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量土与地下结构切向动态相对滑动位移量的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地,涉及测量土与地下结构切向动态相对滑动位移量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需求越来越大。隧道、地铁工程能大大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出行条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能高效的利用地下空间,有利于管道的维修和集约化管理,等等。对于地下工程结构特别是地下生命线工程的防灾减灾抗震性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地震或其他水平动力作用引起土与地下工程结构产生相对滑移,土与结构接触界面相对滑移量是反映土与地下工程结构相互作用的重要指标,在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和其他相关动力测试中,对土和地下工程结构接触面相对动态滑动位移的测量是深入研究和探索地下结构地震响应机理的重要手段,以此可以了解土与结构接触面的破坏状况和相对动态滑移规律。目前,国外仅有日本学者进行了唯一一次设计,但是它构造复杂,制作要求高,需要在结构模型上开槽,难以在管壁较薄的试验模型结构上实现。国内对土体滑移量测量的类似传感器仅有“土与地下结构接触面土体滑移动态测量传感器(申请号20081003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土与地下结构切向动态相对滑动位移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块(1)、X方向滑轨(2)、Y方向滑轨(3)、外壳(4)、电涡流传感器(5)、连接板(6);其中:所述滑块(1)的第一端面与土体接触,所述滑块的第二端面设置向下延伸的方柱,所述方柱在预设高度沿X方向设置通孔;所述Y方向滑轨(3)与所述外壳(4)固定连接;所述X方向滑轨(2)穿过所述方柱的通孔,且所述X方向滑轨的两端与所述Y方向滑轨滑动接触;所述电涡流传感器(5)的一端与所述方柱接触连接,用于分别测量所述滑块沿X方向、Y方向的位移,且所述电涡流传感器(5)的另一端与外壳(4)固定连接;所述外壳(4)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土与地下结构切向动态相对滑动位移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块(1)、X方向滑轨(2)、Y方向滑轨(3)、外壳(4)、电涡流传感器(5)、连接板(6);其中:所述滑块(1)的第一端面与土体接触,所述滑块的第二端面设置向下延伸的方柱,所述方柱在预设高度沿X方向设置通孔;所述Y方向滑轨(3)与所述外壳(4)固定连接;所述X方向滑轨(2)穿过所述方柱的通孔,且所述X方向滑轨的两端与所述Y方向滑轨滑动接触;所述电涡流传感器(5)的一端与所述方柱接触连接,用于分别测量所述滑块沿X方向、Y方向的位移,且所述电涡流传感器(5)的另一端与外壳(4)固定连接;所述外壳(4)设置在所述连接板(6)与滑块(1)之间,用以形成容纳所述X方向滑轨(2)、Y方向滑轨(3)、电涡流传感器(5)的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土与地下结构切向动态相对滑动位移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外壳(4)为柱状中空结构,所述外壳(4)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6)的上端面紧固连接,所述外壳(4)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1)的第二端面滑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土与地下结构切向动态相对滑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峰,焦亮,陈守一,冯少孔,刘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