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向循环气体通路的空气悬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5196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向循环气体通路的空气悬挂系统,包括压缩机、储气罐、压力传感器和若干个空气弹簧,还包括电磁阀控制单元;所述的电磁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三通电磁阀、第二三通电磁阀和若干个空气弹簧电磁阀,所述的第一三通电磁阀设置在压缩机的出气端,所述的第二三通电磁阀设置在压缩机的进气端;通过调节第一三通电磁阀或第二三通电磁阀的空气出口的方向使得储气罐和空气弹簧交替与压缩机的进气端和出气端连接从而调节气体在空气弹簧和储气罐之间的气体通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磁阀控制单元不仅实现了气体的流动的双向切换,而且降低了对空气压缩机的功能性需求。同时能方便的切换气体方向,降低了空气压缩机的制造过程和成本。

An Air Suspension System with Two-way Circulating Gas Pas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向循环气体通路的空气悬挂系统
本技术属于车辆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向循环气体通路的空气悬挂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车辆空气悬挂系统现有技术中的空气悬挂系统大多数的气体循环方式都是外循环的,空气悬挂系统需要空气时,从空气中通过空气压缩机吸入压缩到空气悬挂系统中;当空气悬挂系统需要放气时,通过压缩机上的放气阀或通过其他放气将气体释放到空气当中。此种方法需要压缩机不断干燥压缩到空气悬挂系统中的空气,需要大的干燥罐。当空气悬挂系统需要的气体压力较高时,空气压缩机输入的空气压力和输出的空气压力差较大,要求空气压缩机的功率较大,而且空气压缩机在高压状态时效率较低,发热量大。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空气悬挂系统采用的是从空气中吸入空气的方式,在放气时靠车辆的自重来放气,在充气时受压力控制,但在放气时靠车身自重来控制放气速度,在某些场景下放气速度不可控;并且在吸入空气时会对压缩机的功能和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双向循环气体通路的空气悬挂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双向循环气体通路的空气悬挂系统。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向循环气体通路的空气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储气罐(7)、压力传感器(5)和若干个空气弹簧(8),还包括电磁阀控制单元;所述的电磁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三通电磁阀(3)、第二三通电磁阀(4)和若干个空气弹簧电磁阀(6),所述的第一三通电磁阀(3)设置在压缩机(1)的出气端,所述的第二三通电磁阀(4)设置在压缩机的(1)的进气端;所述的空气弹簧电磁阀(6)与所述的空气弹簧(8)一对一相连,且并联在的连接第一三通电磁阀(3)和第二三通电磁阀(4)气体通路上;通过调节第一三通电磁阀(3)或第二三通电磁阀(4)的空气出口的方向使得储气罐(7)和空气弹簧(8)交替与压缩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向循环气体通路的空气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储气罐(7)、压力传感器(5)和若干个空气弹簧(8),还包括电磁阀控制单元;所述的电磁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三通电磁阀(3)、第二三通电磁阀(4)和若干个空气弹簧电磁阀(6),所述的第一三通电磁阀(3)设置在压缩机(1)的出气端,所述的第二三通电磁阀(4)设置在压缩机的(1)的进气端;所述的空气弹簧电磁阀(6)与所述的空气弹簧(8)一对一相连,且并联在的连接第一三通电磁阀(3)和第二三通电磁阀(4)气体通路上;通过调节第一三通电磁阀(3)或第二三通电磁阀(4)的空气出口的方向使得储气罐(7)和空气弹簧(8)交替与压缩机(1)的进气端和出气端连接从而调节气体在空气弹簧(8)和储气罐(7)之间的气体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循环气体通路的空气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三通电磁阀(3)的公共端与所述的压缩机(1)的出气端相连,所述的第一三通电磁阀(3)的常通端与所述的空气弹簧电磁阀(6)相连,所述的第一三通电磁阀(3)的常闭端与所述的储气罐(7)相连;所述的第二三通电磁阀(4)的公共端与所述的压缩机(1)的进气端相连,所述的第二三通电磁阀(4)的常通端与所述的空气弹簧电磁阀(6)相连,所述的第二三通电磁阀(4)的常闭端与所述的储气罐(7)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循环气体通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清科智能悬架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