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710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该电解液包括结构式1或结构式2所示的双环硫酰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其中R1、R2、R3、R4、R5、R6、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氰基、卤素原子或者含1~5个碳原子的基团。由于结构式1或结构式2所示含氮双环类化合物的存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非水电解液可适用于常规电压和高电压锂离子电池,并能有效地提升电池的常温循环性能、高温性能存储以及低温放电性能。

A non-aqueous electrolyt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lithium-ion batteries using the electroly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的功能添加剂、非水电解液和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无污染等特点,使得其在消费类电子、动力汽车电池及储能电源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作为最有竞争力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具有放电比容量高、成本低、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同时,提高相应的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可以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以高镍三元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在高电压环境下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镍金属含量很高使得其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尤其是高价镍Ni4+离子会使的电解液发生氧化分解,导致电解液容易在正极表面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造成电池的极化增大、容量快速衰减;其次,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高镍正极材料层状结构容易向尖晶石结构、惰性岩盐结构转变,对电池的循环寿命有较大的影响;最后,电池在材料中的活性氧脱出以及镍、钴等过渡金属溶出,导致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进一步恶化。为了抑制电解液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表面上的氧化分解,许多科研工作者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不同的正极成膜添加剂:如1,3-丙烯磺内酯(PST)、亚硫酸亚乙酯(ES)、硫酸乙烯酯(DTD)、甲烷二磺酸亚甲酯(MMDS),这些添加剂可以在正极材料表面形成钝化膜来改善4.2V高镍三元材料电池的循环性能,但是仍然无法解决在高电压环境下存在的循环性能不足以及高温存储容易气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并能兼顾电池循环性能、高温存储性能和低温性能,进一步提供一种包含上述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包含结构式1或结构式2所示的双环硫酰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其中R1、R2、R3、R4、R5、R6、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氰基、卤原子或含有1~5个碳原子的基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上述含1~5个碳原子的基团选自烷基、炔基、卤代烃基、含氧烃基、含硅烃基或含氰基取代的烃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R1、R2、R3、R4、R5、R6、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氟原子、甲基、乙基、丙基、三甲基硅氧基、氰基或三氟甲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结构式1或结构式2所示的双环硫酰胺类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所述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总质量的0.1%~5%。其中,上述两种化合物添加量低于0.1%时,在正极表面形成的钝化膜太薄,在高电压和高温条件下薄的钝化膜稳定性差,锂离子电池的高低温性能和循环性能无明显提升;而加入量超过5%时,不仅使电解液的粘度增大,而且在正极形成的钝化膜过厚导致正极阻抗大,进而导致电池内阻增加,电池性能降低。通过实验优化发现,控制结构式1或结构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含量在0.1%~5%的范围内,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高低温存储性能都有明显的提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结构式1或结构式2的化合物具体选自如下表1中化合物1至化合物9。其中,烷基化合物1和化合物2采用多元胺与碳酸酯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再经过重结晶或柱层析纯化制备得到。其合成路线示例如下:其中,含氟化合物3和化合物4采用对应的多元胺与F2、N2混合气氟化后,再经过重结晶或柱层析纯化制得,其合成路线示例如下:其中,含氰基化合物5和化合物6采用对应的多元胺与二氯亚砜反应发生氯代反应后,再与NaCN或者KCN反应,最后经过重结晶或柱层析纯化制得,其合成路线示例如下:其中,含三甲基硅基的化合物7采用对应的酰胺与氮硅烷发生取代反应后,再经过重结晶或柱层析纯化制得,其合成路线示例如下:其中,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8和化合物9采用对应的酰胺与溴代烯或炔发生取代反应后,再经过重结晶或柱层析纯化制得,其合成路线示例如下: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中含有结构式1或结构式2所示的化合物,其作用机理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结构式1或结构式2化合物中的硫酰胺结构单元能够优先电解液的其他化合物在负极表面上发生还原反应,形成钝化膜;同时,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酰胺类结构单元,这两个结构单元都能参与负极钝化膜的形成,比单环化合物形成的钝化膜更加稳定,可以有效地保护负极材料、减小电解液的还原分解,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及低温放电性能;并且酰胺类结构上的酰胺可以与电解液中的氢氟酸反应,从而提升电池的高温性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善方案,上述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还包括碳酸亚乙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碳酸乙烯亚乙酯(VEC)、1,3-丙烷磺内酯(1,3-PS)、1,4-丁烷磺内酯(BS)、1,3-丙烯磺内酯(PST)、亚硫酸亚乙酯(ES)、硫酸乙烯酯(DTD)、甲烷二磺酸亚甲酯(MMDS)、二氟磷酸锂(LiF2PO2)、四氟硼酸锂(LiBF4)、二氟草酸硼酸锂(LiODFB)、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这些添加剂能够在正极表面形成稳定的钝化膜,阻止电解液在正极表面的氧化分解,抑制过渡金属离子从正极中溶出,提高正极材料结构和界面的稳定性,进而显著提高电池的高低温性能和循环性能。这些添加剂可以按照本领域的一般添加量添加,利于相对于电解液总质量为0.1%~5%,优选0.2%~3.5%,更优选0.5%~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善方案,所述电解质盐为LiPF6、LiBF4、LiClO4、LiBOB、LiDFOB、LiFAP、LiAsF6、LiSbF6、LiCF3SO3、LiN(SO2CF3)2、LiN(SO2C2F5)2、LiN(SO2CF3)2、LiN(SO2C4F9)2、LiC(SO2CF3)3、LiPF2(C2O4)2、LiPF4(C2O4)、、LiB(CF3)4或LiBF3(C2F5)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以上,上述锂盐优选的是LiPF6和LiPF6与其他锂盐的混合物,所述电解质盐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浓度为0.5~2.5mol/L。研究表明,将上述添加剂和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式1或结构式2所示的化合物联用,两者之间可能会产生协同作用,表现为联用之后电池性能比它们单独使用时更优异,说明上述添加剂和结构式1或结构式2所示化合物通过协同作用共同改善锂离子电池在高电压下的循环性能、高温存储和低温性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善方案,所述非水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γ-丁内酯(GBL)、乙酸甲酯(MA)、乙酸乙酯(EA)、乙酸丙酯(EP)、乙酸丁酯(BA)、丙酸乙酯(EP)、丙酸丙酯(PP)或丙酸丁酯(BP)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置于正负极之间的隔膜,还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善方案,所述的正极的活性材料选自LiMn2O4、LiFePO4、LiCoO2、LiNi0.8Co0.15Al0.05O2、LiNi0.8Co0.1Mn0.1O2、LiNi1/3Mn1/3Co1/3O2、LiNi0.5M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含结构式1或结构式2所示的双环硫酰胺类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含结构式1或结构式2所示的双环硫酰胺类化合物。其中R1、R2、R3、R4、R5、R6、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氰基、卤原子或含有1~5个碳原子的基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5个碳原子基团选烷基、炔基、卤代烃基、含氧烃基、含硅烃基或含氰基取代的烃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式1或结构式2所示的双环硫酰胺类化合物占非水电解液总质量的0.1%~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式1或结构式2所示的双环硫酸酰胺类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化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还包括碳酸亚乙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碳酸乙烯亚乙酯(VEC)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还包括1,3-丙烷磺内酯(1,3-PS)、1,4-丁烷磺内酯(BS)、1,3-丙烯磺内酯(PST)、亚硫酸亚乙酯(ES)、硫酸乙烯酯(DTD)、甲烷二磺酸亚甲酯(MMDS)、二氟磷酸锂(LiF2PO2)、四氟硼酸锂(LiBF4)、二氟草酸硼酸锂(LiODFB)、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盐为LiPF6、LiBF4、LiClO4、LiBOB、LiDFOB、LiFAP、LiAsF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霹霹毛冲杨富杰梁洪耀黄秋洁于智力白晶戴晓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