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选型钨原料的分解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64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冶金化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浮选型钨原料的分解工艺,包括浸出料浆配制:将浮选型钨原料、浸出剂、水和/或洗水、一种或多种消泡剂按一定比例在浸出反应器混合,获得浸出料浆;浸出获得钨酸钠溶液和浸出渣的混合料浆;固液分离获得钨酸钠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浸取工序中添加消泡剂,能够有效抑制浮选型钨原料中的表面活性剂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有效缩短料液输送的时间,获得较好的溶液净化效果并获得高品质的仲钨酸铵产品,并可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处理高杂钨酸钠溶液,改善和优化生产工艺过程,减少了钨原料的损失,生产出低杂质含量、高质量的仲钨酸铵产品,能耗低、生产成本低,作业环境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选型钨原料的分解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化工
,尤其涉及一种浮选型钨原料的分解工艺。本文中,“浮选型钨原料”是指通过浮选法获得的适合冶炼的浮选型钨原料。浮选法是一种选矿方法,是指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从水的悬浮体(矿浆)中浮出固体矿物的选矿过程。浮选型钨原料包括白钨矿、钨细泥等。术语“C4~C16”是指碳链碳原子为4至16个的有机物,其他类同。术语“高沸点”是指沸程180~350℃。术语“叔胺分子式:R1R2R3N”中的R1、R2、R3的碳链碳原子数、支链数、支链形式可相同,也可不相同。
技术介绍
钨是一种难熔的有色金属,因其具有熔点高、硬度大、延性强、耐磨和耐腐蚀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我国钨资源总量中2/3为白钨矿,随着黑钨资源的不断消耗,白钨矿等浮选型钨原料已成为钨工业的主要原料。浮选型钨原料中含有表面活性剂,采用浮选型钨原料配制浸出料浆时,料浆表面形成泡沫,大量钨原料粘在泡沫上而未与浸出剂接触并发生反应,导致浸出渣中钨含量高,造成钨损失。现有技术中,为去除浮选型钨原料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选型钨原料的分解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浸出料浆配制:将浮选型钨原料、浸出剂、水和/或洗水、一种或多种消泡剂按一定比例在浸出反应器混合,获得浸出料浆;/nS2、浸出:将所述浸出料浆置于100~250℃的温度下浸出一段时间,获得钨酸钠溶液和浸出渣的混合料浆;/nS3、固液分离:将浸出反应获得的混合料浆进行固液分离,获得钨酸钠溶液和浸出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选型钨原料的分解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浸出料浆配制:将浮选型钨原料、浸出剂、水和/或洗水、一种或多种消泡剂按一定比例在浸出反应器混合,获得浸出料浆;
S2、浸出:将所述浸出料浆置于100~250℃的温度下浸出一段时间,获得钨酸钠溶液和浸出渣的混合料浆;
S3、固液分离:将浸出反应获得的混合料浆进行固液分离,获得钨酸钠溶液和浸出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选型钨原料的分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包括矿物油类、醇类、羧酸、酯类、酰胺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选型钨原料的分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油类为C10~C18高沸点烃类;和/或
所述醇类为C4~C16醇类;和/或
所述羧酸为脂肪酸;和/或
所述酯类为蓖麻油;和/或
所述酰胺为C4~C16酰胺类;和/或
所述胺为叔胺,分子式为R1R2R3N,其中R1、R2、R3为碳原子数为4~12的碳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选型钨原料的分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与浮选型钨原料的质量比为1:1×109~1:2×102,优选为1:1×108~1:2×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选型钨原料的分解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至少其中之一:
所述浮选型钨原料是指通过浮选法获得的原料中三氧化钨质量百分数为5~75%的钨原料;
所述浸出剂包括碳酸钠、氢氧化钠、氟化钠、磷酸钠、磷酸一氢钠、磷酸二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浸出工序在密闭耐压反应容器中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双李继红卢瑞平汪壮瀚谢中华余春荣黄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钨世泰科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