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碧君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地下高稳定性升降横移式载车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152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下高稳定性升降横移式载车板,包括载车板、防护机构和导向板,所述的载车板的左端为尖状结构,载车板的左右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两个防护槽,载车板的每个防护槽内均安装有一个防护机构,载车板的中部前后两端均分布有一个导向板,导向板安装在载车板的顶部上;所述的防护机构包括转动板、顶伸架、顶伸体、顶伸弹簧和滑动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车辆驶入升降车库的载车板上时会发生打滑的现象,车辆停放到载车板上时会发生歪斜、载车板无法对停放的车辆进行防护,使得车辆在进行升降时有发生移动的隐患。

A Lifting and Transverse Shift Car Plate for High Stability Undergr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下高稳定性升降横移式载车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车库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地下高稳定性升降横移式载车板。
技术介绍
由于现在社会车辆的增多,许多写字楼或者商场的停车场会发生停车难的问题,因此在有限的停车空间内安装升降车库成了首要选择,升降车库多安装在地下停车场,升降横移类的升降车库使用量最大,升降横移式的车库分为多层,每层均有若干个车位,每个车位上均安装有一个载车板,车辆停放时需要驾驶员将车辆停放到载车板上,之后升降车库在对载车板进行升降或者平移。现有升降车库中尤其是停放在上层的车辆,载车板对车辆的防护能力有限,车辆停放不稳定时会发生车辆的滑动,容易导致车辆撞到车库的外端的支梁上,造成车辆和车库的损坏,现有升降车库上的载车板使用时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1.现有车辆驶入升降车库的载车板上时会发生打滑的现象,车辆停放到载车板上时会发生歪斜;2.载车板无法对停放的车辆进行防护,使得车辆在进行升降时有发生移动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高稳定性升降横移式载车板,包括载车板、防护机构和导向板,所述的载车板的左端为尖状结构,载车板的左右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两个防护槽,载车板的每个防护槽内均安装有一个防护机构,载车板的中部前后两端均分布有一个导向板,导向板安装在载车板的顶部上。所述的防护机构包括转动板、顶伸架、顶伸体、顶伸弹簧和滑动轮,转动板通过销轴安装在载车板上防护槽的右端上侧内,顶伸架为U型结构,顶伸架的外侧面安装在载车板上防护槽的左端下侧,顶伸架的左端之间通过销轴与顶伸体的中部相连接,顶伸架的右端与顶伸弹簧的下端相连接,顶伸弹簧的上端安装在顶伸体的右端下侧面上;-顶伸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方槽,顶伸体的每个方槽内均通过销轴安装有一个滑动轮,具体工作时,防护机构能够在载车板进行位置上升后对其上端停放的车辆进行防护,防止载车板进行升降或者平移时车辆发生位移,增加载车板上车辆的稳定性,当车辆需要停放时,载车板在向下移动并与地面相接触,顶伸体上端会进行向右转动,使得转动板向左转动,防止转动板阻碍车辆驶上载车板,当车辆停放完毕后,控制载车板进行上升运动,顶伸体与地面相分离,顶伸体的上端在顶伸弹簧的作用下向左转动,使得转动板被顶伸体撑起,从而对车辆的轮胎位置处进行防护。所述的载车板上防护槽的左侧上端设置有方形结构的搭放平台,载车板上防护槽的左侧下端设置有三角形结构的转动槽,转动板的左端搭放在防护槽左端的搭放平台上,顶伸体的左端位于防护槽左侧的转动槽内,具体工作时,载车板防护槽上端的搭放平台对转动板的左端起到支撑作用,使得车辆在驶上载车板上时,转动板能够对车辆进行稳定的支撑,载车板上防护槽设置的转动槽能够防止顶伸体无法顺畅的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动板的左端为弧形结构,转动板的顶部上均匀设置有防滑齿,当车辆驶在转动板上时,转动板上的防滑齿可以防止轮胎在转动板上打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动板的顶部的防滑齿上端向左倾斜布置,转动板上的防滑齿向左倾斜能够防止车辆的轮胎将转动板向左翘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导向板从左往右逐渐向内倾斜布置,导向板的高度从左向右逐渐升高,导向板的内侧面为倾斜面,导向板从左往右逐渐向内倾斜布置能够在车辆停放在载车板上时对其进行导向,导向板内侧面的倾斜面能够防止车辆驶到导向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载车板的底部外端对称设置有四个缓冲垫,且缓冲垫的底部与顶伸体底部安装的滑动轮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内,载车板底部的缓冲垫能够在载车板与地面接触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载车板左端设置有两个归位台,归位台位置与位于载车板左端防护槽的位置一一对应,且归位台位于防护槽的右侧,归位台能够对车辆左侧的轮胎起到限位的作用,当车辆左侧的轮胎驶到归位台的右侧时车辆即停放到了合适的位置,本专利技术设置的归位台可以防止车辆左侧的轮胎压在转动板上,导致转动板无法翘对轮胎起到防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载车板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下端横向焊接有支撑筋,安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锁定孔,锁定孔的下侧面设置有螺纹孔,支撑架放置在安装槽内,支撑架的上端外侧设置有与锁定孔位置相对应的锁定凸起,锁定凸起通过螺栓安装在锁定孔设置的螺纹孔内,载车板设置的安装槽能够减小载车板的重量,安装槽下端焊接的支撑筋能够对支撑架放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架放通过锁定凸起锁定在载车板上的锁定孔内能够增加其稳定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架为空心结构,支撑架的顶部上均匀设置有凸齿或者波纹状凸起,支撑架为方形结构或者梯形结构,支撑架的空心结构能够减小支撑架的自重,支撑架顶部的凸齿或者波纹状凸起能够防止车辆停放时发生打滑的现象,支撑架设置为梯形结构时其梯形结构能够位于车辆左侧轮胎与右侧轮胎之间,从而对车辆进行多重防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设置的防护机构能够在车辆驶入载车板上时对车辆起到防滑作用,防护机构能够在载车板进行升高运动时对载车板上的车辆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护机构采用机械的方式对车辆进行防护,无需外接电路,可靠性高;二、本专利技术上从左往右逐渐向内倾斜布置的导向板能够在车辆停放在载车板上时对其进行导向,导向板内侧面的倾斜面能够防止车辆驶到导向板上,增加车辆停放效果;三、本专利技术载车板中部锁定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的凸齿或者波纹状凸起能够防止车辆停放时发生打滑的现象,支撑架设置为梯形结构时其梯形结构能够位于车辆左侧轮胎与右侧轮胎之间,从而对车辆进行多重防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结构示意图(从下往上看);图3是本专利技术载车板、导向板与支撑架之间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载车板与防护机构之间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载车板与防护机构之间伸张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支撑架的两种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用于地下高稳定性升降横移式载车板,包括载车板1、防护机构2和导向板3,所述的载车板1的左端为尖状结构,载车板1的左右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两个防护槽,载车板1的每个防护槽内均安装有一个防护机构2,载车板1的中部前后两端均分布有一个导向板3,导向板3安装在载车板1的顶部上。本实施例中防护机构2的方位以载车板1左端前侧的防护机构2为基准进行描述,所述的防护机构2包括转动板21、顶伸架22、顶伸体23、顶伸弹簧24和滑动轮25,转动板21通过销轴安装在载车板1上防护槽的右端上侧内,顶伸架22为U型结构,顶伸架22的外侧面安装在载车板1上防护槽的左端下侧,顶伸架22的左端之间通过销轴与顶伸体23的中部相连接,顶伸架22的右端与顶伸弹簧24的下端相连接,顶伸弹簧24的上端安装在顶伸体23的右端下侧面上;-顶伸体23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方槽,顶伸体23的每个方槽内均通过销轴安装有一个滑动轮25,具体工作时,防护机构2能够在载车板1进行位置上升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下高稳定性升降横移式载车板,包括载车板(1)、防护机构(2)和导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车板(1)的左端为尖状结构,载车板(1)的左右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两个防护槽,载车板(1)的每个防护槽内均安装有一个防护机构(2),载车板(1)的中部前后两端均分布有一个导向板(3),导向板(3)安装在载车板(1)的顶部上;其中:所述的防护机构(2)包括转动板(21)、顶伸架(22)、顶伸体(23)、顶伸弹簧(24)和滑动轮(25),转动板(21)通过销轴安装在载车板(1)上防护槽的右端上侧内,顶伸架(22)为U型结构,顶伸架(22)的外侧面安装在载车板(1)上防护槽的左端下侧,顶伸架(22)的左端之间通过销轴与顶伸体(23)的中部相连接,顶伸架(22)的右端与顶伸弹簧(24)的下端相连接,顶伸弹簧(24)的上端安装在顶伸体(23)的右端下侧面上;‑顶伸体(23)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方槽,顶伸体(23)的每个方槽内均通过销轴安装有一个滑动轮(25);所述的载车板(1)上防护槽的左侧上端设置有方形结构的搭放平台(1a),载车板(1)上防护槽的左侧下端设置有三角形结构的转动槽(1b),转动板(21)的左端搭放在防护槽左端的搭放平台(1a)上,顶伸体(23)的左端位于防护槽左侧的转动槽(1b)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高稳定性升降横移式载车板,包括载车板(1)、防护机构(2)和导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车板(1)的左端为尖状结构,载车板(1)的左右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两个防护槽,载车板(1)的每个防护槽内均安装有一个防护机构(2),载车板(1)的中部前后两端均分布有一个导向板(3),导向板(3)安装在载车板(1)的顶部上;其中:所述的防护机构(2)包括转动板(21)、顶伸架(22)、顶伸体(23)、顶伸弹簧(24)和滑动轮(25),转动板(21)通过销轴安装在载车板(1)上防护槽的右端上侧内,顶伸架(22)为U型结构,顶伸架(22)的外侧面安装在载车板(1)上防护槽的左端下侧,顶伸架(22)的左端之间通过销轴与顶伸体(23)的中部相连接,顶伸架(22)的右端与顶伸弹簧(24)的下端相连接,顶伸弹簧(24)的上端安装在顶伸体(23)的右端下侧面上;-顶伸体(23)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方槽,顶伸体(23)的每个方槽内均通过销轴安装有一个滑动轮(25);所述的载车板(1)上防护槽的左侧上端设置有方形结构的搭放平台(1a),载车板(1)上防护槽的左侧下端设置有三角形结构的转动槽(1b),转动板(21)的左端搭放在防护槽左端的搭放平台(1a)上,顶伸体(23)的左端位于防护槽左侧的转动槽(1b)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高稳定性升降横移式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板(21)的左端为弧形结构,转动板(21)的顶部上均匀设置有防滑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碧君
申请(专利权)人:田碧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