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出油阀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28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内燃机出油阀接头,包括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内侧的表面均开设有竖槽,竖槽的内部设置有下板,下板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机构,每个连接机构均包括横槽、滑块、挡板、两个转轴、活动板、限位柱、弹簧、圆槽、弧板与橡胶环,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并将高压油管的连接口与出油阀的阀门相连通,使两个连接机构内的滑块带动限位柱向圆槽的内部进行移动,使两个连接机构内的活动板均进行延伸,使弯曲的活动板变直,两个连接机构内的四个活动板分别对两个弧板施加挤压力,将高压油管与出油阀的阀门压紧,可以有效的防止高压油管与出油阀阀门之间的连接产生松动的状况发生,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用质量。

Oil outlet valve join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出油阀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的
,具体为内燃机出油阀接头。
技术介绍
出油阀是汽车上的部件之一,出油阀的下部呈十字断面,既能导向,又能通过柴油。出油阀的锥面下有一个小的圆柱面,称为减压环带,其作用是在供油终了时,使高压油管内的油压迅速下降,避免喷孔处产生滴油现象。当环带落入阀座内时则使上方容积很快增大,压力迅速减小,停喷迅速。工作时,在喷油泵凸轮轴上的凸轮与柱塞弹簧的作用下,迫使柱塞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泵油任务,泵油过程可分为进油-供油-回油三个阶段,在停供时,将高压油管与柱塞上端空腔隔绝,防止高压油管内的油倒流入喷油泵内,目前高压油管与出油阀阀门之间均为直接进行连接,当汽车发生振动时,高压油管与出油阀阀门之间的连接极有可能产生松动,进而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内燃机出油阀接头,具备了避免高压油管与出油阀阀门之间的连接产生松动等优点,解决了高压油管与出油阀阀门之间的连接极有可能产生松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避免高压油管与出油阀阀门之间的连接产生松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内燃机出油阀接头,包括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内侧的表面均开设有竖槽,竖槽的内部设置有下板,下板为长方形板体,下板外部的两端固定安装在两个竖槽的内部,且下板的位置位于两个竖槽内部的最下端,下板外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形状为长方形,两个固定块的上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竖槽内部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形状为长方形,竖槽的内部设置有上板,上板外部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竖槽的内部,上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柱,移动柱为长方形柱体,移动柱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移动柱设置为一组,每组移动柱分别固定安装在上板外部两端的两侧上,且每组移动柱分别活动连接在每个移动槽的内部,上板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孔分别开设在上板与下板的内部,且两个连接孔分别与上板和下板的外部相连通,两个连接孔的外端均设置有圆套,圆套为圆形柱体,两个圆套分别固定安装在上板与下板的外侧上,每个圆套的内部均开设有大圆槽与小圆槽,上板上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槽口,槽口为长方形凹槽,且槽口与上板外部的上下两侧相连通,下板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长柱,且两个长柱的上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槽口的内部,长柱的宽度和长度与槽口的宽度和长度一致,每个长柱的内部均开设有一组卡槽,每组卡槽的数量为七个,卡槽与长柱外部的左右两侧相连通,且每个卡槽之间的间距与上板的高度一致,每组卡槽最上端的卡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卡止块,卡止块内端的大小与卡槽相适配。下板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机构,每个连接机构均包括横槽、滑块、挡板、两个转轴、活动板、限位柱、弹簧、圆槽、弧板与橡胶环,横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横槽分别开设在上板与下板的内侧,滑块的形状为长方形,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横槽的内部,且滑块的外部与横槽的内壁相贴合,圆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圆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横槽内部的外侧,限位柱的数量为两个,限位柱为圆形柱体,且两个限位柱的外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圆槽的内部,限位柱的外部与圆槽的内壁相贴合,两个限位柱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滑块的外端上,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簧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柱的外部上,且两个弹簧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滑块的外端上,挡板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挡板设置为一组,两组挡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滑块的内侧上,活动板为弹性板体,活动板呈弧面状,活动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活动板的外端通过两个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两组挡板的内部,两个转轴分别贯穿两个活动板的内端并延伸至两个活动板外部的左右两侧,且两个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组挡板的内侧上,弧板为半圆形弧板,且弧板的半径与需要连接高压油管半径的长度一致,弧板外侧固定安装在两个活动板的内端,弧板通过两个活动板的限位稳定的停留在上板与下板的中间,橡胶环为半圆环状,橡胶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橡胶环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在弧板内部的上下两侧。优选的,所述横槽为长方形凹槽,且两个横槽分别与上板和下板的内侧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大圆槽的直径大于小圆槽的直径二厘米,两个大圆槽分别位于两个圆套的外侧,两个小圆槽分别位于两个圆套的内侧,且大圆槽、小圆槽与连接孔均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上板为长方形板体,且上板的宽度与竖槽内部的宽度一致,上板的外部贴合在竖槽的内壁上,上板的位置位于下板的正上方,且上板的形状大小与下板的形状大小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竖槽为长方形凹槽,且竖槽与两个支撑柱内侧的外部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橡胶环的外部与弧板的内侧相贴合,橡胶环的高度为弧板高度的六分之一。优选的,两个所述橡胶环分别位于弧板内侧的最上方与最下方,两个连接机构内的弧板相对称,且两个连接机构内弧板的内侧相贴合形成圆筒形。(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内燃机出油阀接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内燃机出油阀接头,通过设置连接机构,用户将需要进行连接的高压油管穿过上方圆套的内部,经由连接孔放置在两个连接机构内弧板的内侧上,并将高压油管的连接口与出油阀的阀门相连通,使两个连接机构内的滑块带动限位柱向圆槽的内部进行移动,用户继续将上板下压,使两个连接机构内的活动板均进行延伸,使弯曲的活动板变直,从而使两个连接机构内的四个活动板分别对两个弧板施加挤压力,将高压油管与出油阀的阀门压紧,从而将高压油管与出油阀的阀门处紧密连接在一起,通过四个活动板与两个弧板对高压油管与出油阀阀门连接处进行压紧,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高压油管与出油阀阀门之间的连接产生松动的状况发生,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质量。2、该内燃机出油阀接头,通过设置卡止块配合长柱与卡槽,使用户可以通过将卡止块卡止进不同位置的卡槽内,从而可以将上板限位在两个支撑柱内侧的不同位置上,使用户可以手动调节对弧板高压油管与出油阀阀门连接处压紧的松紧程度,进而有效的增加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3、该内燃机出油阀接头,通过设置弧板配合橡胶环,用户将高压油管与出油阀的阀门放置在弧板的内侧,此时橡胶环对高压油管与出油阀阀门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从而可以防止高压油管与出油阀阀门连接处漏油的状况发生。4、该内燃机出油阀接头,通过设置圆套配合大圆槽与小圆槽,大圆槽可以对出油阀的阀座进行固定,且大圆槽配合小圆槽可以对高压油管与出油阀阀门的连接处进行保护,进而有效的防止高压油管与出油阀阀门的连接处受到损坏。5、该内燃机出油阀接头,通过设置移动槽配合移动柱,对上板进行限位,使上板可以在两个竖槽的内部进行直上直下的滑动,保证了上板在进行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上板的使用寿命,且不会使两个支撑柱脱离上板外部的两端,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本专利技术的完整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柱、2竖槽、3连接机构、31横槽、32滑块、33挡板、34转轴、35活动板、36限位柱、37弹簧、38圆槽、39弧板、310橡胶环、4移动柱、5移动槽、6下板、7长柱、8卡止块、9卡槽、10大圆槽、11小圆槽、12圆套、13连接孔、14上板、15槽口、16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燃机出油阀接头,包括两个支撑柱(1),两个支撑柱(1)内侧的表面均开设有竖槽(2),竖槽(2)的内部设置有下板(6),下板(6)外部的两端固定安装在两个竖槽(2)的内部,下板(6)外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6),两个固定块(1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槽(2)的内部设置有上板(14),上板(14)外部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竖槽(2)的内部,上板(14)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孔(13),连接孔(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孔(13)分别开设在上板(14)与下板(6)的内部,下板(6)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机构(3),每个连接机构(3)均包括横槽(31)、滑块(32)、挡板(33)、两个转轴(34)、活动板(35)、限位柱(36)、弹簧(37)、圆槽(38)、弧板(39)与橡胶环(310),横槽(3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横槽(31)分别开设在上板(14)与下板(6)的内侧上,滑块(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32)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横槽(31)的内部,挡板(33)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挡板(33)设置为一组,两组挡板(33)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滑块(32)的内侧上,活动板(3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活动板(35)的外端通过两个转轴(34)分别转动连接在两组挡板(33)的内部,两个转轴(34)分别贯穿两个活动板(35)的内端并延伸至两个活动板(35)外部的左右两侧,且两个转轴(3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组挡板(33)的内侧上,弧板(39)外侧固定安装在两个活动板(35)的内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燃机出油阀接头,包括两个支撑柱(1),两个支撑柱(1)内侧的表面均开设有竖槽(2),竖槽(2)的内部设置有下板(6),下板(6)外部的两端固定安装在两个竖槽(2)的内部,下板(6)外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6),两个固定块(1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槽(2)的内部设置有上板(14),上板(14)外部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竖槽(2)的内部,上板(14)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孔(13),连接孔(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孔(13)分别开设在上板(14)与下板(6)的内部,下板(6)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机构(3),每个连接机构(3)均包括横槽(31)、滑块(32)、挡板(33)、两个转轴(34)、活动板(35)、限位柱(36)、弹簧(37)、圆槽(38)、弧板(39)与橡胶环(310),横槽(3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横槽(31)分别开设在上板(14)与下板(6)的内侧上,滑块(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32)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横槽(31)的内部,挡板(33)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挡板(33)设置为一组,两组挡板(33)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滑块(32)的内侧上,活动板(3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活动板(35)的外端通过两个转轴(34)分别转动连接在两组挡板(33)的内部,两个转轴(34)分别贯穿两个活动板(35)的内端并延伸至两个活动板(35)外部的左右两侧,且两个转轴(3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组挡板(33)的内侧上,弧板(39)外侧固定安装在两个活动板(35)的内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出油阀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槽(3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圆槽(38)分别开设在两个横槽(31)内部的外侧,限位柱(3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朗武厉文成王勇杨旭栋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伊兴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