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上皮细胞在预防或修复宫腔粘连和/或子宫内膜损伤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334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羊膜上皮细胞在制备预防或修复宫腔粘连和/或子宫内膜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以人羊膜上皮细胞为例,其能修复小鼠宫腔粘连模型中的子宫内膜形态,促进子宫内膜血管生成与间质细胞增殖,改善小鼠宫腔损伤后的生育能力,调节小鼠宫腔粘连模型中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自噬并体外激活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自噬。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报道了hAECs对宫腔粘连及子宫内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其为hAECs对于临床上宫腔粘连及子宫内膜损伤的预防和治疗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Application of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 in prevention or repair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 and/or endometrial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羊膜上皮细胞在预防或修复宫腔粘连和/或子宫内膜损伤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于生物医药
,尤其涉及羊膜上皮细胞在制备预防或修复宫腔粘连和/或子宫内膜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子宫内膜受损,使得子宫腔或宫颈管粘连,部分或全部闭塞,即为宫腔粘连,病人常出现月经减少、停经、盆腔疼痛、反复流产等症状,又称为Asherman综合征。一般认为,孕期或非孕期子宫的各种人工创伤,如流产刮宫术、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术等损伤子宫基底层,则有可能导致宫腔粘连,这是十分常见的宫腔粘连病因;而诸如结核等感染造成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也会导致粘连产生;一些先天苗勒氏管畸形,如纵膈子宫等,发生宫腔粘连的概率也会上升。研究表明,在创伤、感染以及自身遗传易感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子宫内膜修复能力与血管化能力降低,最终形成粘连。宫腔粘连的病理特征表现为正常的内膜基质被纤维化的组织替代,正常的腺体被无功能的上皮细胞取代;功能层基底层分界不清,功能层对激素刺激的反应变差;内膜组织中血管减少;宫腔中出现纤维化粘连。Asherman综合征在一般妇女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5%,重复流产导致多次刮宫后,其发病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羊膜上皮细胞在制备预防或修复宫腔粘连和/或子宫内膜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羊膜上皮细胞在制备预防或修复宫腔粘连和/或子宫内膜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膜上皮细胞来源于哺乳动物胎盘羊膜组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膜上皮细胞为人羊膜上皮细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羊膜上皮细胞对宫腔损伤造成的内膜变薄、腺体数量减少、纤维化面积增加具有逆转作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羊膜上皮细胞能增加LC3的表达,降低p62的表达,表明所述人羊膜上皮细胞可以改善损伤的子宫内膜中的自噬。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羊膜上皮细胞能升高LC3-II/LC3-I比例,降低p62含量,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东梅李泊宁张秋婉王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