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性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79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工装,包括适配连接的上腔固定板、下腔固定板、限位在上腔固定板和下腔固定板之间的至少一个产品定位装置;其中,在上腔固定板中设置有真空腔,在下腔固定板中设置有水压腔;产品定位装置限位在上腔固定板和下腔固定板之间,产品定位装置包括限位板及设置在限位板上的产品限位槽;待检测产品限位在产品限位槽内;真空腔和水压腔之间通过待检测产品相隔离。利用上述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产品防水及气密性的高质量检测,操作方便、适用产品的范围广。

Air tightness testing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密性检测工装
本技术涉及产品质量检测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产品防水及气密性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对电子产品的性能要求更加严格,功能更加多样化。其中,产品的防水及气密性检测主要实现对产品密封性能的测试,是目前产品质量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测试。目前,对产品防水性、气密性的检测主要通过抽真空或者充水压来实现,对产品施加的压力有限,导致产品检测精度低,且操作复杂,测试效率低。为此,亟需一种产品气密性检测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准确得对产品的防水、气密性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工装,以解决目前产品气密性测试精度差、操作复杂、效率低等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适配连接的上腔固定板、下腔固定板、限位在上腔固定板和下腔固定板之间的至少一个产品定位装置;其中,在上腔固定板中设置有真空腔,在下腔固定板中设置有水压腔;产品定位装置限位在上腔固定板和下腔固定板之间,产品定位装置包括限位板及设置在限位板上的产品限位槽;待检测产品限位在产品限位槽内;真空腔和水压腔之间通过待检测产品相隔离。此外,优选的结构是,还包括密封胶圈和软胶塞;其中,密封胶圈设置在待检测产品的四周,软胶塞设置在待检测产品的内部;且,密封胶圈和软胶塞用于对待检测产品两侧的真空腔和水压腔进行密封隔离。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软胶塞靠近水压腔的一侧设置有软胶塞垫片;软胶塞垫片用于防止软胶塞受压变形。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上腔固定板上设置定位销,在下腔固定板上设置有与定位销位置对应的定位孔;或者,在下腔固定板上设置定位销,在上腔固定板上设置有与定位销位置对应的定位孔;上腔固定板和下腔固定板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定位。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上腔固定板上设置有上限位槽,在下腔固定板上设置有下限位槽;在上限位槽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上O型密封圈,在下限位槽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下O型密封圈;产品定位装置挤压在上O型密封圈和下O型密封圈之间。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限位板上设置有防呆凸起,在上限位槽和下限位槽上分别设置有与防呆凸起位置对应的避让结构。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下腔固定板上设置有排水腔,在上腔固定板上设置有避让排水腔的避让孔。此外,优选的结构是,还包括检测系统;真空腔与检测系统导通。此外,优选的结构是,真空腔与外部抽真空装置连接,水压腔与外部冲压装置连接。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上腔固定板和下腔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两个产品定位装置,两个产品定位装置关于排水腔呈对称分布。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在待检测产品一侧的水压腔内通正水压,在待检测产品另一侧的真空腔抽负压,能够增大产品的检测压力,实现高精度的气密性测试;此外,通过改变产品定位装置能够实现对多种类型产品的气密性测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工装的分解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工装的剖面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下腔固定板1、产品定位装置2、上腔固定板3、定位销4、待检测产品5、软胶塞垫片6、软胶塞7、上O型密封圈8、下O型密封圈9、O型密封圈10、O型密封圈11、水压腔12、真空腔13,排水腔14。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气密性检测工装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工装的分解结构和剖面结构。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工装组合后的立体结构。结合图1至图3共同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包括适配连接的上腔固定板3、下腔固定板1、限位在上腔固定板3和下腔固定板1之间的至少一个产品定位装置2;其中,在上腔固定板3中设置有真空腔13,在下腔固定板1中设置有水压腔12,产品定位装置2限位在上腔固定板3和下腔固定板1之间,产品定位装置2包括限位板及设置在限位板上的产品限位槽,待检测产品限位在产品限位槽内。进一步地,在上腔固定板3中设置有真空腔13及上限位槽,在下腔固定板1中设置有水压腔12及下限位槽;上限位槽为设置在上腔固定板3上的台阶状结构,其可以环绕真空腔13设置,下限位槽与上限位槽的机构相类似,在将产品定位装置限位在上腔固定板3和下腔固定板1之间时,产品能够对真空腔13和水压腔12进行隔离,通过真空腔13和水压腔12配合实现产品气密性的检测。产品定位装置2包括与上限位槽和下限位槽位置对应的限位板及位于限位中部位置且镂空的产品限位槽;待检测产品5限位在产品限位槽内,放置有待检测产品5的产品定位装置2限位在上限位槽和下限位槽内,使得待检测产品5的两侧分别为真空腔13和水压腔12;在待检测产品5防水及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真空腔13内的环境参数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进而通过外界与真空腔13连接的检测系统实现对产品的气密性检测。具体地,气密性检测工装还包括密封胶圈和软胶塞7;密封胶圈设置在待检测产品5的四周,软胶塞7设置在待检测产品5的内部;并且,密封胶圈和软胶塞7用于对待检测产品5两侧的真空腔13和水压腔12进行密封隔离。可知,当待检测产品5为设置有硅胶材料的注塑产品时,对产品的气密性检测即为对产品的硅胶材料的防水性及气密性检测,此时,可根据产品自身结构特点,省略设置在产品外围的密封胶圈,仅通过软胶塞7对产品的镂空处进行密封即可。进一步地,当待检测产品5的镂空部位较大时,为防止真空腔13和水压腔12配合对待检测产品5施加的压力过大,造成软胶塞7变形泄漏,影响产品检测结果,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软胶塞7靠近水压腔12的一侧设置(例如贴设)有软胶塞垫片6,软胶塞垫片6用于防止软胶塞7受压变形。在对产品检测过程中,为简化上腔固定板3和下腔固定板1的组装,还可以在上腔固定板上设置定位销,在下腔固定板上设置有与定位销位置对应的定位孔;或者,在下腔固定板1上设置定位销4,在上腔固定板3上设置有与定位销4位置对应的定位孔,上腔固定板3和下腔固定板1通过定位销4和定位孔进行定位装配。另外,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工装,还包括设置在下腔固定板1上的排水腔14,在产品测试完成后,排水腔14用于排出水压腔12内的水。其中,排水腔14可以设置在下腔固定板1上,在上腔固定板3上设置有避让排水腔14的避让孔。进一步地,气密性检测工装还包括检测系统,真空腔13与检测系统导通,当产品存在气密性问题时,水压腔12内的液体会通过待检测产品5进入到真空腔13内,通过与真空腔13导通的检测系统实时采集真空腔13内的状态信息(例如,湿度、水汽或液体信息等),实现对产品气密性的检测。此外,为确保各组件之间能够有效密封,在上限位槽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上O型密封圈8,在下限位槽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下O型密封圈9;产品定位装置2挤压在上O型密封圈8和下O型密封圈9之间。同理,在上腔固定板3与外界抽真空装置连接时,还可以在上腔固定板3的上端面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适配连接的上腔固定板、下腔固定板、限位在所述上腔固定板和所述下腔固定板之间的至少一个产品定位装置;其中,在所述上腔固定板中设置有真空腔,在所述下腔固定板中设置有水压腔;所述产品定位装置限位在所述上腔固定板和所述下腔固定板之间,所述产品定位装置包括限位板及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的产品限位槽;待检测产品限位在所述产品限位槽内;所述真空腔和所述水压腔之间通过所述待检测产品相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适配连接的上腔固定板、下腔固定板、限位在所述上腔固定板和所述下腔固定板之间的至少一个产品定位装置;其中,在所述上腔固定板中设置有真空腔,在所述下腔固定板中设置有水压腔;所述产品定位装置限位在所述上腔固定板和所述下腔固定板之间,所述产品定位装置包括限位板及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的产品限位槽;待检测产品限位在所述产品限位槽内;所述真空腔和所述水压腔之间通过所述待检测产品相隔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胶圈和软胶塞;其中,所述密封胶圈设置在所述待检测产品的四周,所述软胶塞设置在所述待检测产品的内部;且,所述密封胶圈和所述软胶塞用于对所述待检测产品两侧的所述真空腔和所述水压腔进行密封隔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软胶塞靠近所述水压腔的一侧设置有软胶塞垫片;所述软胶塞垫片用于防止所述软胶塞受压变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腔固定板上设置定位销,在所述下腔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位置对应的定位孔;或者,在所述下腔固定板上设置定位销,在所述上腔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军赵勇王为彬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