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080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其包括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同步带、旋转轴、取胎臂、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同步带安装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同步带可以带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旋转,旋转轴固定在第二同步带轮,取胎臂固定在旋转轴。在第二同步带轮的旋转带动下,旋转轴发生旋转,取胎臂也随之旋转。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可以带动所述同步带向前或者向后运动;所述第二动力单元可以带动所述同步带向前或者向后运动。因此,通过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带动同步带运动,使旋转轴两次旋转特定角度,达到取胎臂三个工位摆转的目的。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保证了取胎、修胎及放置胎胚的功能,同时优化了成型机卸胎的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成型机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
技术介绍
在轮胎胎胚卸胎过程中,目前的成型机的卸胎机构基本上采用的是二工位摆转卸胎机构,二工位摆转卸胎机构对胎胚进行取胎、检测修胎和放置胎胚。二工位摆转卸胎机构与成型主机成90度放置,二工位摆转卸胎机构只能摆转两个位置,当卸胎装置与成型主机平行时是取胎胚和检测修胎,当卸胎装置与成型主机垂直时是放置胎胚。当取胎臂放置在检修人员同一侧时,会增加成型主机长度、占用成型主机循环时间以及控制程序较为复杂。当取胎臂放置在检修人员的另一侧时,不方便检修人员进行轮胎检测修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在保证取胎、修胎及放置胎胚的功能上同时优化成型机卸胎步序的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一种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其包括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同步带、旋转轴、取胎臂、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间隔设置。所述同步带安装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可以带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旋转。所述旋转轴固定在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在所述第二同步带轮的带动下,所述旋转轴可以旋转。所述取胎臂固定在所述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的带动下,所述取胎臂可以旋转。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可以带动所述同步带向前或者向后运动。所述第二动力单元可以带动所述同步带向前或者向后运动。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定义所述取胎臂的初始位置为第一工位位置,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向后运动,使所述取胎臂逆时针方向旋转特定角度,定义该位置为第二工位位置,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动力单元向后运动,使所述取胎臂逆时针方向旋转特定角度,定义该位置为第三工位位置。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动力单元向前运动,使所述取胎臂顺时针方向旋转特定角度,回到所述第二工位位置,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向前运动,使所述取胎臂逆时针方向旋转特定角度,回到所述第一工位位置。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包括第一气缸连接板以及第一气缸,所述第二动力单元包括第二气缸连接板以及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板,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板连接,该第二气缸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同步带。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全部处于缩回状态时,定义所述取胎臂处于第一工位位置;当所述第一气缸伸出时,所述同步带向后移动,带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旋转轴逆时针方向旋转,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取胎臂也逆时针方向旋转,控制所述第一气缸的伸出长度,使所述取胎臂逆时针旋转特定角度,该取胎臂处于第二工位位置;当所述第二气缸伸出时,所述同步带向后移动,带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旋转轴逆时针方向旋转,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取胎臂也逆时针方向旋转,控制所述第二气缸的伸出长度,使所述取胎臂逆时针旋转特定角度,该取胎臂处于第三工位位置。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二气缸缩回时,所述同步带向前移动,带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述旋转轴顺时针方向旋转,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取胎臂也顺时针方向旋转,控制所述第二气缸的缩回长度,使所述取胎臂顺时针旋转特定角度,该取胎臂回到所述第二工位位置;当所述第一气缸缩回时,所述同步带向前移动,带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述旋转轴顺时针方向旋转,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取胎臂也顺时针方向旋转,控制所述第一气缸的缩回长度,使所述取胎臂顺时针旋转特定角度,该取胎臂回到所述第一工位位置。本技术提供的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通过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带动同步带运动,同步带带动旋转轴,使旋转轴两次旋转特定角度,达到取胎臂三个工位摆转的目的。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实现了在第一工位取胎、在第二工位修胎及在第三工位放置胎胚的功能。因此,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保减小了主机长度、减少了主机循环时间以及控制程序较为简单。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保证了取胎、修胎及放置胎胚的功能,同时优化了成型机卸胎的步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10第一同步带轮11第二同步带轮12同步带13旋转轴14取胎臂15第一动力单元16第二动力单元17第一气缸连接板161第一气缸162第二气缸连接板171第二气缸17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10,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10包括第一同步带轮11、第二同步带轮12、同步带13、旋转轴14、取胎臂15、第一动力单元16和第二动力单元17。第一同步带轮11和第二同步带轮12间隔设置,同步带13安装在第一同步带轮11和第二同步带轮12,同步带13可以带动第一同步带轮11和第二同步带轮12旋转;旋转轴14固定在第二同步带轮12,取胎臂15固定在旋转轴14。在第二同步带轮12的旋转带动下,旋转轴14发生旋转,同时,固定在旋转轴14的取胎臂15也随之旋转。第一动力单元16可以带动同步带13向前或者向后运动,因此,同步带13可以带动第一同步带轮11和第二同步带轮12顺时针方向旋转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旋转轴14顺时针方向旋转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固定在旋转轴14的取胎臂15也顺时针方向旋转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动力单元17可以带动同步带13向前或者向后运动,因此,同步带13可以带动第一同步带轮11和第二同步带轮12顺时针方向旋转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旋转轴14顺时针方向旋转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固定在旋转轴14的取胎臂15也顺时针方向旋转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本实施例中,定义取胎臂15的初始位置为第一工位位置,通过控制第一动力单元16向后运动,使取胎臂15逆时针方向旋转特定角度,定义该位置为第二工位位置,通过控制第二动力单元17向后运动,使取胎臂15逆时针方向旋转特定角度,定义该位置为第三工位位置。通过控制第二动力单元17向前运动,使取胎臂15顺时针方向旋转特定角度,回到第二工位位置,通过控制第一动力单元16向前运动,使取胎臂15逆时针方向旋转特定角度,回到第一工位位置。具体的,第一动力单元16包括第一气缸连接板161以及第一气缸162,第二动力单元17包括第二气缸连接板171以及第二气缸172。第一气缸连接板161安装在卸胎装置,第一气缸16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气缸连接板161,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气缸172,第二气缸172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连接板171连接,第二气缸连接板171固定在同步带13。当第一气缸162和第二气缸172全部处于缩回状态时,取胎臂15处于第一工位位置;当第一气缸162伸出时,推动第二气缸172和第二气缸连接板171一起向右移动,由于第二气缸连接板171固定在同步带13,所以同步带13向右移动,带动第一同步带轮11和第二同步带轮12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旋转轴14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固定在旋转轴14的取胎臂15也逆时针方向旋转。控制第一气缸162的伸出长度,使取胎臂15逆时针旋转特定角度,处于第二工位位置,本实施例中,特定角度为90度。当第二气缸1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其包括:一第一同步带轮;一第二同步带轮,该第二同步带轮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间隔设置;一同步带,该同步带安装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可以带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旋转;一旋转轴,该旋转轴固定在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在所述第二同步带轮的带动下,所述旋转轴可以旋转;一取胎臂,该取胎臂固定在所述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的带动下,所述取胎臂可以旋转;一第一动力单元,该第一动力单元可以带动所述同步带向前或者向后运动;一第二动力单元,该第二动力单元可以带动所述同步带向前或者向后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其包括:一第一同步带轮;一第二同步带轮,该第二同步带轮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间隔设置;一同步带,该同步带安装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可以带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旋转;一旋转轴,该旋转轴固定在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在所述第二同步带轮的带动下,所述旋转轴可以旋转;一取胎臂,该取胎臂固定在所述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的带动下,所述取胎臂可以旋转;一第一动力单元,该第一动力单元可以带动所述同步带向前或者向后运动;一第二动力单元,该第二动力单元可以带动所述同步带向前或者向后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取胎臂的初始位置为第一工位位置,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向后运动,使所述取胎臂逆时针方向旋转特定角度,定义该位置为第二工位位置,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动力单元向后运动,使所述取胎臂逆时针方向旋转特定角度,定义该位置为第三工位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动力单元向前运动,使所述取胎臂顺时针方向旋转特定角度,回到所述第二工位位置,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向前运动,使所述取胎臂逆时针方向旋转特定角度,回到所述第一工位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工位摆转卸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包括第一气缸连接板以及第一气缸,所述第二动力单元包括第二气缸连接板以及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板,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洪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