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板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43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板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墙板、现浇部分及连接组件,现浇部分位于所述预制墙板内侧,所述现浇部分设有钢筋;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及定位件,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预制墙板内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件连接,且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现浇部分的钢筋连接,上述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板连接节点,在现浇部分搭设钢筋,将预制墙板吊装于现浇部分的外侧,将连接杆一端与预制墙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定位件,该定位件与现浇部分的钢筋连接,从而对预制墙板进行定位支撑,防止预制墙板向外位移,保证了预制墙板安装的稳定性,提高整体连接节点的结构稳定性及施工质量。

Wallboard Connection Joints for Assembled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板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板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会提前将预制构件在工厂制作完毕并运输至施工现场,如预制墙板,建筑结构中有些部位会预先布置好现浇墙体、柱子的竖向钢筋,这样当吊装好预制墙板至指定位置后,开始浇筑墙体或柱子的现浇部分地时候,该预制墙板则充当了现浇墙板的一部分模板。然而,当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预制墙板可能会产生向外位移,导致施工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预制墙板可能会产生向外位移,导致施工质量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板连接节点。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板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墙板;现浇部分,位于所述预制墙板内侧,所述现浇部分设有钢筋;及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及定位件,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预制墙板内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件连接,且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现浇部分的钢筋连接。上述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板连接节点,在现浇部分搭设钢筋,将预制墙板吊装于现浇部分的外侧,将连接杆一端与预制墙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定位件,该定位件与现浇部分的钢筋连接,从而对预制墙板进行定位支撑,防止预制墙板向外位移,保证了预制墙板安装的稳定性,提高整体连接节点的结构稳定性及施工质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墙板内侧设有预埋套筒,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预埋套筒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为螺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包括安装部及弯钩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弯钩部钩设于所述现浇部分的钢筋,所述弯钩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现浇部分设有竖向钢筋及围设于所述竖向钢筋周侧的横向箍筋,所述弯钩部钩设于所述竖向钢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钩部与所述横向箍筋焊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为J型钢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的数量包括至少两个,以所述连接杆的中心线为基准,对称布置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的数量包括多个,且沿所述预制墙板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现浇部分为剪力墙的现浇部分。附图说明图1为墙板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墙板连接节点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墙板连接节点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板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墙板10、现浇部分20及连接组件30,现浇部分20位于预制墙板10内侧,现浇部分20设有钢筋;连接组件30包括连接杆310及定位件320,连接杆310一端与预制墙板10内侧连接,连接杆310的另一端与定位件320连接,且定位件320与现浇部分20的钢筋连接。上述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板连接节点,在现浇部分20搭设钢筋,将预制墙板10吊装于现浇部分20的外侧,将连接杆310一端与预制墙板10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定位件320,该定位件320与现浇部分20的钢筋连接,从而对预制墙板10进行定位支撑,防止预制墙板10向外位移,保证了预制墙板10安装的稳定性,提高整体连接节点的结构稳定性及施工质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制墙板10内侧设有预埋套筒110,连接杆310一端与预埋套筒110连接。提前在工厂生产阶段即可将预埋套筒110埋设于预制墙板10的指定位置,在施工现场可以直接安装连接组件30,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杆310为螺杆。如此,在施工现场只需将连接杆310与预埋套筒110螺纹连接,再将位于连接件另一端的定位件320与对应的钢筋连接即可,连接杆310可选用标准件,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件320包括安装部322及弯钩部324,安装部322与连接杆310的另一端连接,弯钩部324钩设于现浇部分20的钢筋,弯钩部324与安装部322连接。定位件320通过弯钩部324扣住对应的钢筋,从而将预制墙板10进行定位,防止其向外位移,操作简单灵活,也能很好的避免出现定位件320与钢筋发生干涉的情况,施工效率高,且定位件320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进一步地,安装部322与连接杆310的另一端焊接,即定位件320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于连接杆310的另一端,安装便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件320为J型钢筋,结构简单,采用钢筋材质,易于实现标准化加工制造,节约生产成本,生产制作简便,可操作性强。弯钩部324与安装部322一体成型设置,保证结构的整体强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现浇部分20设有竖向钢筋210及围设于竖向钢筋210周侧的横向箍筋220,弯钩部324钩设于竖向钢筋210。竖向钢筋210能够为定位件320提供可靠的作用力,以保证预制墙板10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地,弯钩部324与所述横向箍筋220焊接,进一步提高了定位件320固位的稳定性,具有可靠的作用力,以将预制墙板10安装稳固,防止其发生向外位移的情况。如图1所示,正对图示方向为竖向,图中上下及左右方向为横向,竖向钢筋210及横向箍筋220均有标号示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件320的数量包括至少两个,以连接杆310的中心线为基准,对称布置于连接杆310的另一端。如此,可将各定位件320与不同的钢筋对应连接,增强预制墙板10安装的稳定性。另以连接杆310为中心,位于连接杆310中心线相对两侧对称布置各定位件320,受力稳定,安全可靠,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定位件320的数量采用两个,以连接杆310的中心线为基准,对称布置于连接杆310的另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的数量包括多个,且沿预制墙板10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采用多个连接组件30同时将预制墙板10进行定位,安全可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现浇部分20为剪力墙的现浇部分20,剪力墙为建筑结构中的主要承重部分,将预制墙板10通过连接组件30与剪力墙现浇部分20进行连接定位,有效保证连接节点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相邻的两预制墙板10拼接处内侧设有剪力墙的现浇部分20,这两预制墙板10的拼接处均通过连接组件30与现浇部分20地钢筋连接,保证连接节点的安装稳定性。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板;现浇部分,位于所述预制墙板内侧,所述现浇部分设有钢筋;及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及定位件,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预制墙板内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件连接,且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现浇部分的钢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板;现浇部分,位于所述预制墙板内侧,所述现浇部分设有钢筋;及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及定位件,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预制墙板内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件连接,且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现浇部分的钢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内侧设有预埋套筒,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预埋套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螺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安装部及弯钩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弯钩部钩设于所述现浇部分的钢筋,所述弯钩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唐芬谭新明龙坪峰李志宏朱换良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