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无风扇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511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无风扇冷却装置,包括喷头本体和喉管本体,所述喷头本体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吸热套,所述吸热套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外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内腔开有散热腔体,所述固定壳体上端面开有散热孔,所述固定壳体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漆,所述固定壳体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制冷壳体,所述制冷壳体,所述制冷壳体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制冷壳体上端面开有散热口。可以加快喷头本体的散热效率,提高冷却速度;通过设有散热漆、制冷壳体、散热孔、半导体制冷片和喉管本体结构,可以使用多种手段重叠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吸热速度快。

A fan-free cooling device for 3D pr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无风扇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3D打印机冷却
,具体为一种3D打印机无风扇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3D打印
,当挤出设备根据打印需要挤出打印材料后,需要对打印材料进行快速冷却,使其尽快固定形状,满足打印的需求。现有的3D打印机一般采用制冷风扇,其冷却效果较好,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然而制冷风扇的转动容易造成挤出喷头震动,导致打印模型表面产生波纹,从而影响打印精度的问题,同时风扇送风范围过大也会造成挤出喷头降温导致材料挤出不均匀的问题,现有的专利申请号:CN201820016799.73D打印机无风扇冷却装置及3D打印机,散热手段单一,散热通道过长,容易导致散热效率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3D打印机无风扇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机无风扇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无风扇冷却装置,包括喷头本体和喉管本体,所述喷头本体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吸热套,所述吸热套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外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内腔开有散热腔体,所述固定壳体上端面开有散热孔,所述固定壳体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漆,所述固定壳体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制冷壳体,所述制冷壳体,所述制冷壳体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制冷壳体上端面开有散热口。优选的,所述散热孔上下两端分别与制冷壳体内腔和散热腔体内腔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喉管本体贯穿于吸热套、散热鳍片、固定壳体和散热腔体内腔。优选的,所述散热口下端与半导体制冷片上端面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体内腔下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3D打印机无风扇冷却装置,通过设有喷头本体、吸热套、散热鳍片、固定壳体和散热腔体结构,可以加快喷头本体的散热效率,提高冷却速度;通过设有散热漆、制冷壳体、散热口、散热孔、半导体制冷片和喉管本体结构,可以使用多种手段重叠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吸热速度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图。图中:1喷头本体、2吸热套、3散热鳍片、4固定壳体、41散热腔体、5散热漆、6制冷壳体、61散热口、7散热孔、8半导体制冷片、9喉管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无风扇冷却装置,包括喷头本体1和喉管本体9,所述喉管本体9贯穿于吸热套2、散热鳍片3、固定壳体4和散热腔体41内腔,使得该装置也可以对喉管本体9的下端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更好。所述喷头本体1为现有的普通3D打印机上的喷头本体1,所述喷头本体1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吸热套2,所述吸热套2为铝箔吸热套2,吸热套2的吸热性能好可以快速的将喷头本体1的热量吸收,然后吸收后对其进行散热,提高喷头本体1的散热效果,使得喷头本体1的散热效果更好。吸热套2通过塑模固定在喷头本体1的表面,对喷头本体1进行吸热。所述吸热套2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鳍片3,所述散热鳍片3为铝散热鳍片3,通过散热鳍片3对吸热套2吸收后的热量进行散发,然后对热量进行吸收,散热鳍片3位于散热腔体41的内腔,然后热量散发到散热腔体41内腔的空气热量,然后对散热腔体41内腔的热量进行吸收转换。所述散热鳍片3外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壳体4,所述固定壳体4内腔下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垫,通过密封垫使得固定壳体4的内腔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散热腔体41,通过在散热腔体41的内腔进行放热使得散热鳍片3的散热效果更好。所述固定壳体4为不锈钢固定壳体4,通过固定壳体4形成散热腔体41,对热量进行吸收,使得热量被吸收。然后对喷头本体1进行散热。所述固定壳体4内腔开有散热腔体41,所述散热腔体41前端面呈“回”字形,通过散热腔体41对热量进行转换。使得热量被半导体制冷片8吸收,然后吸收后转换成冷空气。使得固定壳体4内腔的腔体对散热鳍片3进行散热,使得散热鳍片3对吸热套2对喷头本体1进行散热,使得散热效果更好。所述固定壳体4上端面开有散热孔7,所述散热孔7上下两端分别与制冷壳体6内腔和散热腔体41内腔相连通,所述散热孔7均匀排列于固定壳体4上端面,固定壳体4内腔的空气流出,对其进行间接散热,使得散热效果更好。所述固定壳体4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漆5,所述散热漆5为有机硅散热胶,通过散热漆5对固定壳体4进行辐射散热,使得散热漆5内腔的热量得到散发。所述固定壳体4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制冷壳体6,所述制冷壳体6的内腔进行制冷吸热,制冷壳体6通过塑模固定在固定壳体4的上端面,通过制冷壳体6对固定壳体4进行散热,使得固定壳体4的散热效果更好,制冷壳体6内腔的半导体制冷片8对散热腔体41内腔的冷空气进行吸热,不会产生振动,同时散热效果好,吸热速度快。所述制冷壳体6,所述制冷壳体6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8,所述半导体制冷片8为PV-2F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半导体制冷片8对散热腔体41的内腔进行吸热,半导体制冷片8固定在制冷壳体6的内腔顶部,半导体制冷片8的吸热面位于制冷壳体6的下端,半导体制冷片8的散热面位于散热口61的下端,半导体制冷片8对散热腔体41的内腔吸热后,通过散热口61进行放热,提高放热效果。所述制冷壳体6上端面开有散热口61。通过散热口61对半导体制冷片8的上端面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使得散热更完全,半导体制冷片8的吸热面位于散热口61的下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无风扇冷却装置,包括喷头本体(1)和喉管本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本体(1)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吸热套(2),所述吸热套(2)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鳍片(3),所述散热鳍片(3)外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壳体(4),所述固定壳体(4)内腔开有散热腔体(41),所述固定壳体(4)上端面开有散热孔(7),所述固定壳体(4)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漆(5),所述固定壳体(4)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制冷壳体(6),所述制冷壳体(6),所述制冷壳体(6)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8),所述制冷壳体(6)上端面开有散热口(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无风扇冷却装置,包括喷头本体(1)和喉管本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本体(1)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吸热套(2),所述吸热套(2)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鳍片(3),所述散热鳍片(3)外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壳体(4),所述固定壳体(4)内腔开有散热腔体(41),所述固定壳体(4)上端面开有散热孔(7),所述固定壳体(4)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漆(5),所述固定壳体(4)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制冷壳体(6),所述制冷壳体(6),所述制冷壳体(6)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8),所述制冷壳体(6)上端面开有散热口(6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平黄明登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妙创三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