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不带自动落纱的粗纱机的落纱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678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带自动落纱的粗纱机的落纱架,包括机架、滑车链导轨和轨道罩板,机架包括多个立柱和上横梁,机架上固定有一台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一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上固定有多个起重轮,起重轮缠绕有吊带,吊带的两端分别起重轮和轨道罩板固定,立柱上设有纵向滑槽,轨道罩板上设有与纵向滑槽滚动配合的导向轮,机架上设有上/下停止位传感器和上/下保护传感器;升降电机的控制按钮设置在机架上;升降电机的控制按钮、上/下停止位传感器和上/下保护传感器均联接至一电控系统;滑车链导轨上在位于与输送系统的输送轨道对接处设有轨道定位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代替粗纱至细纱的人工推送,同时减轻了粗纱挡车工落纱的劳动强度。

A Dropping Frame for Roving Machine without Automatic Drop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不带自动落纱的粗纱机的落纱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设备的粗细联输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落纱架。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纺织工业正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化。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人力资本的上升,因此,我国纺织企业正在向提高单机自动化程度、向减少万锭用工人数的方向发展。对于粗纱机而言,改变粗纱落纱方式及运输方式是提高粗纱机单机自动化程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此方向,自动落纱粗纱机配合粗细联输送系统应运而生,且已形成市场化。但对于市场上诸多的不带自动落纱的粗纱机,如何减少万锭用工,提高效率成为粗纱机发展的新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不带自动落纱的粗纱机的落纱架,可以代替粗纱至细纱的人工推送,并且减轻了粗纱挡车工落纱的劳动强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不带自动落纱的粗纱机的落纱架,包括机架、滑车链导轨和轨道罩板,所述机架包括多个立柱和上横梁,多个立柱自机架的一端间隔的布置至机架的另一端;所述机架上方固定有一台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一传动轴连接,每个立柱的上端均设有传动轴的轴承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不带自动落纱的粗纱机的落纱架,包括机架、滑车链导轨(7)和轨道罩板(8),所述机架包括多个立柱(1)和上横梁(24),其特征在于,多个立柱(1)自机架的一端间隔的布置至机架的另一端;所述机架上方固定有一台升降电机(4),所述升降电机(4)的输出端与一传动轴(3)连接,每个立柱(1)的上端均设有传动轴(3)的轴承座,所述传动轴(3)上固定有多个起重轮(5),每个起重轮(5)均缠绕有一吊带(6),每个吊带(6)的一端与所缠绕的起重轮(5)固连,所述吊带的另一端与轨道罩板(8)固连,所述轨道罩板(8)上设有多个用于穿过立柱(1)的立柱过孔(22),所述立柱(1)的上端穿过立柱过孔(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不带自动落纱的粗纱机的落纱架,包括机架、滑车链导轨(7)和轨道罩板(8),所述机架包括多个立柱(1)和上横梁(24),其特征在于,多个立柱(1)自机架的一端间隔的布置至机架的另一端;所述机架上方固定有一台升降电机(4),所述升降电机(4)的输出端与一传动轴(3)连接,每个立柱(1)的上端均设有传动轴(3)的轴承座,所述传动轴(3)上固定有多个起重轮(5),每个起重轮(5)均缠绕有一吊带(6),每个吊带(6)的一端与所缠绕的起重轮(5)固连,所述吊带的另一端与轨道罩板(8)固连,所述轨道罩板(8)上设有多个用于穿过立柱(1)的立柱过孔(22),所述立柱(1)的上端穿过立柱过孔(22)后与所述上横梁(24)固定;所述立柱(1)的一个侧面上设有纵向滑槽(21);所述轨道罩板(8)上设有多个与每个纵向滑槽(21)滚动配合的导向轮(2);所述机架上设有上停止位传感器(11)、上保护传感器(12)、下停止位传感器(13)和下保护传感器(14);所述升降电机(4)的控制按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升降电机(4)的控制按钮、上停止位传感器(11)、上保护传感器(12)、下停止位传感器(13)和下保护传感器(14)均联接至一电控系统(10);所述滑车链导轨(7)上在位于与输送系统的输送轨道对接处设有轨道定位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不带自动落纱的粗纱机的落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链导轨(7)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红佘德元朱智伟杨琳肖志永邢承凤冯广轩彭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宏大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