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丸机用翼式吹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49250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丸机用翼式吹扫装置,吹扫装置外接风机,吹扫装置包括吹扫支架、输风管、大型风嘴以及小型风嘴;吹扫支架包括支架腿以及支架座;输风管横躺在支架座上,大型风嘴安装在输风管的管壁上,大型风嘴包括左风嘴和右风嘴,左风嘴均朝向下方并且朝右风嘴的方向倾斜,右风嘴均朝向下方并且朝左风嘴的方向倾斜;小型风嘴的数量为至少2个且并排安装在输风管的侧壁上,位于所述大型风嘴的下方,小型风嘴朝向正下方。一般吹扫装置多为直线喷吹方式,而实际使用中堆积钢丸运动轨迹不为一条直线,需要更多的风量和风压才能清理堆积的钢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V型设计,符合堆积钢丸的运动轨迹,节约吹扫风量,达到更好的清丸效果。

Wing Blowing Device for Shot Blas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丸机用翼式吹扫装置
本技术涉及抛丸机,尤其涉及抛丸机用翼式吹扫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式抛丸清理机,清理过程中由电气控制的可调速输送辊道将钢结构件或钢材送进清理机室体内抛射区,其周身各面受到来自不同坐标方位的强力密集弹丸打击与磨擦,使之其上的氧化皮、锈层及其污物迅速脱落,钢材表面就获得一定粗糙度的光洁表面,在清理室外两边进出口辊道装卸工件。落入钢材上面的弹丸与锈尘经吹扫装置吹扫,撒落下来的丸尘混合物由回收螺旋输送到室体漏斗、纵横向螺旋输送机汇集于提升机下部,再提升到机器上部的分离器里,分离后的纯净弹丸落入分离器料斗中内,供抛丸循环使用。抛丸清理中产生尘埃,由抽风管送向除尘系统,净化处理后的净气排放到大气中,颗粒状尘埃被捕捉收集。一般吹扫装置多为直线喷吹方式,吹扫装置作为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而实际使用中堆积钢丸运动轨迹不为一条直线,需要更多的风量和风压才能清理堆积的钢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直线喷吹技术中存在的与钢丸运动轨迹不匹配,工作时需要更大风量和风压的缺点,而提出的抛丸机用翼式吹扫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丸机用翼式吹扫装置,所述吹扫装置外接风机,所述吹扫装置包括吹扫支架、输风管、大型风嘴以及小型风嘴;所述吹扫支架包括支架腿以及支架座,所述支架座安装在所述支架腿上方;所述输风管横躺在所述支架座上,所述大型风嘴安装在所述输风管的管壁上,所述大型风嘴包括左风嘴和右风嘴,所述左风嘴和所述右风嘴的数量均至少为1个,并且所述左风嘴和所述右风嘴关于所述输风管的中间截面相对称,所述左风嘴均朝向下方并且朝所述右风嘴的方向倾斜,所述右风嘴均朝向下方并且朝所述左风嘴的方向倾斜;所述小型风嘴的数量为至少2个,所述小型风嘴并排安装在所述输风管的侧壁上并且位于所述大型风嘴的下方,所述小型风嘴朝向正下方。优选地,所述支架腿为长短可调节结构,所述支架座为可伸缩结构。优选地,所述支架座的纵截面为圆弧状,所述支架座是编织的网状支架座或者是由组装的栅栏式支架座,所述输风管卡在所述支架座中,所述大型风嘴和所述小型风嘴从所述支架座的网格或是栅格中伸出。优选地,所述大型风嘴和所述小型风嘴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输风管上。优选地,所述大型风嘴和所述小型风嘴的远离所述输风管的一端均为与所述水平面平行的扁平状。优选地,所述大型风嘴与所述竖直面的夹角不超过45°。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小型风嘴之间距离不超过3厘米,最外侧的2个所述小型风嘴分别安装在所述输风管的两端。优选地,所述小型风嘴与所述输风管之间设有用以控制小型风嘴开关的密封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将大型风嘴的吹风方向改为向中间倾斜,并且稍向下倾斜,相较于原来的直线喷吹方式,改变后的V型设计吹出的风更加符合钢丸的运动轨迹,可以用更小的风量和风压达到相同的甚至更好的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成产成本较低,节约吹扫风量,达到更好的清丸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抛丸机用翼式吹扫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吹扫支架,11-支架腿,12-支架座,2-输风管,21-中间截面,3-大型风嘴,31-左风嘴,32-右风嘴,4-小型风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结合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抛丸机用翼式吹扫装置,吹扫装置外接风机,吹扫装置包括吹扫支架1、输风管2、大型风嘴3以及小型风嘴4。吹扫支架1包括支架腿11以及支架座12,支架座12安装在支架腿11上方;输风管2横躺在支架座12上,大型风嘴3安装在输风管2的管壁上,大型风嘴3包括左风嘴31和右风嘴32,左风嘴31和右风嘴32的数量均至少为1个,并且左风嘴31和右风嘴32关于输风管2的中间截面21相对称,左风嘴31均朝向下方并且朝右风嘴32的方向倾斜,右风嘴32均朝向下方并且朝左风嘴31的方向倾斜;小型风嘴4的数量为至少2个,小型风嘴4并排安装在输风管2的侧壁上并且位于大型风嘴3的下方,小型风嘴4朝向正下方。在使用时,将合适长短和大小的输风管2放置在吹扫支架1的支架座12上,并将输风管2接在风机上,启动风机,风从输风管2中进入到大型风嘴3和小型风嘴4中,并且借由大型风嘴3和小型风嘴4改变方向。大型风嘴3用于吹扫铸件上的钢丸和灰尘,小型吹嘴用来吹扫铸件上残余的钢丸和灰尘达到二次清洁的效果。优选地,支架腿11为长短可调节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抛丸机辊道的高度来调节支架腿11的长短;支架座12为可伸缩结构,可以根据实际输风管2的大小和辊道的宽度来调节支架座12的长短。优选地,支架座12的纵截面为圆弧状,支架座12是编织的网状支架座12或者是由组装的栅栏式支架座12,输风管2卡在支架座12中,大型风嘴3和小型风嘴4从支架座12的网格或是栅格中伸出。支架座12不是实心板状设计,而是编织结构或是栅栏结构,是为了方便大型风嘴3和小型风嘴4方便地伸出。圆弧状的支架座12截面便于卡住输风管2,不仅安装方便,并且比较牢固。优选地,大型风嘴3和小型风嘴4均可拆卸地安装在输风管2上。可拆卸的安装方式,便于维修和更换。优选地,大型风嘴3和小型风嘴4的远离输风管2的一端均为与水平面平行的扁平状。扁平状的设计,类似于吹风机的结构,可以使得出风口的风被压缩,风力更大,吹扫的效果更好。优选地,大型风嘴3与竖直面的夹角不超过45°,以保证大型风嘴3的吹扫可以吹到铸件上。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小型风嘴4之间距离不超过3厘米,最外侧的2个小型风嘴4分别安装在输风管2的两端,小型风嘴4是用于二次清扫遗漏的钢丸和灰尘,所以风力不用过大,但是排布的范围要广,尽量覆盖整个铸件,排布要密,防止清扫有疏漏。优选地,小型风嘴4与输风管2之间设有用以控制小型风嘴4开关的密封阀门,在不使用小型阀门时,可以将其关闭。阀门可以是手动控制的机械阀门,也可以是电动阀门。由上所述,本技术将大型风嘴的吹风方向改为向中间倾斜,并且稍向下倾斜,相较于原来的直线喷吹方式,改变后的V型设计吹出的风更加符合钢丸的运动轨迹,可以用更小的风量和风压达到相同的甚至更好的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成产成本较低,节约吹扫风量,达到更好的清丸效果。本技术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技术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丸机用翼式吹扫装置,所述吹扫装置外接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装置包括吹扫支架、输风管、大型风嘴以及小型风嘴;所述吹扫支架包括支架腿以及支架座,所述支架座安装在所述支架腿上方;所述输风管横躺在所述支架座上,所述大型风嘴安装在所述输风管的管壁上,所述大型风嘴包括左风嘴和右风嘴,所述左风嘴和所述右风嘴的数量均至少为1个,并且所述左风嘴和所述右风嘴关于所述输风管的中间截面相对称,所述左风嘴均朝向下方并且朝所述右风嘴的方向倾斜,所述右风嘴均朝向下方并且朝所述左风嘴的方向倾斜;所述小型风嘴的数量为至少2个,所述小型风嘴并排安装在所述输风管的侧壁上并且位于所述大型风嘴的下方,所述小型风嘴朝向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丸机用翼式吹扫装置,所述吹扫装置外接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装置包括吹扫支架、输风管、大型风嘴以及小型风嘴;所述吹扫支架包括支架腿以及支架座,所述支架座安装在所述支架腿上方;所述输风管横躺在所述支架座上,所述大型风嘴安装在所述输风管的管壁上,所述大型风嘴包括左风嘴和右风嘴,所述左风嘴和所述右风嘴的数量均至少为1个,并且所述左风嘴和所述右风嘴关于所述输风管的中间截面相对称,所述左风嘴均朝向下方并且朝所述右风嘴的方向倾斜,所述右风嘴均朝向下方并且朝所述左风嘴的方向倾斜;所述小型风嘴的数量为至少2个,所述小型风嘴并排安装在所述输风管的侧壁上并且位于所述大型风嘴的下方,所述小型风嘴朝向正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用翼式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腿为长短可调节结构,所述支架座为可伸缩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用翼式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雨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大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