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子成专利>正文

弧面负荷、含油式自行车飞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83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行车部件。该飞轮的外套内圆周弧面上置有钢珠槽,芯子外圆周弧面上均布6个垂直弧面的有底圆孔,圆孔内有止推弹簧、润滑脂和钢珠。外套与芯子以圆周弧面直接接触来传递脚踏力。具有受力小,磨损小,润滑性能好,延长了飞轮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部件。目前在通用的自行车飞轮中,只有少数钢珠承受传递脚踏力的作用,因此受力较大,磨损严重。而钢珠又缺少储油装置,容易锈蚀,使飞轮过早的损坏,浪费较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了的飞轮,骑行时脚踏力的传递全部由飞轮中的芯子外圆周孤面承担。而钢珠嵌在钢珠槽内,并有润滑脂起防锈润滑作用。即可明显减少钢珠受力和锈蚀,又延长飞轮使用寿命。结合附图1,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由外套1、棘爪2、芯子3、钢珠6组成的自行车飞轮。在外套内圆周弧面8上置有钢珠槽10。芯子外圆周弧面9上均布六个垂直圆周弧面的有底圆孔7,圆孔内有止推弹簧5、钢珠6和润滑脂,润滑脂可以是通用的黄油或其它膏状油脂。钢珠在钢珠槽和有底圆孔之间。外套与芯子圆周弧面间有0.05-0.50毫米的间隙。外套上的牙齿与链条相啮合,芯子与自行车轴通过螺纹相连接。外套内圆周弧面与芯子外圆周弧面承受由链条传递的脚踏力。止推弹簧调解钢珠的位置。当外套不受力的作用时,使外套与芯子间有一定的间隙,芯子随车轮转动,不受干扰。按上述结构制造的自行车飞轮,当骑行时,如附图2所示,脚踏力经链条传递到飞轮的外套上呈顺时针方向转动。沿车行方向飞轮的最后点a,受链条传递脚踏力的作用,外套将钢珠压入圆孔内紧靠到芯子弧面上承受脚踏力的传递。相对另一面间隙增大一倍,外套与芯子被棘爪卡住呈偏心同步转动状态。若芯子与外套接触面宽为7mm,芯子外径为52mm,则接触面是620、782mm2,承受负荷面积是整个接触面积的一半即310、380mm2、而现在通用的飞轮是两排共96粒钢珠,同样经链条传递到钢珠上的负荷也只有一半受力、每粒钢珠受力面积按0.5mm2(实际远小于此)则受力面积为24mm2。芯子受力面积比单纯用钢珠承受力面积约大十二倍,所以单位面积上受力也相应减小约十二倍,磨损自然就小的多。当自行车滑行时,即不用力踏脚蹬时 如附图3所示,由于外套上不受力的作用,圆孔内的止推弹簧将钢珠推向钢珠槽,使外套与芯子间有一定的间隙(约0.05-0.50mm),芯子随车轮转动,不受干扰。在有底的圆孔内充填润滑脂如黄油或其它膏状润滑脂,可随时保持钢珠的润滑和防止锈蚀,能有效的延长飞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附图1弧面负荷、含油式自行车飞轮结构示意图1、外套 2、棘爪3、芯子 4、内棘爪5、止推弹簧 6、钢珠7、有底圆孔 8、外套圆周内弧面9、芯子外圆周弧面 10、钢珠槽附图2 骑行时动态结构示意图附图3 空转不受力时结构示意图权利要求1.一种由外套1、棘爪2、芯子3、钢珠6组成的弧面负荷、含油式自行车飞轮,其特征是在外套内圆周弧面8上置有钢珠槽10,芯子外圆周孤面9上均布六个垂直弧面的有底圆孔7,圆孔内有止推弹簧5、润滑脂和钢球6。外套与芯子圆周弧面间有0.05~0.50毫米的间隙。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部件。该飞轮的外套内圆周弧面上置有钢珠槽,芯子外圆周弧面上均布6个垂直弧面的有底圆孔,圆孔内有止推弹簧、润滑脂和钢珠。外套与芯子以圆周弧面直接接触来传递脚踏力。具有受力小,磨损小,润滑性能好,延长了飞轮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D41/24GK2058438SQ8920048公开日1990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1989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89年1月8日专利技术者王子成 申请人:王子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外套1、棘爪2、芯子3、钢珠6组成的弧面负荷、含油式自行车飞轮,其特征是在外套内圆周弧面8上置有钢珠槽10,芯子外圆周弧面9上均布六个垂直弧面的有底圆孔7,圆孔内有止推弹簧5、润滑脂和钢珠6,外套与芯子圆周弧面间有0.05~0.5毫米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成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