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PT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PT生产过程中余热的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钨冶炼过程中,经过球磨的钨矿物原料与辅料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和水一起输送至碱分解反应釜中,采用蒸汽加热或者电加热或者导热油加热等方式将料浆加热至140~200℃进行高压分解,反应一段时间后进行固液分离。现有技术均是将料浆减压至常压后再进行固液分离,此时料浆温度也将至100℃以下,大量的热量向大气中释放,能量浪费非常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PT生产过程中余热的利用系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APT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和设置在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之间的热量传导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均包括反应釜本体、搅拌系统、加热系统、进料系统、排料系统;所述热量传导系统包括第一蒸汽导出装置、第二蒸汽导入装置和第一蒸汽出口阀门。优选的,所述热量传导系统还包括第二蒸汽导出装置、第一蒸汽导入装置、第二蒸汽出口阀门、第一蒸汽入口阀门和第二蒸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PT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反应釜(1‑1)、第二反应釜(1‑2)和设置在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之间的热量传导系统(6),其中:所述第一反应釜(1‑1)和第二反应釜(1‑2)均包括反应釜本体(1)、搅拌系统(2)、加热系统(3)、进料系统(4)、排料系统(5);所述热量传导系统(6)包括第一蒸汽导出装置(6‑1‑1)、第二蒸汽导入装置(6‑2‑2)和第一蒸汽出口阀门(6‑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PT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反应釜(1-1)、第二反应釜(1-2)和设置在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之间的热量传导系统(6),其中:所述第一反应釜(1-1)和第二反应釜(1-2)均包括反应釜本体(1)、搅拌系统(2)、加热系统(3)、进料系统(4)、排料系统(5);所述热量传导系统(6)包括第一蒸汽导出装置(6-1-1)、第二蒸汽导入装置(6-2-2)和第一蒸汽出口阀门(6-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传导系统(6)还包括第二蒸汽导出装置(6-1-2)、第一蒸汽导入装置(6-2-1)、第二蒸汽出口阀门(6-3-2)、第一蒸汽入口阀门(6-4-1)和第二蒸汽入口阀门(6-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反应釜(1-3),所述热量传导系统(6)还包括第三蒸汽导出装置(6-1-3)、第三蒸汽导入装置(6-2-3)、第三蒸汽出口阀门(6-3-3)和第三蒸汽入口阀门(6-4-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双,陈亿,卢瑞平,李继红,余春荣,汪壮瀚,谢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钨世泰科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