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镀使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
技术介绍
采用在管件内孔中设置阳极钢丝进而在管件的孔壁上覆上镀层的电镀方法,可以提高管件内孔的工作性能,如提高耐磨能力、抗蚀能力等,在实际生产、产品中有着广泛应用;如CN106245082A、CN109183084A、CN202148362U、CN109402691A中也都有所涉及,但实际操作时,配合阴极夹具将管件一根根放置到阴极夹具上并夹持固定,再向管件内孔中穿设阳极钢丝的电镀前准备工作基本由人工完成,比较耗力费时,装夹质量也不易保证,一致性较差,从而影响后续放入电镀槽的电镀液中通电进行电镀的镀层质量。另外,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气体(H2)需要排出,在静态的电镀槽、电镀液中,仅依靠电镀液的自然流动补充,使得气体的排出效率不高,也影响管件孔壁上镀层的厚度均匀性;也有部分使用循环泵来使电镀液有效循环起来的方式,但泵送的电镀液的压力、流量、流速不太稳定,在保证电镀过程中气体的顺利排出和保障镀层质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1.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设有上帽和下帽,所述上帽和下帽呈竖向间隔设置且工作端相对,上帽和下帽的间距可调以便将内孔待电镀的管件夹持在上下帽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帽与基架为可竖向滑动连接以使上下帽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基架上设有驱动上帽竖向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基架上还设有阳极钢丝穿丝机构,所述阳极钢丝穿丝机构包括连接座和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且呈竖向的阳极钢丝,所述连接座位于上帽的上方且与基架为可竖向滑动连接以在向下移动时可带动所述阳极钢丝穿过上帽和被夹持管件的内孔;所述基架上设有驱动连接座竖向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设有上帽和下帽,所述上帽和下帽呈竖向间隔设置且工作端相对,上帽和下帽的间距可调以便将内孔待电镀的管件夹持在上下帽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帽与基架为可竖向滑动连接以使上下帽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基架上设有驱动上帽竖向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基架上还设有阳极钢丝穿丝机构,所述阳极钢丝穿丝机构包括连接座和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且呈竖向的阳极钢丝,所述连接座位于上帽的上方且与基架为可竖向滑动连接以在向下移动时可带动所述阳极钢丝穿过上帽和被夹持管件的内孔;所述基架上设有驱动连接座竖向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上设有预定位机构以将管件靠在预定位机构上进行初步定位从而便于上帽下移进行准确的夹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其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呈竖向,所述连接座上凸起设有驱动部,连接座通过所述驱动部套设在第二螺杆上并呈丝杠传动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其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呈竖向,所述上帽的侧壁上凸起设有连接部,上帽通过所述连接部套设在第一螺杆上并呈丝杠传动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包括竖向的主体结构板,上帽和下帽位于其同侧,主体结构板的上端通过第一横板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螺杆和上帽位于主体结构板的同侧,第一螺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可转动连接,主体结构板通过第一横板连接向上延伸的穿丝加长板;穿丝加长板的上端通过第三横板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第二螺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板可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穿丝加长板平行于主体结构板,穿丝加长板上还设有在丝杠传动过程中对驱动部和连接部起到制转作用的两竖向挡板,两竖向挡板正对且分别位于第二螺杆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帽为腔体结构,其上端敞口,其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钿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