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装配式施工、可主动承载的拱桥加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拱桥加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采用装配式施工、可主动承载的拱桥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在对拱桥进行加固处治时,最为常用的加固方法是增大截面法;在实施增大截面法时,为了保证加固层的结构强度,加固层尺寸往往较大,新增恒载对承载力的损耗较大,加固效率不高;同时,加固层只能被动受力,无法分担原结构所承担的恒载,再加上新增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对于活载的分担也会大打折扣;此外,增大截面法通常只能现场浇筑施工,施工速度慢、施工质量难以把控、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严重,已不符合现如今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潮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装配式施工、可主动承载的拱桥加固方法,其创新在于:所述拱桥加固方法包括:1)在待加固肋拱的下侧搭建一个或多个钢管混凝土拱肋,钢管混凝土拱肋两端分别与待加固肋拱两端的拱座连接;多个钢管混凝土拱肋时:多个钢管混凝土拱肋平行设置,相邻钢管混凝土拱肋之间留有间隙,相邻钢管混凝土拱肋之间通过多块横向连接板连接;钢管混凝土拱肋上侧面的轮廓与待加固肋拱下侧面的轮廓匹配,钢管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装配式施工、可主动承载的拱桥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拱桥加固方法包括:1)在待加固肋拱(1)的下侧搭建一个或多个钢管混凝土拱肋(2),钢管混凝土拱肋(2)两端分别与待加固肋拱(1)两端的拱座连接;多个钢管混凝土拱肋(2)时:多个钢管混凝土拱肋(2)平行设置,相邻钢管混凝土拱肋(2)之间留有间隙,相邻钢管混凝土拱肋(2)之间通过多块横向连接板(3)连接;钢管混凝土拱肋(2)上侧面的轮廓与待加固肋拱(1)下侧面的轮廓匹配,钢管混凝土拱肋(2)与待加固肋拱(1)之间留有间隙;2)在钢管混凝土拱肋(2)的拱背上铺设橡胶软管(4),橡胶软管(4)的轴向沿钢管混凝土拱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装配式施工、可主动承载的拱桥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拱桥加固方法包括:1)在待加固肋拱(1)的下侧搭建一个或多个钢管混凝土拱肋(2),钢管混凝土拱肋(2)两端分别与待加固肋拱(1)两端的拱座连接;多个钢管混凝土拱肋(2)时:多个钢管混凝土拱肋(2)平行设置,相邻钢管混凝土拱肋(2)之间留有间隙,相邻钢管混凝土拱肋(2)之间通过多块横向连接板(3)连接;钢管混凝土拱肋(2)上侧面的轮廓与待加固肋拱(1)下侧面的轮廓匹配,钢管混凝土拱肋(2)与待加固肋拱(1)之间留有间隙;2)在钢管混凝土拱肋(2)的拱背上铺设橡胶软管(4),橡胶软管(4)的轴向沿钢管混凝土拱肋(2)的拱背走向延伸,橡胶软管(4)的轴向长度与钢管混凝土拱肋(2)的拱背线长度匹配;橡胶软管(4)和钢管混凝土拱肋(2)之间通过结构胶粘结;多个钢管混凝土拱肋(2)时,每个钢管混凝土拱肋(2)均对应有一橡胶软管(4);3)待结构胶固化后,采用压力注浆方式向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庭,邹杨,杨俊,辛景舟,付雷,马虎,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