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2980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属于轮毂驱动装置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式连接的驱动装置。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包含轮毂、驱动轴、自控离合器、链轮座、链轮、控制离合器及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链轮装在链轮座右段;自控离合器装在驱动轴左段与链轮座左段之间,当链轮座转速大于驱动轴转速时,链轮座即通过自控离合器带动驱动轴运转,当链轮座转速小于驱动轴转速时,驱动轴即超越链轮座转动;控制离合器装在驱动轴右段与链轮座右段之间,其输入端与驱动轴连接,输出端与链轮座连接,平时控制离合器分离,控制时结合;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装在控制离合器右端,其输出端与控制离合器接触,输入端与手控或脚控操纵装置连接。(*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
属于机动车轮毂驱动装置
技术背景已有技术机动车轮毂驱动装置, 一般包含轮毂、驱动轴与链轮,由链轮带动驱动轴直 接驱动轮毂,功能简单。如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98202373.1《超越滑行器》所公开的驱动装置,包含超越离合器及控制离合器,其不足之处是此种驱动装置为硬式连接,当机 动车在熄火条件下快速滑行而需紧急制动时,会因操纵离合器为硬式连接而立即反拖发动机制动,产生不安全因素,导致骑乘者可能立即后到甚至摔下,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柔式连接的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包含轮毂、驱动轴、 链轮座及链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自控离合器、控制离合器及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链轮 装在链轮座的右段,驱动轴左端与轮毂连接;自控离合器装在驱动轴的左段与链轮座的左 段之间,当链轮座转速大于驱动轴转速时,链轮座即通过自控离合器带动驱动轴驱动轮毂 运转,当链轮座转速小于驱动轴转速时,驱动轴即超越链轮座转动,自控离合器分离;控 制离合器装在驱动轴的右段与链轮座的右段之间,控制离合器的输入端与驱动轴连接,控 制离合器的输出端与链轮座连接,平时控制离合器分离,控制时结合;控制离合器控制装 置装在控制离合器的右端,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离合器接触,控制离合器 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手控或脚控操纵装置连接。所述的摩托车柔性可控轮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控离合器可采用滚柱式超越离 合器,包含外环、转子及滚柱,外环即链轮座,转子即驱动轴,滚柱装在链轮座与驱动轴 之间的驱动轴的楔形槽口内,当链轮座转速大于驱动轴转速时,链轮座即通过滚柱带动驱 动轴驱动轮毂运转,当链轮座转速小于驱动轴转速时,驱动轴即超越链轮座转动,超越离 合器分离。所述的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控离合器也可以采用凸轮式超 越离合器,包含外环、转子、凸轮及作动簧;外环即链轮座,转子即驱动轴,凸轮装在链 轮座驱动轴之间,凸轮与凸轮之间以作动簧连接,当链轮座转速大于驱动轴转速时,链轮座即通过凸轮带动驱动轴驱动轮毂运转,当链轮座转速小于驱动轴转速时,驱动轴即超越 链轮座转动,超越离合器分离。所述的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控离合器还可以采用楔块式超 越离合器,包含外环、转子、楔块、内保持架、外保持架及作动簧;外环即链轮座,转子 即驱动轴,在内保持架、外保持架、作动簧上分别设有相同数量的槽口,作动簧装在内保 持架和外保持架之间,楔块装在内保持架、外保持架和作动簧的槽口内,楔块与楔块之间 以作动簧连接,楔块、内保持架、外保持架及作动簧装在链轮座与驱动轴之间,当链轮座 转速大于驱动轴转速时,链轮座即通过楔块带动驱动轴驱动轮毂运转,当链轮座转速小于 驱动轴转速时,驱动轴即超越链轮座转动,超越离合器分离。所述的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离合器采用摩擦片式机械离 合器,包含链轮座、驱动轴、摩擦片座、内齿摩擦片、外齿摩擦片、压盘、回复弹簧及卡 簧;链轮座的内壁右段有花键槽,摩擦片座装在驱动轴的右段上,驱动轴的右端外表有花 键槽和卡簧槽,摩擦片座的外表有花键槽,内齿摩擦片以其内齿装在摩擦片座的花键槽内,外齿摩擦片以其外齿装在链轮座花键槽内,内齿摩擦片与外齿摩擦片交错迭放,压盘套在 驱动轴右端外表的花键槽上,卡簧卡在驱动轴右端外表的卡簧槽上与压盘的右端面接触, 回复弹簧装在摩擦片座的右端与压盘的左端面之间,当压盘未受压向左移时摩擦片之间不 结合,当压盘受压使其向左移时摩擦片之间被压紧而结合,驱动轴即通过摩擦片座带动内 齿摩擦片及外齿摩擦片并通过链轮座带动链轮返拖发动机,摩擦片式机械离合器可以采用 干式的也可采用湿式的。所述的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可采用摇臂 拨叉式控制装置,包含拨叉、盖板、拉索、滚轮、滚轮定位销、拨叉定位销、拨叉支撑坐、 及滚轮支撑坐;盖板的中心有孔下段有拉索孔,拨叉支撑坐装在盖板下段的左端面上,滚 轮支撑坐装在盖板下段的右端面上,并通过滚轮定位销和拨叉定位销把滚轮和拨叉分别活 动固定在滚轮支撑坐和拨叉支撑坐上,拨叉的输出端与控制离合器中的压盘的右端面接 触,拉索的输出端与拨叉的输入端连接,拉索的输入端穿过盖板下段的拉索孔并通过滚轮 与手控或脚控操纵装置连接。所述的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也可以采用 凸轮顶杆式控制装置,包含凸轮式顶杆、盖板、凸轮式顶杆支撑座、凸轮式顶杆定位销及 拉索;盖板的中心有孔下段有凸轮式顶杆孔,凸轮式顶杆支撑座装在盖板下段的右端面, 通过凸轮式顶杆定位销把凸轮式顶杆活动固定在凸轮式顶杆支撑座上,凸轮式顶杆的输出端穿过盖板下段上的凸轮式顶杆孔与控制离合器中的压盘的右端面接触,拉索的输出端与 凸轮式顶杆的输入端连接,拉索的输入端与手控或脚控操纵装置连接。有益效果应用于机动车的前轮及后轮的轮毂驱动。有益效果是当机动车行驶时,可关闭油门进行滑行以省油。而在滑行中需减速时可通过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接通控制离合 器使轮毂反向拖动发动机进行柔性制动,制动柔和,操作简便,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有自控离合器、控制离合器及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的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结构图,其中l为轮毂,2为驱动轴,3为自控离合器,4为链轮座,5为链轮,6为 控制离合器,7为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图2为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结构图,8为外环,9 为转子,IO为滚柱。图3为凸轮式超越离合器结构图,其中ll为外环,12为转子,13 为凸轮,14为作动簧。图4为楔块式超越离合器结构图,其中15为外环,16为转子, 17为楔块,18为内保持架,19为外保持架,20为作动簧。图5为控制离合器结构图,其 中4为链轮座,2为驱动轴,21为摩擦片座,22为内齿摩擦片,23为外齿摩擦片,24 为压盘,25为回复弹簧,26为卡簧。图6为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的摇臂拨叉式控制装置 结构图,其中27为拔叉,28为盖板,29为拉索,30为滚轮,31为滚轮定位销,32为拔 叉定位销,33为拔叉支撑坐,34为滚轮支撑坐。图7为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的凸轮顶杆 式控制装置结构图,其中35为凸轮式顶杆,36为盖板,37为凸轮式顶杆支撑座,38为 凸轮式顶杆定位销,39为拉索。具体实施方式--个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3、图5、图6叙述如下有自控离合器、控制离合 器及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的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包含轮毂l、驱动轴2、自控 离合器3、链轮座4、链轮5、控制离合器6及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7。自控离合器3采用 凸轮式超越离合器,包含外环ll、转子12、凸轮13及作动簧14;外环11即链轮座4, 转子12即驱动轴2,凸轮13装在链轮座4与驱动轴2之间,凸轮13与凸轮13之间以作 动簧14连接。控制离合器6采用摩擦片式机械离合器,包含链轮座4、驱动轴2、摩擦片 座21、内齿摩擦片22、外齿摩擦片23、压盘24、回复弹簧25及卡簧26;链轮座4的内 壁右段有花键槽,摩擦片座21装在驱动轴2的右段上,驱动轴2的右端外表有花键槽和 卡簧槽,摩擦片座21的外表有花键槽,内齿摩擦片22以其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包含轮毂(1)、驱动轴(2)、链轮座(4)及链轮(5),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自控离合器(3)、控制离合器(6)及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7);链轮(5)装在链轮座(4)的右段,驱动轴(2)左端与轮毂(1)连接;自控离合器(3)装在驱动轴(2)的左段与链轮座(4)的左段之间,当链轮座(4)转速大于驱动轴(2)转速时,链轮座(4)即通过自控离合器(3)带动驱动轴(2)驱动轮毂(1)运转,当链轮座(4)转速小于驱动轴(2)转速时,驱动轴(2)即超越链轮座(4)转动,自控离合器(3)分离;控制离合器(6)装在驱动轴(2)的右段与链轮座(4)的右段之间,控制离合器(6)的输入端与驱动轴(2)连接,控制离合器(6)的输出端与链轮座(4)连接,平时控制离合器(6)分离,控制时结合;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7)装在控制离合器(6)的右端,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7)的输出端与控制离合器(6)接触,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7)的输入端与手控或脚控操纵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马集团天马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