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渔网机自适应张力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132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渔网机自适应张力控制机构,包括摆杆伺服电机、收卷摆杆、摆杆滚动轮、收卷辊、收卷伺服电机、第一伺服驱动器、PLC控制器和第二伺服驱动器,经线经过所述摆杆滚动轮后,由收卷辊进行收卷并拉紧经线,PLC控制器与第一伺服驱动器和第二伺服驱动器连接,PLC控制器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策略,以收卷摆杆的位置脉冲偏差为输入,以收卷辊的收卷转速增量为输出,通过遗传算法实现PID参数在线整定,PLC控制器根据收卷转速增量和收卷基准转速控制收卷伺服电机的转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PID控制器无法实现参数在线自整定问题,提高张力控制的稳定性。

An adaptive tension control mechanism for fishing net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渔网机自适应张力控制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渔网机自适应张力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在渔网的生产过程中,网片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张力大小以及稳定性的影响。若收卷的张力过小,渔网本身会产生松弛,其形状、打结质量等都会受到影响。若收卷张力过大会改变材料的分子结构,从而对经线的表面性能以及强力产生影响,甚至直接导致经线拉断。张力控制系统是工业控制中比较常见的控制系统,在张力控制系统中,PID参数整定成为了系统性能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现有技术中的张力控制系统一般采用自整定模糊PID控制方法,但模糊PID控制中在模糊量化过程中有可能带来死区问题,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控制量的分档较粗,且分档越精细计算量越大,对于具有时变性、非线性等特点的张力控制系统来说其控制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渔网机自适应张力控制机构,解决传统PID控制器无法实现参数在线自整定问题,提高张力控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一种渔网机自适应张力控制机构,包括摆杆伺服电机、收卷摆杆、摆杆滚动轮、收卷辊、收卷伺服电机、第一伺服驱动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渔网机自适应张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摆杆伺服电机(1)、收卷摆杆(2)、摆杆滚动轮(3)、收卷辊(5)、收卷伺服电机(6)、第一伺服驱动器(7)、PLC控制器(8)和第二伺服驱动器(9);所述收卷摆杆(2)的一端与所述摆杆伺服电机(1)连接,所述收卷摆杆(2)的另一端设有摆杆滚动轮(3),所述第二伺服驱动器(9)与所述摆杆伺服电机(1)连接,所述收卷伺服电机(6)与所述收卷辊(5)连接,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7)与所述收卷伺服电机(6)连接;经线(11)经过所述摆杆滚动轮(3)后,由所述收卷辊(5)进行收卷并拉紧经线(11);所述PLC控制器(8)与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7)和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渔网机自适应张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摆杆伺服电机(1)、收卷摆杆(2)、摆杆滚动轮(3)、收卷辊(5)、收卷伺服电机(6)、第一伺服驱动器(7)、PLC控制器(8)和第二伺服驱动器(9);所述收卷摆杆(2)的一端与所述摆杆伺服电机(1)连接,所述收卷摆杆(2)的另一端设有摆杆滚动轮(3),所述第二伺服驱动器(9)与所述摆杆伺服电机(1)连接,所述收卷伺服电机(6)与所述收卷辊(5)连接,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7)与所述收卷伺服电机(6)连接;经线(11)经过所述摆杆滚动轮(3)后,由所述收卷辊(5)进行收卷并拉紧经线(11);所述PLC控制器(8)与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7)和所述第二伺服驱动器(9)连接;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7)将所述收卷摆杆(2)的位置脉冲传递给所述PLC控制器(8),所述收卷辊(5)的收卷转速信号传递给所述PLC控制器(8),所述PLC控制器(8)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策略,以所述收卷摆杆(2)的位置脉冲偏差为输入,以所述收卷辊(5)的收卷转速增量为输出,通过遗传算法实现PID参数在线整定,所述PLC控制器(8)根据收卷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寄南王飞唐仕喜唐良颖崔东慧洪后紧朱林童许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