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244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所述旋转体在转动时的实时角度AP,其中,AP=ActP+ActW/K1ActP为角度编码器值,ActW为外部宽度编码器值,K1为伺服电机旋转一周宽度变化量;S2,获取所述旋转体在转动时的实时宽度AW,其中,AW=(ActP+360*X)*K1,X为旋转过程中旋转角度越过0度与360度界限时加减的模数,其中,当前计算周期ActP

Control Method of Automatic Calibration Angle and Width System for High Speed Rota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圆形装置(例如,轮胎)在高速旋转中出现两侧两侧面宽度变化或者圆周周长的变化会存在爆炸、解体等风险,在装置生产产品过程中会出现产品残次品现象。圆形装置在两个侧侧面变化或者圆周周长变化时如果存在旋转角度的记忆丢失,会造成圆形装置的角度分配失控,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现阶段圆形装置的高速旋转和宽度&周长的控制算法未实现相互校准,在将要出现危险及产品质量下降的情况下未能提前做出防护。因此高速旋转装置存在两侧侧面宽度变更或圆周周长变更现象实现旋转角度和宽度&周长能够相互关联,精确自校准的控制方法有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包括包含伺服电机的箱体、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上的旋转轴、可绕所述旋转轴旋转的旋转体以及外部宽度编码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所述旋转体在转动时的实时角度AP,其中,AP=ActP+ActW/K1ActP为角度编码器值,ActW为外部宽度编码器值,K1为伺服电机旋转一周宽度变化量;S2,获取所述旋转体在转动时的实时宽度AW,其中,AW=(ActP+360*X)*K1,X为旋转过程中旋转角度越过0度与360度界限时加减的模数,其中,当前计算周期ActP<10°,前一计算周期ActP<350°时,X=X+1;当前计算周期ActP>350°,前一计算周期ActP<10°时,X=X-1;S3,判断所述实时角度AP的角度偏差在360度模态内是否满足模态线性关系,以及所述实时宽度AW的宽度偏差是否呈实数的线性关系,是,正常运行,否则停止系统运行。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2中,所述判断所述实时角度AP的角度偏差是否在360度模态内满足线性关系的步骤包括:将ActP记录成上一计算周期参数ActPMark,且|AP-ActPMark|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判断实时角度AP的角度偏差在360度模态内满足线性关系。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阈值为1°~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2中,所述实时宽度AW的宽度偏差是否是实数的线性关系的步骤包括:将ActW记录成上一计算周期参数ActWMark,且|AW-ActWMark|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判断实时宽度AW的宽度偏差是实数的线性关系。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阈值为1cm~3cm。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一种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周长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包括包含伺服电机的箱体、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上的旋转轴、可绕所述旋转轴旋转的旋转体以及外部周长编码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所述旋转体在转动时的实时角度AP,其中,AP=ActP+ActC/K2ActP为角度编码器值,ActC为外部周长编码器值,K2为伺服电机旋转一周周长变化量;S2,获取所述旋转体在转动时的实时周长AC,其中,AC=(ActP+360*X)*K2,X为旋转过程中旋转角度越过0度与360度界限时加减的模数,其中,当前计算周期ActP<10°,前一计算周期ActP<350°时,X=X+1;当前计算周期ActP>350°,前一计算周期ActP<10°时,X=X-1;S3,判断所述实时角度AP的角度偏差在360度模态内是否满足模态线性关系,以及所述实时周长AC的周长偏差是否呈实数的线性关系,是,正常运行,否则停止系统运行。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2中,所述判断实时角度AP的角度偏差是否在360度模态内满足线性关系的步骤包括:将ActP记录成上一计算周期参数ActPMark,且|AP-ActPMark|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判断实时角度AP的角度偏差在360度模态内满足线性关系。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阈值为1°~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2中,所述实时周长AC的周长偏差是否是实数的线性关系的步骤包括:将ActC记录成上一计算周期参数ActCMark,且|AC-ActCMark|小于等于第三阈值时,判断实时周长AC的宽度偏差是实数的线性关系。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三阈值为2cm~4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判断实时角度AP的角度偏差在360度模态内是否满足模态线性关系,以及所述实时周长AC的周长偏差是否呈实数的线性关系,从而可以提前发现及停止可能造成爆炸、解体等方面的故障,提高安全性能。另外,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旋转体(例如,轮胎)的生产工艺稳定性,提高旋转体在高速旋转过程的稳定性,并使旋转参数控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其中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包括包含伺服电机的箱体10、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上的旋转轴11、可绕所述旋转轴旋转的旋转体12以及外部宽度编码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所述旋转体12在转动时的实时角度AP,其中,AP=ActP+ActW/K1ActP为角度编码器值,ActW为外部宽度编码器值,K1为伺服电机旋转一周宽度变化量;S2,获取所述旋转体12在转动时的实时宽度AW,其中,AW=(ActP+360*X)*K1,X为旋转过程中旋转角度越过0度与360度界限时加减的模数,其中,当前计算周期ActP<10°,前一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包括包含伺服电机的箱体(10)、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上的旋转轴(11)、可绕所述旋转轴旋转的旋转体(12)以及外部宽度编码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所述旋转体在转动时的实时角度AP,其中,AP=ActP+ActW/K1ActP为角度编码器值,ActW为外部宽度编码器值,K1为伺服电机旋转一周宽度变化量;S2,获取所述旋转体在转动时的实时宽度AW,其中,AW=(ActP+360*X)*K1,X为旋转过程中旋转角度越过0度与360度界限时加减的模数,其中,当前计算周期ActP<10°,前一计算周期ActP<350°时,X=X+1;当前计算周期ActP>350°,前一计算周期ActP<10°时,X=X‑1;S3,判断所述实时角度AP的角度偏差在360度模态内是否满足模态线性关系,以及所述实时宽度AW的宽度偏差是否呈实数的线性关系,是,正常运行,否则停止系统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旋转装置自动校准角度和平宽系统包括包含伺服电机的箱体(10)、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上的旋转轴(11)、可绕所述旋转轴旋转的旋转体(12)以及外部宽度编码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所述旋转体在转动时的实时角度AP,其中,AP=ActP+ActW/K1ActP为角度编码器值,ActW为外部宽度编码器值,K1为伺服电机旋转一周宽度变化量;S2,获取所述旋转体在转动时的实时宽度AW,其中,AW=(ActP+360*X)*K1,X为旋转过程中旋转角度越过0度与360度界限时加减的模数,其中,当前计算周期ActP<10°,前一计算周期ActP<350°时,X=X+1;当前计算周期ActP>350°,前一计算周期ActP<10°时,X=X-1;S3,判断所述实时角度AP的角度偏差在360度模态内是否满足模态线性关系,以及所述实时宽度AW的宽度偏差是否呈实数的线性关系,是,正常运行,否则停止系统运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判断所述实时角度AP的角度偏差是否在360度模态内满足线性关系的步骤包括:将ActP记录成上一计算周期参数ActPMark,且|AP-ActPMark|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判断实时角度AP的角度偏差在360度模态内满足线性关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为1°~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实时宽度AW的宽度偏差是否是实数的线性关系的步骤包括:将ActW记录成上一计算周期参数ActWMark,且|AW-ActWMark|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判断实时宽度AW的宽度偏差是实数的线性关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阈值为1cm~3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洪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