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232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装置,包括气浮设备、与气浮设备相连接的电解设备以及连接在气浮设备上的加压机构;气浮设备包括具有入水口、出水口和出渣口的罐体、设置在罐体上方的刮渣机构;罐体内设置有絮凝区、接触区与分离区,加压机构通过管道与罐体连通;电解设备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箱体以及与箱体连通的投加机构,箱体内部沿水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为进水区、电解区和反应区,进水区与气浮设备的出水口相连通,电解区与投加机构相连通,反应区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通过气浮设备与电解设备的双重清污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去污效果,稳定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

Air Flotation Device for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装置。
技术介绍
对遭受污染的自然水体的净化处理,一直是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对工业排放的有机废水均具有严格的控制标准。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水处理效果差,工业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离型剂以及大量油污,由于离型剂不易生物降解,使得工业排放的有机废水处理并不达标,导致环境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去除污水中离型剂以及油污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装置,包括气浮设备、与气浮设备相连接的电解设备以及连接在气浮设备上的加压机构;所述气浮设备包括具有入水口、出水口和出渣口的罐体、设置在罐体上方的刮渣机构;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絮凝区、接触区与分离区,所述加压机构通过管道与罐体连通;所述电解设备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箱体以及与箱体连通的投加机构,所述箱体内部沿水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为进水区、电解区和反应区,所述进水区与气浮设备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电解区与投加机构相连通,所述反应区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进一步,所述投加机构包括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的料桶以及位于料桶内的第二搅拌机构。进一步,所述第一搅拌机构与第二搅拌机构均包括驱动机构、连接在驱动机构上的搅拌轴以及连接在搅拌轴远离驱动机构端部的搅拌叶片。进一步,所述加压设备为空压机。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装置,通过电解设备,将废乳化液中大分子不以生物降解的离型剂的长链打断,使其成为小分子易生物降解的物质,同时通过高效气浮设备,使废液形成水、气、被去除物的三项混合体,促进微细气泡粘附在被去除的微小油滴,浮在水面上,进而将水中的油粒、矾花分离去除;稳定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去污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搅拌机构或第二搅拌机构示意图;图1至图2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气浮设备,2-电解设备,3-加压机构,4-罐体,5-刮渣机构,6-絮凝区,7-接触区,8-分离区,9-管道,10-箱体,11-投加机构,12-进水区,13-电解区,14-反应区,15-第一搅拌机构,16-料桶,17-第二搅拌机构,161-驱动机构,162-搅拌轴,163-搅拌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装置,包括气浮设备1、与气浮设备1相连接的电解设备2以及连接在气浮设备1上的加压机构3。图中所示箭头方向即为污水流动方向。气浮设备1包括具有入水口、出水口和出渣口的罐体4、设置在罐体4上方的刮渣机构5;罐体4内设置有絮凝区6、接触区7与分离区8,所述加压机构3通过管道9与罐体4连通。工业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油粒、矾花,采用空压机加压在废水中产生大量的微气泡,形成水、气、被去除物质的三相混合体,在界面张力、气泡上升浮力和静水压力差等多种力的共同作用下,促进微细气泡粘附在被去除的微小油滴上后,污水中的悬浮物与气泡接触反应,并迅速附着在悬浮物上,附着在气泡上的悬浮物形成污泥浮层,因粘合体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在分离区8进行分离,其中较重的固定物质则沉淀在池底,通过出渣口排出,较轻的则提升至罐体4分离区8的表面,通过设备自带的刮渣机构5将水中的油粒、矾花分离去除。电解设备2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箱体10以及与箱体10连通的投加机构11,箱体10内部沿水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为进水区12、电解区13和反应区14,进水区12与气浮设备1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电解区13与投加机构11相连通,反应区14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15。通过气浮设备1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到电解设备2内,电解设备2一方面电解废水产生较小的气泡,另一方面电解通过投加机构11加入到电解设备2中的H2O2,从而产生氢和氧的微小气泡,有效的增加了气泡的产生量,且不会紊流,增大气泡对较小悬浮物的附着,实现污水较小悬浮物的清除。通过第一搅拌机构15的搅拌,有助于对电解设备2中清除后的污泥浮层进行分离。由于废乳化液中含有离型剂,离型剂分散在水中不容易分离,不能生物降解。因此,需要使用电解设备2对废乳化液进行预处理。当废乳化液进入电解设备2后,电解设备2的电解槽内有若干极板,采用普通钢板制成,通电后,在外电场作用下,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当废乳化液流经电解槽时,废乳化液作为电解液,将大分子不易生物降解的离型剂的长链打断,使其成为小分子易生物降解的物质,同时通过电解设备2控制柜的自动控制,在电解槽中不断变化阳极与阴极,使废乳化液中的离型剂充分反应。同时电解设备2电解水,在水中产生微小气泡,将乳化液中的油粒、矾花浮于水面,去除原水中的COD,从而利于后续的生物处理。如图2所示,投加机构11包括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的料桶16以及位于料桶16内的第二搅拌机构17。物料通过进料口加入至料桶16内,在第二搅拌机构17的搅拌作用下混合均匀,再通过出料口投加至电解设备2内,第二搅拌机构17与第一搅拌机构15结构相同,均包括驱动机构161、连接在驱动机构161上的搅拌轴162以及连接在搅拌轴162远离驱动机构161端部的搅拌叶片163。其中驱动机构161采用电机,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162连接,当设备进行工作时,电机启动,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搅拌轴162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163做圆周运动,实现对物料的搅拌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以上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装置,通过电解设备,将废乳化液中大分子不以生物降解的离型剂的长链打断,使其成为小分子易生物降解的物质,同时通过高效气浮设备,使废液形成水、气、被去除物的三项混合体,促进微细气泡粘附在被去除的微小油滴,浮在水面上,进而将水中的油粒、矾花分离去除;稳定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去污效果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浮设备(1)、与气浮设备(1)相连接的电解设备(2)以及连接在气浮设备(1)上的加压机构(3);所述气浮设备(1)包括具有入水口、出水口和出渣口的罐体(4)、设置在罐体(4)上方的刮渣机构(5);所述罐体(4)内设置有絮凝区(6)、接触区(7)与分离区(8),所述加压机构(3)通过管道(9)与罐体(4)连通;所述电解设备(2)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箱体(10)以及与箱体(10)连通的投加机构(11),所述箱体(10)内部沿水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为进水区(12)、电解区(13)和反应区(14),所述进水区(12)与气浮设备(1)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电解区(13)与投加机构(11)相连通,所述反应区(14)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15)。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浮设备(1)、与气浮设备(1)相连接的电解设备(2)以及连接在气浮设备(1)上的加压机构(3);所述气浮设备(1)包括具有入水口、出水口和出渣口的罐体(4)、设置在罐体(4)上方的刮渣机构(5);所述罐体(4)内设置有絮凝区(6)、接触区(7)与分离区(8),所述加压机构(3)通过管道(9)与罐体(4)连通;所述电解设备(2)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箱体(10)以及与箱体(10)连通的投加机构(11),所述箱体(10)内部沿水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为进水区(12)、电解区(13)和反应区(14),所述进水区(12)与气浮设备(1)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元木马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众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