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覆膜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511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覆膜冷却装置,包括下压辊和冷却压辊;下压辊的纵截面为矩形两边带有半圆形结构;下压辊的表面设有传送带;下压辊的上部设有冷却腔,冷却腔上连通有设置多个通孔的第一进水管;下压辊的后端设有排气压辊;冷却压辊包括辊体、密封管接头和第二进水管;辊体的两端设有与辊体螺纹密封连接的密封管接头;第二进水管穿过辊体的内腔,从辊体的另一端伸出;第二进水管上设有多个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增加覆膜受压面积,有效避免避免覆膜后防水卷材中存在气泡、边缘起翘等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冷却效果,从而有效避产生褶皱、乱纹,使防水卷材表面平整,减少了废品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A film-coated cooling device for waterproof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覆膜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覆膜冷却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覆膜冷却装置,属于防水卷材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在防水卷材的生产过程中,为避免防水卷材在卷绕中相互粘接,需要防水卷材有粘性的一面上覆盖隔离膜,比如,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橡胶改性沥青做涂层,用玻纤毡、聚酯毡、玻纤增强聚酯毡为胎基,两面覆以隔离材料所做成的一种性能优异的防水材料。专利权人中油佳汇防水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8月8日申请了一项申请号为CN201620853861.9的技术专利,该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卷材覆膜冷却装置,用于防水卷材胎基层的隔离膜覆盖,包括第一辊轮、第二辊轮、牵引装置和第一覆膜架,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平行设置,且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之间留有压料间隙,所述胎基层穿过所述压料间隙并连接于所述牵引装置上,部分胎基层环绕于所述第二辊轮的部分外周上,所述第一覆膜架上缠绕有第一隔离膜,所述第一隔离膜延伸出第一覆膜架,位于第一覆膜架外的部分第一隔离膜穿过所述压料间隙并与所述胎基层相互粘合,部分第一隔离膜环绕于所述第二辊轮的部分外周,所述第二辊轮上设置有用于降低第二辊轮温度的冷却系统。该防水卷材覆膜冷却装置能够及时对防水卷材的胎基层进行温度冷却,减少废品率的产生。上述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覆膜过程中覆膜受压面积小,造成覆膜后防水卷材中存在气泡、边缘起翘等问题,降低了产品质量;2、冷却系统进入辊轮只有一个进水口和出水口,使辊轮的两端温差较大,冷却效果差,从而使得防水卷材换热不均匀,容易产生褶皱和乱纹,使防水卷材表面不平整,增加了废品率,降低了生产效率;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覆膜冷却装置,可以增加覆膜受压面积,有效避免避免覆膜后防水卷材中存在气泡、边缘起翘等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冷却效果,从而有效避产生褶皱、乱纹,使防水卷材表面平整,减少了废品率,提高了生产效率。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覆膜冷却装置,包括压辊、排气压辊和冷却压辊;所述压辊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下压辊的纵截面为矩形两边带有半圆形结构;所述下压辊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下压辊的上部设置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上连通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横穿过冷却腔的内腔;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两端均为进水端;所述第一进水管轴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水平设置;所述通孔用于将第一进水管内的冷却水送入冷却腔内;所述下压辊的后端设置有排气压辊,所述排气压辊与上压辊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上;所述排气压辊用于排出膜料与防水卷材之间的气泡;所述冷却压辊包括辊体、密封管接头和第二进水管;所述辊体内设置有圆柱体空腔;所述辊体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管接头,所述密封管接头与辊体螺纹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管接头设置在辊体端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二进水管通过密封管接头穿过辊体的内腔,并且从辊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两端均为进水端;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置有多个水孔,所述水孔上下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为硬质材料制作而成;所述传送带绕下压辊的表面传动;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腔为扁长方体结构;所述冷却腔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进水管之间;所述第一进水管外接冷却水管路;所述第一进水管的数量为三根,所述第一进水管均匀设置冷却腔内;进一步的,所述上压辊为圆柱体结构,所述上压辊设置在下压辊的前端;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设置有适合防水卷材和膜料通过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压辊设置在排气压辊的后方;所述冷却压辊数量为两个,两个冷却压辊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冷却压辊之间设置有适合防水卷材通过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水管设置在辊体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二进水管外接冷却水管路;所述辊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出水口;进一步的,还包括膜料卷辊,所述膜料卷辊设置在压辊的前方,所述膜料卷辊包括上膜料卷辊和下膜料卷辊,所述上膜料卷辊和下膜料卷辊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上膜料卷辊设置在防水卷材的上方;所述下膜料卷辊设置在防水卷材的下方;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可以增加覆膜受压面积,有效避免避免覆膜后防水卷材中存在气泡、边缘起翘等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冷却效果,从而有效避产生褶皱、乱纹,使防水卷材表面平整,减少了废品率,提高了生产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箭头方向为防水卷材传送方向)图2是冷却腔的结构示意图;(箭头方向为冷却水流向)图3是冷却压辊的结构示意图;(箭头方向为冷却水流向)图中,1-上膜料卷辊,2-下膜料卷辊,3-上压辊,4-下压辊,41-传送带,42-冷却腔,43-第一进水管,44-第一出水口,5-排气压辊,6-冷却压辊,61-辊体,62-第二进水管,63-密封管接头,64-第二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覆膜冷却装置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覆膜冷却装置,包括膜料卷辊、压辊、排气压辊5和冷却压辊6;所述膜料卷辊包括上膜料卷辊1和下膜料卷辊2,所述上膜料卷辊1和下膜料卷辊2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上膜料卷辊1设置在防水卷材的上方;所述下膜料卷辊2设置在防水卷材的下方;所述压辊设置在膜料卷辊的后方,所述压辊包括上压辊3和下压辊4;所述上压辊3和下压辊4之间设置有适合防水卷材和膜料通过的间隙;所述下压辊4的纵截面为矩形两边带有半圆形结构;所述下压辊4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41,所述传送带41为硬质材料制作而成;所述传送带41绕下压辊4的表面传动;所述下压辊4的上部设置有冷却腔42,所述冷却腔42为扁长方体结构;所述冷却腔42上连通有第一进水管43;所述第一进水管43的数量为三根,所述第一进水管43均匀设置冷却腔42内;所述第一进水管43横穿过冷却腔42的内腔;所述第一进水管43轴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水平设置;所述通孔用于将第一进水管43内的冷却水送入冷却腔42内;所述第一进水管43的两端均为进水端;所述第一进水管43外接冷却水管路;所述冷却腔42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出水口44,所述第一出水口44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出水口44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进水管43之间;所述上压辊3为圆柱体结构,所述上压辊3设置在下压辊4的前端;所述下压辊4的后端设置有排气压辊5,所述排气压辊5与上压辊3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上;所述排气压辊5用于排出膜料与防水卷材之间的气泡,同时进一步压实膜料和防水卷材,防止边缘起翘;所述冷却压辊6设置在排气压辊5的后方,所述冷却压辊6数量为两个,两个冷却压辊6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冷却压辊6之间设置有适合防水卷材通过的间隙;所述冷却压辊6包括辊体61、密封管接头63和第二进水管62;所述辊体61内设置有圆柱体空腔;所述辊体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覆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辊、排气压辊(5)和冷却压辊(6);所述压辊包括上压辊(3)和下压辊(4);所述下压辊(4)的纵截面为矩形两边带有半圆形结构;所述下压辊(4)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41);所述下压辊(4)的上部设置有冷却腔(42),所述冷却腔(42)上连通有第一进水管(43);所述第一进水管(43)横穿过冷却腔(42)的内腔;所述第一进水管(43)的两端均为进水端;所述第一进水管(43)轴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水平设置;所述通孔用于将第一进水管(43)内的冷却水送入冷却腔(42)内;所述下压辊(4)的后端设置有排气压辊(5),所述排气压辊(5)与上压辊(3)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上;所述排气压辊(5)用于排出膜料与防水卷材之间的气泡;所述冷却压辊(6)包括辊体(61)、密封管接头(63)和第二进水管(62);所述辊体(61)内设置有圆柱体空腔;所述辊体(61)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管接头(63),所述密封管接头(63)与辊体(61)螺纹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管接头(63)设置在辊体(61)端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二进水管(62)通过密封管接头(63)穿过辊体(61)的内腔,并且从辊体(6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进水管(62)的两端均为进水端;所述第二进水管(62)上设置有多个水孔,所述水孔上下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覆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辊、排气压辊(5)和冷却压辊(6);所述压辊包括上压辊(3)和下压辊(4);所述下压辊(4)的纵截面为矩形两边带有半圆形结构;所述下压辊(4)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41);所述下压辊(4)的上部设置有冷却腔(42),所述冷却腔(42)上连通有第一进水管(43);所述第一进水管(43)横穿过冷却腔(42)的内腔;所述第一进水管(43)的两端均为进水端;所述第一进水管(43)轴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水平设置;所述通孔用于将第一进水管(43)内的冷却水送入冷却腔(42)内;所述下压辊(4)的后端设置有排气压辊(5),所述排气压辊(5)与上压辊(3)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上;所述排气压辊(5)用于排出膜料与防水卷材之间的气泡;所述冷却压辊(6)包括辊体(61)、密封管接头(63)和第二进水管(62);所述辊体(61)内设置有圆柱体空腔;所述辊体(61)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管接头(63),所述密封管接头(63)与辊体(61)螺纹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管接头(63)设置在辊体(61)端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二进水管(62)通过密封管接头(63)穿过辊体(61)的内腔,并且从辊体(6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进水管(62)的两端均为进水端;所述第二进水管(62)上设置有多个水孔,所述水孔上下间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覆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41)为硬质材料制作而成;所述传送带(41)绕下压辊(4)的表面传动。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林郑伟郑娜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兴旺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