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搬运存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267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流搬运存储系统,包括搬运设备、货架、若干料箱;所述货架轨道层、位于轨道层下方的若干料箱收容井;料箱堆叠在料箱收容井中;所述搬运设备包括穿梭车及位于穿梭车内的抓取平台、收放装置;收放装置将抓取平台向上拉或者向下放;抓取平台上设有用以抓取料箱的抓取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料箱收容井位于轨道层的下方,即相邻料箱收容井之间不需要设置轨道,从而若干料箱收容井所占用的平面空间可以全部用做料箱的收容,提高了相同空间内料箱的收容效率。而轨道层位于料箱收容井的上方,不占用料箱之间的平面空间,搬运设备在轨道层上方移动,与料箱收容井不会产生干涉。

A Logistics Handling and Stora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流搬运存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物流搬运存储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的仓储系统中大多仍采用传统的结构,即货架、轨道、穿梭车结构。如公开号为1579899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物料搬运系统,包括输送轨道(天车轨道)、一输送车(天车)以及一仓储柜。输送车可于该输送轨道上移动。输送车移动至需要取放货物的仓储柜位置,做货物(料箱)的取放作业。但该中仓储系统的结构在设置时需要将货架的位置与穿梭车轨道(天车轨道)的位置分别预留,穿梭车的轨道位置不能存储货物。如果在小空间的仓库环境中,则穿梭车轨道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导致存储的货物有限。同时,在搭建该仓储系统时,穿梭车轨道与仓储柜要避免干涉,但在穿梭车轨道形状复杂的情况下,如井字形穿梭车轨道,则搭建过程存在效率低的问题。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流搬运存储系统,能够更有效的利用空间收容料箱,且提高搭建效率。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流搬运存储系统,包括搬运设备、货架、若干料箱;所述货架包括承载搬运设备的轨道层、位于轨道层下方并向下延伸设置的若干料箱收容井;所述料箱自下而上堆叠在料箱收容井中;所述搬运设备包括穿梭车及位于穿梭车内的抓取平台;所述穿梭车包括车体、在轨道层上行走的车轮、连接抓取平台的收放装置;所述收放装置将抓取平台向上拉或者向下放;抓取平台上设有用以抓取料箱的抓取装置;穿梭车的底部具有收容料箱的收容腔。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中用于收容料箱的料箱收容井位于轨道层的下方,即相邻料箱收容井之间不需要设置轨道,从而若干料箱收容井所占用的平面空间可以全部用做料箱的收容,提高了相同空间内料箱(货物)的收容效率。而轨道层位于料箱收容井的上方,不占用料箱之间的平面空间,搬运设备在轨道层上方移动,与料箱收容井不会产生干涉。对于料箱的搬运通过抓取平台的上下移动实现料箱自料箱收容井中的取放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物流搬运存储系统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物流搬运存储系统一个搬运设备所在位置的立体图。图3是搬运设备的立体图。图4是搬运设备收容料箱时的内部结构立体图。图5是搬运设备的侧视图,并展示了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状态。图6是搬运设备的侧视图,并展示了滑块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状态。图7是搬运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收放装置、抓取平台、料箱配合时的立体图。图9是收放装置一端的示意图。图10是收放装置、抓取平台、料箱配合时的侧视图。图11是卡爪与料箱配合时的示意图。图12是卡爪装置中,第一摆杆底端相对第二摆杆打开时的示意图。图13是卡爪装置中,第一摆杆底端相对第二摆杆收起时的示意图。图14是抓取装置的俯视图。图15是料箱的立体图。图16是上车体内第一减速电机通过皮带与第一组车轮配合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物流搬运存储系统,包括搬运设备100、货架200、若干料箱300。所述货架200包括承载搬运设备的轨道层210、位于轨道层210下方并向下延伸设置的若干料箱收容井220。所述料箱300自下而上堆叠在料箱收容井220中。所述轨道层包括若干“井”字状排列的轨道,搬运设备100在该轨道上沿着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移动至需要搬运的料箱300所在的料箱收容井220上方而将料箱300搬运出或者放回料箱收容井220内。行走在轨道层210上的搬运设备100至少有一个,在规模较大的物流搬运存储系统内可设置有多个。所述搬运设备包括穿梭车110及位于穿梭车110内的抓取平台120。所述穿梭车110包括车体、在轨道层210上行走的车轮、连接抓取平台120的收放装置130。所述收放装置130将抓取平台120向上拉或者向下放。抓取平台120上设有用以抓取料箱300的抓取装置140。穿梭车110的底部具有收容料箱300的收容腔150。请结合图3至图7所示,所述穿梭车110的车体包括上车体111、下车体112、换向装置160。所述上车体111的两侧面安装有第一组车轮113;下车体112的两端面安装有第二组车轮114。第一组车轮113的转动轴与第二组车轮114的转动轴垂直。即,第一组车轮113的行走方向与第二组车轮114的行走方向垂直,对应轨道层210上的“井”字状轨道,如第一组车轮113用以在轨道层210上朝第一方向行走,则第二组车轮114用以在轨道层210上朝第二方向行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提出的“两侧面”及“两端面”是为了区分第一组车轮113与第二组车轮114的安装位置,即“侧面”与“端面”是相互垂直的关系,从而第一组车轮113与第二组车轮114安装后的行走方向也垂直,“侧面”与“端面”的定义与上车体111或下车体112的形状无关。换向装置160包括安装在下车体112上的换向电机161、由换向电机161驱动而转动的换向轴162、安装在换向轴162一端的曲柄163。上车体111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有位于下车体112上方的横槽115。所述曲柄163的一端与换向轴162连接。曲柄163的另一端设有位于横槽115中的滑块164。当换向轴162带动曲柄163转动时,滑块164在横槽115中移动而带动下车体112相对于上车体111上升或下降。当滑块164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组车轮114的底部低于第一组车轮113的底部,即此时第二组车轮114与轨道层210接触,第二组车轮114带动搬运装置100移动。当滑块164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组车轮114的底部高于第一组车轮113的底部,即此时第一组车轮113与轨道层210接触,第一组车轮113带动搬运装置100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车体111的两端面下半部分具有容纳下车体的开口,下车体112的端面位于该开口内,而所述横槽115即位于该开口的上方,即下车体112端面的上方。进一步定义优选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曲柄163垂直于轨道层210表面时滑块164所在的位置,即曲柄163为竖直状态而将上车体111相对于下车体112向上撑起。所述第二位置为滑块164自第一位置向横槽115一侧移动而带动下车体112相对于上车体111上升至第二组车轮114的底部高于第一组车轮113的底部时,滑块164所在的位置。而在换向过程中为了使上车体111相对下车体112的相对移动保持稳定,所述上车体111的侧面内侧设有上下延伸的滑槽1112,而下车体112的侧面1121位于上车体111侧面的内侧并设有在滑槽1112中滑动的滑块(未标号),即如图4所示。通过滑块与滑槽1112的干涉配合使下车体112与上车体111只能相对上下移动而使换向作业稳定。所述换向轴162上设有带轮或者齿轮165。当换向轴上为带轮165(本实施方式中对应的附图4即选用的带轮),换向电机161输出轴同样设有带轮及皮带166并通过带传动带动换向轴162转动。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换向轴162上为齿轮,换向电机161输出轴同样设有齿轮并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换向轴162转动。请结合图7及图16所示,所述车体内设有驱动第一组车轮转动的第一减速电机116及驱动第二组车轮转动的第二减速电机117;所述第一减速电机1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流搬运存储系统,包括搬运设备、货架、若干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架包括承载搬运设备的轨道层、位于轨道层下方并向下延伸设置的若干料箱收容井;所述料箱自下而上堆叠在料箱收容井中;所述搬运设备包括穿梭车及位于穿梭车内的抓取平台;所述穿梭车包括车体、在轨道层上行走的车轮、连接抓取平台的收放装置;所述收放装置将抓取平台向上拉或者向下放;抓取平台上设有用以抓取料箱的抓取装置;穿梭车的底部具有收容料箱的收容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搬运存储系统,包括搬运设备、货架、若干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架包括承载搬运设备的轨道层、位于轨道层下方并向下延伸设置的若干料箱收容井;所述料箱自下而上堆叠在料箱收容井中;所述搬运设备包括穿梭车及位于穿梭车内的抓取平台;所述穿梭车包括车体、在轨道层上行走的车轮、连接抓取平台的收放装置;所述收放装置将抓取平台向上拉或者向下放;抓取平台上设有用以抓取料箱的抓取装置;穿梭车的底部具有收容料箱的收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物流搬运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车的车体包括上车体、下车体、换向装置;所述上车体的两侧面安装有第一组车轮;下车体的两端面安装有第二组车轮;第一组车轮的转动轴与第二组车轮的转动轴垂直;换向装置包括安装在下车体上的换向电机、由换向电机驱动而转动的换向轴、安装在换向轴一端的曲柄;上车体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有位于下车体上方的横槽,所述曲柄的一端与换向轴连接,曲柄的另一端设有位于横槽中的滑块;当换向轴带动曲柄转动时,滑块在横槽中移动而带动下车体相对于上车体上升或下降;当滑块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组车轮的底部低于第一组车轮的底部;当滑块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组车轮的底部高于第一组车轮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物流搬运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为曲柄垂直于轨道层表面时滑块所在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滑块自第一位置向横槽一侧移动而带动下车体相对于上车体上升至第二组车轮的底部高于第一组车轮的底部时滑块所在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物流搬运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轴上设有带轮或者齿轮;当换向轴上为带轮,换向电机输出轴同样设有带轮及皮带并通过带传动带动换向轴转动;当换向轴上为齿轮,换向电机输出轴同样设有齿轮并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换向轴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物流搬运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内设有驱动第一组车轮转动的第一减速电机及驱动第二组车轮转动的第二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位于抓取平台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物流搬运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装置包括位于车体内的两条相互平行的提升拖动轴、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春强苑忠春王俊张毅龚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翌星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