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打端插壳沾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7259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打端插壳沾锡机,包括机座及送料装置、衔接装置、双头剥线装置、沾锡装置、打端装置、插胶壳装置;该双头剥线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扭线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前端剥线机构、后端剥线机构;该机座上还设置有拉线机构,该拉线机构位于双头剥线装置的一侧;该拉线机构包括拉线驱动机构以及拉线机械手,该拉线机械手往复运动于后端剥线机构的一侧;借此,其实现了送线、切线、剥线、沾锡、打端、插胶壳一体式设计,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加工精度较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可将多种不同颜色的线材插入同一胶壳内,大大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且实现了一体式双头剥线结构,减少了结构的空间占用。

Fully automatic end-beating and inserting tin-dipp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打端插壳沾锡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材加工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全自动打端插壳沾锡机。
技术介绍
连接线为连接线的一种,其由多根细线材粘合在一起,其被广泛应用于电脑、家用电器、通讯设备、数码产品的信号传输或电源连接中,连接线的两端压合有端子,用以连接线与连接线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其需要经过线材的剥皮、切线、打端、沾锡、插胶壳等处理。目前,现有的用于对这种连接线进行操作处理的设备,其通常是分体式分别采用不同的设备对线材进行剥皮、切线、打端、插胶壳,导致设备量大,增加了生产成本,需要不断地上下料定位,导致加工精度较低,产品质量较差;以及,无法同时对多种不同颜色的线材进行加工,并将其插入同一胶壳内。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打端插壳沾锡机,其实现了送线、切线、剥线、沾锡、打端、插胶壳一体式设计,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加工精度较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可将多种不同颜色的线材插入同一胶壳内,大大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且实现了一体式双头剥线结构,减少了结构的空间占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打端插壳沾锡机,包括机座以及依制程顺序依次设置的送料装置、衔接装置、双头剥线装置、沾锡装置、打端装置、插胶壳装置;该衔接装置、双头剥线装置、沾锡装置、打端装置、插胶壳装置均安装于机座上,该送料装置位于机座的一侧,该送料装置的输出端衔接于衔接装置的输入端;该双头剥线装置、沾锡装置均位于衔接装置的输出端;该沾锡装置位于双头剥线装置的一侧,该打端装置位于双头剥线装置的另一侧;该插胶壳装置位于打端装置的输出侧;该双头剥线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扭线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前端剥线机构、后端剥线机构,该扭线机构位于前端剥线机构的一侧,该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扭线机构对位于前端剥线机构的线材进行扭线,该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前端剥线机构、后端剥线机构以对线材的两端进行剥线;该后端剥线机构包括切线组件和位于切线组件一侧的剥线组件;该机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线材从衔接装置拉出至所需长度的拉线机构,该拉线机构位于双头剥线装置的一侧;该拉线机构包括拉线驱动机构以及连接于拉线驱动机构的用于拉动线材的拉线机械手,该拉线机械手往复运动于后端剥线机构的一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双头剥线装置包括基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位于基座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于扭线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于前端剥线机构、后端剥线机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扭线机构包括扭线座、扭线轴、左侧扭线块、右侧扭线块,所述扭线轴、左侧扭线块、右侧扭线块均安装于扭线座上,所述扭线座安装于基座上;所述扭线轴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传动机构,另一端联动左侧扭线块、右侧扭线块以夹持住线材并进行扭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安装于基座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移动块于滑轨上可上下移动,所述移动块连接有横梁,所述前端剥线机构、切线组件、剥线组件均安装于横梁上,所述前端剥线机构位于横梁的一侧,所述切线组件、剥线组件位于横梁的另一侧;所述剥线组件位于切线组件的后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梁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所述前端剥线机构包括前端上切刀、前端下切刀,所述前端上切刀、前端下切刀分别安装于第一横梁的一侧、第二横梁的一侧;所述切线组件包括上切线刀、下切线刀,所述上切线刀、下切线刀分别安装于第一横梁的另一侧、第二横梁的另一侧;所述剥线组件包括后端上切刀、后端下切刀,所述后端上切刀、后端下切刀分别安装于第一横梁的另一侧、第二横梁的另一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安装于机座一侧的机架和安装于机架上的用于盛放线材卷的料架、导线轮组、活动导轮组、多孔导线板、用于将线材导出的第一校正架、第一校正组、第二校正组、用于夹紧并捋直线材和防止线材反转的进行送线的线材传送机构、用于将线材导出的第二校正架,所述料架安装于机架的侧边,所述第二校正架衔接于衔接装置的输入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衔接装置包括移动座和安装于移动座上的若干组送线机构;每组送线机构均包括有进线座组件、出线座组件、送线组件,所述进线座组件、出线座组件均安装于移动座上,所述送线组件位于进线座组件、出线座组件之间;所述进线座组件包括安装于移动座上的进线座,所述进线座上设置有供线材穿过的通孔;所述出线座组件包括有第二固定座、活动座、气缸组件,所述第二固定座安装于移动座上,所述活动座安装于第二固定座的下端,所述气缸组件安装于移动座上,所述气缸组件驱动活动座相对第二固定座向下拉动,所述活动座设置有供线材穿过的出线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沾锡装置包括沾锡机构以及安装于沾锡机构一侧的送锡机构,所述沾锡机构、送锡机构均安装于机座上;所述沾锡机构包括锡炉以及安装于锡炉上的刮锡板、用于驱动刮锡板移动的刮锡气缸。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打端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的打端机构、移料机构,所述打端机构位于位于底座的下方,所述移料机构位于打端机构的上方;所述移料机构包括移料驱动机构、移料搬运机构、移料搬运机械手,所述移料驱动机构安装于底座的侧板上;所述移料搬运机构的一端连接于移料驱动机构,另一端连接于移料搬运机械手;所述侧板上安装于定位板,所述移料搬运机构、移料搬运机械手均安装于定位板上;所述移料搬运机构包括移料传动轮和连接于移料传动轮的传送带,所述移料传动轮安装于定位板的上方;所述定位板的前侧设置有移料轨,所述移料搬运机械手连接有移料臂,所述移料臂的后侧连接有移料块,所述移料块于移料轨上可横向移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胶壳装置包括支座、换向机构、胶壳定位机构、胶壳送料机构、胶壳翻转机构、缺线入胶不良检测机构、用于将打端后的线材插入胶壳定位机构中定位的胶壳中的插壳机械手及下料机构,所述支座安装于机座上,所述换向机构、胶壳定位机构、胶壳送料机构、胶壳翻转机构、缺线入胶不良检测机构、插壳机械手、下料机构均安装于支座上,所述胶壳定位机构位于换向机构的一侧,所述胶壳送料机构位于胶壳定位机构的一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依制程顺序依次设置的送料装置、衔接装置、双头剥线装置、沾锡装置、打端装置、插胶壳装置,使其实现了送线、切线、剥线、沾锡、打端、插胶壳一体式设计,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加工精度较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可将多种不同颜色的线材插入同一胶壳内,大大满足了用户的需求;通过双头剥线装置的设计,使其实现了一体式双头剥线结构,可对线材的两端进行剥线、扭线,减少了结构的空间占用,使得加工更加稳定顺畅;以及,通过拉线机构的设计,可使其能顺畅的将线材拉动至所需加工位置,更好地满足加工要求。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衔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双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打端插壳沾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以及依制程顺序依次设置的送料装置、衔接装置、双头剥线装置、沾锡装置、打端装置、插胶壳装置;该衔接装置、双头剥线装置、沾锡装置、打端装置、插胶壳装置均安装于机座上,该送料装置位于机座的一侧,该送料装置的输出端衔接于衔接装置的输入端;该双头剥线装置、沾锡装置均位于衔接装置的输出端;该沾锡装置位于双头剥线装置的一侧,该打端装置位于双头剥线装置的另一侧;该插胶壳装置位于打端装置的输出侧;该双头剥线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扭线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前端剥线机构、后端剥线机构,该扭线机构位于前端剥线机构的一侧,该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扭线机构对位于前端剥线机构的线材进行扭线,该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前端剥线机构、后端剥线机构以对线材的两端进行剥线;该后端剥线机构包括切线组件和位于切线组件一侧的剥线组件;该机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线材从衔接装置拉出至所需长度的拉线机构,该拉线机构位于双头剥线装置的一侧;该拉线机构包括拉线驱动机构以及连接于拉线驱动机构的用于拉动线材的拉线机械手,该拉线机械手往复运动于后端剥线机构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打端插壳沾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以及依制程顺序依次设置的送料装置、衔接装置、双头剥线装置、沾锡装置、打端装置、插胶壳装置;该衔接装置、双头剥线装置、沾锡装置、打端装置、插胶壳装置均安装于机座上,该送料装置位于机座的一侧,该送料装置的输出端衔接于衔接装置的输入端;该双头剥线装置、沾锡装置均位于衔接装置的输出端;该沾锡装置位于双头剥线装置的一侧,该打端装置位于双头剥线装置的另一侧;该插胶壳装置位于打端装置的输出侧;该双头剥线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扭线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前端剥线机构、后端剥线机构,该扭线机构位于前端剥线机构的一侧,该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扭线机构对位于前端剥线机构的线材进行扭线,该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前端剥线机构、后端剥线机构以对线材的两端进行剥线;该后端剥线机构包括切线组件和位于切线组件一侧的剥线组件;该机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线材从衔接装置拉出至所需长度的拉线机构,该拉线机构位于双头剥线装置的一侧;该拉线机构包括拉线驱动机构以及连接于拉线驱动机构的用于拉动线材的拉线机械手,该拉线机械手往复运动于后端剥线机构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打端插壳沾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剥线装置包括基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位于基座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于扭线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于前端剥线机构、后端剥线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打端插壳沾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线机构包括扭线座、扭线轴、左侧扭线块、右侧扭线块,所述扭线轴、左侧扭线块、右侧扭线块均安装于扭线座上,所述扭线座安装于基座上;所述扭线轴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传动机构,另一端联动左侧扭线块、右侧扭线块以夹持住线材并进行扭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打端插壳沾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安装于基座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移动块于滑轨上可上下移动,所述移动块连接有横梁,所述前端剥线机构、切线组件、剥线组件均安装于横梁上,所述前端剥线机构位于横梁的一侧,所述切线组件、剥线组件位于横梁的另一侧;所述剥线组件位于切线组件的后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打端插壳沾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所述前端剥线机构包括前端上切刀、前端下切刀,所述前端上切刀、前端下切刀分别安装于第一横梁的一侧、第二横梁的一侧;所述切线组件包括上切线刀、下切线刀,所述上切线刀、下切线刀分别安装于第一横梁的另一侧、第二横梁的另一侧;所述剥线组件包括后端上切刀、后端下切刀,所述后端上切刀、后端下切刀分别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柯贝斯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