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挂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731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束挂线架包括主体、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至少一胶片、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端;至少一所述胶片卡设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一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至少一所述胶片之间;所述第二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与至少一所述胶片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束挂线架采用主体、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至少一胶片、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组装成型,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工人取线束快速,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并且,采用胶片固定线束,有效地防止线束滑落,方便工人取线放线,胶片防止电线端子刮伤碰伤。

Wire harness 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挂线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挂线架
,特别涉及一种线束挂线架。
技术介绍
线束挂线架的作用主要就是用于线束上固定线束,避免线束相互之间不能分隔,容易互相纠缠的问题。目前,现有的线束挂线架以PVC为底座,嵌入多个插销用以挂线束。由于现有的线束挂线架结构问题,现有的线束挂线架会出现线束挂不稳的情况,造成容易滑落,致使电线及端子碰伤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线束不导电性能不好。还会出现取线及放线时碰到线束挂线架旁边销上挂的线束,使其放线束不稳和取线束不便的问题,电线与端子容易挂住及打结,造成企业生产线束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挂线架,以解决线束挂线架挂不稳线束,电线与端子容易挂住及打结,造成企业生产线束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挂线架包括主体、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至少一胶片、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端;至少一所述胶片卡设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一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至少一所述胶片之间;所述第二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与至少一所述胶片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为铝型材。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具有一卡槽,至少一所述胶片、所述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卡设于所述卡槽。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块具有安装孔,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螺丝贯穿所述安装孔螺设于所述主体。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块具有圆角。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片包括第一卡紧部、圆弧部及第二卡紧部,所述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均卡设于所述卡槽,所述第一卡紧部连接所述第一挡块,所述圆弧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所述第二卡紧部连接所述第二挡块。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块具有固定部及止挡部,所述固定部卡设于所述卡槽,所述止挡部的两个侧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卡紧部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挂线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挂线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工人取线束快速方便,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并且,本专利技术采用胶片固定线束,有效地防止线束滑落,方便工人取线放线,胶片有效地防止电线端子刮伤碰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挂线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挂线架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挡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线束挂线架;10、主体;101、卡槽;20、第一限位块;201、安装孔;30、第二限位块;40、至少一胶片;401、第一卡紧部;402、圆弧部;403、第二卡紧部;50、第一挡块;501、固定部;502、止挡部;60、第二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与图2,其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挂线架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与爆炸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挂线架1包括主体10、第一限位块20、第二限位块30、至少一胶片40、第一挡块50及第二挡块60。第一限位块20及第二限位块30分别设置于主体10的两端。至少一胶片40卡设于主体10,至少一胶片40位于第一限位块20与第二限位块30之间。第一挡块50设置于主体10,第一挡块50位于第一限位块20与至少一胶片40之间。第二挡块60设置于主体10,第二挡块60位于第二限位块30与至少一胶片40之间。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线束放置于至少一胶片40,至少一胶片40固定线束,可以有效地防止线束滑落,方便工人取线放线,并且,可以防止电线端子刮伤碰伤。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胶片40的数量可以根据线束的数量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胶片40的数量为十一个。具体应用时,本专利技术的主体10为铝型材加工而成。铝型材加工成本低廉,可塑性强,力学强度高,进而铝型材加工而成的主体10使用寿命长,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铝型材重量较轻,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挂线架1移动,降低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复参阅图2,主体10具有一卡槽101,至少一胶片40、第一挡块50及第二挡块60卡设于卡槽101。本专利技术采用卡槽101固定至少一胶片40、第一挡块50及第二挡块60,方便安装与拆卸至少一胶片40、第一挡块50及第二挡块60,并且,需要增加或减少至少一胶片40的数量或规格时,更换第一挡块50及第二挡块60的规格即可达到目的。复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限位块20及第二限位块30的结构及原理一致,下面,本专利技术将以第一限位块20为例,说明第一限位块20及第二限位块30的结构及原理。第一限位块20具有安装孔201,第一限位块20通过螺丝贯穿安装孔201螺设于主体10。第一限位块20采用螺丝固定,方便拆装第一限位块20。并且,第一限位块20的各个棱角均具有圆角,圆角可防止工作人员误撞击到第一限位块20造成损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限位块20可为聚甲醛热塑性结晶聚合物或电木板或聚氯乙烯板或铝合金板,聚甲醛热塑性结晶聚合物或电木板或聚氯乙烯板或铝合金板均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可加工性强,来源丰富,市场价格低廉,可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请参阅图3,其为本专利技术的胶片4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各个胶片40包括第一卡紧部401、圆弧部402及第二卡紧部403,第一卡紧部401及第二卡紧部403均卡设于卡槽101,第一卡紧部401连接第一挡块50,圆弧部40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卡紧部401及第二卡紧部403,第二卡紧部403连接第二挡块60。本专利技术的各个胶片40采用第一卡紧部401、圆弧部402及第二卡紧部403,第一卡紧部401、圆弧部402、第二卡紧部403与主体10形成一容置空间,线束固定于容置空间,可以有效地防止线束滑落,工人取线束快速方便,防止电线端子刮伤碰伤,并且,各个胶片40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具体应用时,本专利技术的各个胶片40均为聚丙烯薄板加工而成,聚丙烯为结晶型高聚物,其重量轻,方便线束挂线架1移动,具有有良好的耐应力开裂性,有很高的弯曲疲劳寿命,线束挂线架1可以多次使用亦不会损坏,有效地提升线束挂线架1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请参阅图4,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挡片5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挡块50与第二挡块60的结构及原理一致,下面,本专利技术将以第一挡块50为例,说明第一挡块50与第二挡块60的结构及原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挡块50具有固定部501及止挡部502,固定部501卡设于卡槽101,止挡部502的两个侧面分别连接第一卡紧部401与第一限位块30。第一挡块50采用固定部501卡设于卡槽101,止挡部502固定胶片40,方便拆装各个胶片40,并且,本专利技术需要增加或减少至少一胶片40的数量或规格时,更换第一挡块50及第二挡块60的规格即可达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线束挂线架1组装方法如下步骤:第一步:取预定规格与数量的胶片40卡设于主体10的卡槽101。第二步;取匹配胶片40的第一挡块50与第二挡块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挂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至少一胶片、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端;至少一所述胶片卡设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一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至少一所述胶片之间;所述第二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与至少一所述胶片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挂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至少一胶片、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端;至少一所述胶片卡设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一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至少一所述胶片之间;所述第二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与至少一所述胶片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挂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铝型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挂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一卡槽,至少一所述胶片、所述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卡设于所述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挂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昶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