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313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该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包括潜流湿地床,潜流湿地床包括沿水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布水区、防淤堵区和潜流床区,在布水区与防淤堵区之间设置有第一透水隔层,在防淤堵区与潜流床区之间设置有第二透水隔层,且在防淤堵区内设置有防淤堵填料层,防淤堵填料层用于吸收从布水区流出的将要流入潜流床区的污水中的杂质。该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能够通过防淤堵区能够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去除,防止了污水中的杂质进入到潜流床区内沉降淤堵,通过对防淤堵区内的防淤堵填料层进行定期更换,即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平潜流湿地需要定期对潜流床区翻床处理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能避免潜流湿地淤堵的优点。

Anti-blocking horizontal subsurface wet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
本技术涉及潜流湿地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起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污染水体的净化研究。而水平潜流湿地又是目前较多采用的人工湿地类型。潜流湿地是以亲水植物为表面绿化物,以砂石土壤为填料,让污水自然渗透过滤的人造景观,污水由水平潜流湿地前端的布水区进入,并经湿地床处理净化,最后再由潜流湿地末端排出。在水平潜流湿地系统中,污水在潜流湿地的内部流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植物丰富的根系及表层土和填料截流等的作用提高其对污水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水流在地表以下流动,保温性能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小、卫生条件较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水平潜流湿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基质的淤堵问题,而且水平潜流湿地淤堵后必须要通过翻床处理才能继续正常使用,但是水平潜流湿地翻床面临着工程量大、更换困难、更换时间长等缺点。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该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设置有防淤堵区,能够对进入潜流床区的污水进行吸附过滤,防止污水中的杂质在潜流床区内沉降淤堵,具有结构简单、能避免潜流湿地淤堵的优点。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技术方案的技术为一种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该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包括潜流湿地床,所述潜流湿地床包括沿水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布水区、防淤堵区和潜流床区,在所述布水区与所述防淤堵区之间设置有第一透水隔层,在所述防淤堵区与所述潜流床区之间设置有第二透水隔层,且在所述防淤堵区内设置有防淤堵填料层,所述防淤堵填料层用于吸收从所述布水区流出的将要流入所述潜流床区的污水中的杂质。另外,第二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在第一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基础上,所述防淤堵填料层包括多个由下至上叠层设置的防淤堵填料子层,且所述防淤堵填料子层为软质填料层。另外,第三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在第二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基础上,所述软质填料层由碳纤维、涤纶无纺布、工业滤纸、醛化纤纶、弹性刷毛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或者,所述软质填料层由碳纤维、涤纶无纺布、工业滤纸、醛化纤纶、弹性刷毛中的至少两种材料层叠设置而成。另外,第四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在第二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基础上,所述防淤堵区还设置有用于盛装所述防淤堵填料子层的填料框,且所述填料框可拆卸设置于所述防淤堵区内。另外,第五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在第四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基础上,所述填料框顶部开口,且在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盖板。另外,第六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在第二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基础上,在所述防淤堵区内还设置有用于捆绑连接多个所述防淤堵填料子层的捆绑绳。另外,第七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在第一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基础上,沿水流流动方向,所述潜流湿地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潜流床区下游的集水区,且在所述集水区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路。另外,第八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在第七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基础上,所述潜流湿地床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布水区、所述防淤堵区、所述潜流床区及所述集水区中的水流下渗的防渗层,所述防渗层设置于所述潜流湿地床的底部,且沿水流流动方向,自所述布水区延伸至所述集水区。另外,第九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在第八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基础上,所述潜流湿地床还包括用于防止水流冲刷所述防渗层的防渗保护层,所述防渗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潜流床区的底部与所述防渗层之间。另外,第十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在第一技术方案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基础上,在所述潜流床区内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包括由下至上层叠设置的排水填料层、过渡填料层和过滤填料层。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该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包括潜流湿地床,潜流湿地床包括沿水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布水区、防淤堵区和潜流床区,在布水区与防淤堵区之间设置有第一透水隔层,在防淤堵区与潜流床区之间设置有第二透水隔层,且在防淤堵区内设置有防淤堵填料层,防淤堵填料层用于吸收从布水区流出的将要流入潜流床区的污水中的杂质。上述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在使用时,污水首先排入布水区,再经由第一透水隔层进入防淤堵区,设置在防淤堵区内的防淤堵填料层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过滤,最后除杂后的污水再经由第二透水隔层进入潜流床区,并在潜流床区进行净化处理。该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能够通过防淤堵区能够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去除,防止了污水中的杂质进入到潜流床区内沉降淤堵,通过对防淤堵区内的防淤堵填料层进行定期更换,即可保证该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的正常使用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潜流湿地需要定期对潜流床区翻床处理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能避免潜流湿地淤堵的优点。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的具体实施例的竖向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中的防淤堵填料层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布水区;200-防淤堵区;210-第一透水隔层;220-第二透水隔层;230-防淤堵填料子层;240-填料框;250-盖板;260-捆绑绳;300-潜流床区;310-过滤填料层;320-过渡填料层;330-排水填料层;400-防渗保护层;500-防渗层;600-集水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潜流湿地床,所述潜流湿地床包括沿水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布水区、防淤堵区和潜流床区,在所述布水区与所述防淤堵区之间设置有第一透水隔层,在所述防淤堵区与所述潜流床区之间设置有第二透水隔层,且在所述防淤堵区内设置有防淤堵填料层,所述防淤堵填料层用于吸收从所述布水区流出的将要流入所述潜流床区的污水中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潜流湿地床,所述潜流湿地床包括沿水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布水区、防淤堵区和潜流床区,在所述布水区与所述防淤堵区之间设置有第一透水隔层,在所述防淤堵区与所述潜流床区之间设置有第二透水隔层,且在所述防淤堵区内设置有防淤堵填料层,所述防淤堵填料层用于吸收从所述布水区流出的将要流入所述潜流床区的污水中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淤堵填料层包括多个由下至上叠层设置的防淤堵填料子层,且所述防淤堵填料子层为软质填料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填料层由碳纤维、涤纶无纺布、工业滤纸、醛化纤纶、弹性刷毛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或者,所述软质填料层由碳纤维、涤纶无纺布、工业滤纸、醛化纤纶、弹性刷毛中的至少两种材料层叠设置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式水平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淤堵区还设置有用于盛装所述防淤堵填料子层的填料框,且所述填料框可拆卸设置于所述防淤堵区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堵式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牧源李胜男赵欣胜宋洪涛宋炫颖刘璐谭垚
申请(专利权)人: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