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PT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4469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PT生产过程中余热的利用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和设置在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之间的热量传导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均包括反应釜本体、搅拌系统、加热系统、进料系统、排料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APT生产过程中余热的利用系统,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同时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余热利用过程相当于蒸汽直接加热,传热效率高,升温速度快;在回收高温料浆热量的同时,将自蒸发的水分也一并加以回收,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造成本低廉,操作简便见效快,通过冲击力消解装置和控制热量传导系统相应的隔断阀门的数量和启闭大小,反应釜之间的热量传导快稳的进行。

A waste heat utilization system in APT prod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PT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PT生产过程中余热的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钨冶炼过程中,经过球磨的钨矿物原料与辅料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和水一起输送至碱分解反应釜中,采用蒸汽加热或者电加热或者导热油加热等方式将料浆加热至140~200℃进行高压分解,反应一段时间后进行固液分离。现有技术均是将料浆减压至常压后再进行固液分离,此时料浆温度也将至100℃以下,大量的热量向大气中释放,能量浪费非常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PT生产过程中余热的利用系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APT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和设置在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之间的热量传导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均包括反应釜本体、搅拌系统、加热系统、进料系统、排料系统;所述热量传导系统包括第一蒸汽导出装置、第二蒸汽导入装置和第一蒸汽出口阀门。优选的,所述热量传导系统还包括第二蒸汽导出装置、第一蒸汽导入装置、第二蒸汽出口阀门、第一蒸汽入口阀门和第二蒸汽入口阀门。优选的,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PT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反应釜(1‑1)、第二反应釜(1‑2)和设置在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之间的热量传导系统(6),其中:所述第一反应釜(1‑1)和第二反应釜(1‑2)均包括反应釜本体(1)、搅拌系统(2)、加热系统(3)、进料系统(4)、排料系统(5);所述热量传导系统(6)包括第一蒸汽导出装置(6‑1‑1)、第二蒸汽导入装置(6‑2‑2)和第一蒸汽出口阀门(6‑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PT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反应釜(1-1)、第二反应釜(1-2)和设置在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之间的热量传导系统(6),其中:所述第一反应釜(1-1)和第二反应釜(1-2)均包括反应釜本体(1)、搅拌系统(2)、加热系统(3)、进料系统(4)、排料系统(5);所述热量传导系统(6)包括第一蒸汽导出装置(6-1-1)、第二蒸汽导入装置(6-2-2)和第一蒸汽出口阀门(6-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传导系统(6)还包括第二蒸汽导出装置(6-1-2)、第一蒸汽导入装置(6-2-1)、第二蒸汽出口阀门(6-3-2)、第一蒸汽入口阀门(6-4-1)和第二蒸汽入口阀门(6-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反应釜(1-3),所述热量传导系统(6)还包括第三蒸汽导出装置(6-1-3)、第三蒸汽导入装置(6-2-3)、第三蒸汽出口阀门(6-3-3)和第三蒸汽入口阀门(6-4-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双陈亿卢瑞平李继红余春荣汪壮瀚谢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钨世泰科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