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发电新能源车,包括:车体、太阳能发电机构、风能发电机构、压力发电机构和半导体发电机构,太阳能发电机构设置在车体的顶端,压力发电机构设置在车体的底端,风能发电机构和半导体发电机构均设置在车体内,风能发电机构位于半导体发电机构的首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把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压力发电和半导体发电集中到一辆车上,通过多种方法发电实现最大的供电能力,解决了单一的发电无法满足电动车用电需求的问题。
A New Energy Vehicle for Compound Power Gen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发电新能源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车,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复合发电新能源车,属于新能源
技术介绍
新能源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环保问题从工厂到生活无处不在,新能源车不仅节约能源,而且环保,一般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只有200多公里,充电时间长,我国70%的电能为火电,也存在环保问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足是发展的瓶颈,单一的发电方法都无法满足电动汽车的用电需求。目前没有量产的自发电新能源车研究如何提高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基本集中在如何轻量化车身,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能耗和提高电池能力上。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复合发电新能源车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发电新能源车,把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压力发电和半导体发电集中到一辆车上,通过多种方法发电实现最大的供电能力,解决了单一的发电无法满足电动车用电需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发电新能源车,包括:车体、太阳能发电机构、风能发电机构、压力发电机构和半导体发电机构,其中,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端,所述压力发电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底端,所述风能发电机构和所述半导体发电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车体内,且所述风能发电机构位于所述半导体发电机构的首端。优选的,还包括蓄电池和主控制器,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所述风能发电机构、所述压力发电机构、所述半导体发电机构和所述蓄电池均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太阳能发电机构、风能发电机构、压力发电机构、半导体发电机构通过主控制器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供新能源车后续使用,从而提高了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包括驱动控制器、驱动装置、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光传感器,所述太阳光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所述驱动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太阳光传感器用于监测太阳的位置,并将信号传输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向驱动控制器下发指令,驱动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工作,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板对准太阳,有利于提高太阳能发电机构的发电效率。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还包括稳压器一,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所述稳压器一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稳压器一能够对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电能先进行稳压,再进行升压,以符合所需供电电压的要求。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一、转轴一、驱动电机二、转轴二和连接杆,所述驱动电机一连接在所述车体顶端,所述转轴一纵向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二固定在所述转轴一上,且所述驱动电机二的输出端横向连接所述转轴二,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轴二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二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传动连接,从而可带动太阳能电池板沿横轴前后调节角度;驱动电机二固定在转轴一上,驱动电机一转动时,可带动太阳能电池板沿纵轴左右调节角度,从而实现了对太阳的跟踪,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优选的,所述风能发电机构包括风能发电管、扇叶和发电电机,所述风能发电管穿插在所述车体首端,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风能发电管的尾端,且所述扇叶与所述发电电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在新能源车进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逆向气流经风能发电管后,推动扇叶旋转,使得发电电机产生电能。优选的,所述风能发电管首端的内径大于尾端的内径。风能发电管有首端至尾端逐渐变细,增大了风压,有利于提高发电电机的发电效率。优选的,所述风能发电机构还包括稳压器二,所述发电电机通过所述稳压器二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稳压器二能够对发电电机发出的电能先进行稳压,再进行升压,以符合所需供电电压的要求。优选的,所述压力发电机构包括压力发电片、旋转导电滑环和稳压器三,所述压力发电片和所述旋转导电滑环均设置在新能源车的轮胎内,且所述压力发电片通过所述旋转导电滑环与所述稳压器三相连,所述稳压器三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轮胎转动过程中,压力发电片产生电能,并且稳压器三能够对压力发电片发出的电能先进行稳压,再进行升压,以符合所需供电电压的要求。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发电机构包括半导体发电片和稳压器四,所述半导体发电片通过所述稳压器四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由于车内外存在温差,使得半导体发电片能够产生电能,并且稳压器四能够对半导体发电片发出的电能先进行稳压,再进行升压,以符合所需供电电压的要求。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发电片一端为热端,另一端为冷端,所述热端安装有散热片。保证了热端与冷端之间持续存在一定的温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把太阳能发电机构、风能发电机构、压力发电机构和半导体发电机构集成到一辆新能源车上,通过多种方法发电实现了最大的供电能力,解决了单一的发电无法满足电动车用电需求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减少了废气等排放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太阳能发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1-车体;2-驱动装置;21-电机一;22-转轴一;23-驱动电机二;24-转轴二;25-连接杆;3-太阳能电池板;4-风能发电管;5-扇叶;6-轮胎;7-半导体发电片;71-热端;72-冷端;73-散热片;74-热端温度控制器;75-冷端温度控制器;8-电压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附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发电新能源车,包括:车体1、太阳能发电机构、风能发电机构、压力发电机构和半导体发电机构,其中,太阳能发电机构设置在车体1的顶端,压力发电机构设置在车体1的底端,风能发电机构和半导体发电机构均设置在车体1内,且风能发电机构位于半导体发电机构的首端。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蓄电池和主控制器,太阳能发电机构、风能发电机构、压力发电机构、半导体发电机构和蓄电池均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太阳能发电机构、风能发电机构、压力发电机构、半导体发电机构通过主控制器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供新能源车后续使用,从而提高了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太阳能发电机构包括驱动控制器、驱动装置2、太阳能电池板3和太阳光传感器,太阳光传感器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主控制器通过驱动控制器与驱动装置2电性连接;驱动控制器还连接有角度传感器,通过角度传感器可检测驱动装置2驱动太阳能电池板3的角度。太阳光传感器用于监测太阳的位置,并将信号传输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向驱动控制器下发指令,驱动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工作,在驱动装置2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板3对准太阳,有利于提高太阳能发电机构的发电效率。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太阳能发电机构还包括稳压器一,太阳能电池板3通过稳压器一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稳压器一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发电新能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太阳能发电机构、风能发电机构、压力发电机构和半导体发电机构,其中,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端,所述压力发电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底端,所述风能发电机构和所述半导体发电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车体内,且所述风能发电机构位于所述半导体发电机构的首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发电新能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太阳能发电机构、风能发电机构、压力发电机构和半导体发电机构,其中,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端,所述压力发电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底端,所述风能发电机构和所述半导体发电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车体内,且所述风能发电机构位于所述半导体发电机构的首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发电新能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和主控制器,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所述风能发电机构、所述压力发电机构、所述半导体发电机构和所述蓄电池均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发电新能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包括驱动控制器、驱动装置、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光传感器,所述太阳光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所述驱动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发电新能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还包括稳压器一,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所述稳压器一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发电新能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一、转轴一、驱动电机二、转轴二和连接杆,所述驱动电机一连接在所述车体顶端,所述转轴一纵向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妤曈,
申请(专利权)人:杨妤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