动旋转装置(7),在所述电动旋转装置(7)上方有一停放圆盘(6),所述的停放圆盘(6)上具有固定停车凹槽,所述的智能停车桩(4)位于停放装置中心上,在所述的智能停车桩(4)侧面具有带感应装置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太阳能供电板(1),地上存取车库(2),智能控制装置(3),智能停车桩(4),共享单车(5),停放圆盘(6),电动旋转装置(7),液压升降杆(8),电动轮驱动装置(9),米字形轨道(10),供电装置(11),充电桩(12),所述的地上存取车库(2)上有一对开式弧形钢化门及智能控制装置(3),在所述的地上存取车库(2)下方设有地下停放空间,所述的地下停放空间上有以地上存取车库为中心铺设的米字形轨道(10),所述的米字形轨道(10)各端具有一充电桩(12),所述的米字形轨道(10)上分布8个带有电动轮驱动装置(9)的停放装置,在所述的电动轮驱动装置(9)内部有一所述的供电装置(11),在所述的电动轮驱动装置(9)上方有一液压升降杆(8),在所述的液压升降杆(8)上有一以焊接固定的电动旋转装置(7),在所述电动旋转装置(7)上方有一停放圆盘(6),所述的停放圆盘(6)上具有固定停车凹槽,所述的智能停车桩(4)位于停放装置中心上,在所述的智能停车桩(4)侧面具有带感应装置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存取车库(2)由钢化玻璃制作,由带有弧形对开式门的圆柱形构成,圆柱直径3.60米,不含顶部太阳能供电装置高为2米,对开门高度1.8米,宽度0.8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停放空间整体长为13.85米,宽为13.85米,高为2.3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单车智能地下停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放圆盘(6)为圆形金属板结构,直径为3.50米,高为0.02米。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霞李松澄周强姚建国吴萍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