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可调节式安装衔接机构的智能行车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235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可调节式安装衔接机构的智能行车记录仪,包括记录仪主体、显示屏、吸盘、相机模组和连杆,所述记录仪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设有显示屏支架,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显示屏支架的前端外表面,所述显示屏支架的两侧皆固定有一号连接轴,所述一号连接轴左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固定有二号连接轴,所述记录仪主体的上表面焊接有连接桩,所述连接桩的外表面设有固定帽,所述固定帽的内侧设有连杆,所述吸盘设置于连杆的顶端,所述相机模组设置于记录仪主体的后端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便于调节相机模组的拍摄方位,便于操作显示屏,便于安装,提高了安装稳固性。

An Intelligent Traffic Recorder with Adjustable Installation Link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可调节式安装衔接机构的智能行车记录仪
本技术涉及智能行车记录仪
,具体为一种带有可调节式安装衔接机构的智能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行车记录仪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智能行车记录仪内部加入了多种传感器,可以监测车内温度,远程开启,监测胎压等多种附加功能,其操作方法也由传统的物理按键改变为触摸屏操作。然而现有的智能行车记录仪在使用时,考虑到智能行车记录仪使用时不遮挡行车视线,智能行车记录仪一般安装在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上半部,导致了使用者在查看录像与操作智能行车记录仪时,需要昂着头操作,极为不便,且考虑到智能行车记录仪的安装稳定性,智能行车记录仪与安装支架需要稳固连接,导致使用者想改变拍摄方位,需要将安装支架拆卸后,调整安装位置,来改变拍摄方位,较为繁琐,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带有可调节式安装衔接机构的智能行车记录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可调节式安装衔接机构的智能行车记录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方便的对显示屏进行操作,无法方便的改变相机模组的拍摄方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可调节式安装衔接机构的智能行车记录仪,包括记录仪主体(1)、显示屏(4)、吸盘(10)、相机模组(15),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仪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侧设有显示屏支架(3),所述显示屏(4)设置于显示屏支架(3)的前端外表面,所述显示屏支架(3)的两侧皆固定有一号连接轴(21),所述一号连接轴(21)左侧设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底端固定有二号连接轴(22),所述记录仪主体(1)的上表面焊接有连接桩(8),所述连接桩(8)的外表面设有固定帽(9),所述固定帽(9)的内侧设有连杆(11),所述吸盘(10)设置于连杆(11)的顶端,所述相机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可调节式安装衔接机构的智能行车记录仪,包括记录仪主体(1)、显示屏(4)、吸盘(10)、相机模组(15),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仪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侧设有显示屏支架(3),所述显示屏(4)设置于显示屏支架(3)的前端外表面,所述显示屏支架(3)的两侧皆固定有一号连接轴(21),所述一号连接轴(21)左侧设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底端固定有二号连接轴(22),所述记录仪主体(1)的上表面焊接有连接桩(8),所述连接桩(8)的外表面设有固定帽(9),所述固定帽(9)的内侧设有连杆(11),所述吸盘(10)设置于连杆(11)的顶端,所述相机模组(15)设置于记录仪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所述记录仪主体(1)的右侧设有电源按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调节式安装衔接机构的智能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1)的底端与连接桩(8)内侧卡合,所述固定帽(9)与连接桩(8)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桩(8)与吸盘(10)的数量均为两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调节式安装衔接机构的智能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内侧设有二号弹簧(19)与固定块(20),且固定块(20)设置于二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少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车讯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