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23138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及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潜流湿地单元、第二潜流湿地单元和第三潜流湿地单元,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单元用于实现水的垂直下行,所述第二潜流湿地单元用于实现水的垂直上行,所述第三潜流湿地单元能够实现水的平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使污染物处于厌氧‑好氧交替存在的环境中,有利于脱氮除磷,在有限空间内,延长了处理污水的行程,简单实用,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效率高,不受环境影响,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好。

Compound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Device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系统是由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一类特殊的基质-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是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具有强大净化能力的污水处理系统。以细菌为主体的微生物群落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像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废水中、水生植物根系或者基质填料中都大量存在,人工湿地为它们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潜流和垂直流等形式。表面流人工湿地具有投资及运行费用低,构造简单,富氧能力好等优点;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水力负荷低,去污能力有限,在基质层上有自由水面,夏季易滋生蚊蝇,散发臭味且受气候影响较大。潜流人工湿地根据主导水流方向可分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具有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和卫生条件等优点;缺点是氧气的传输能力差,脱氮除磷效果不佳点。垂直流人工湿地具有很高的氧气传输能力,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等优点;缺点是控制相对复杂,投资费用高。因此,采用上述方式处理污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占地面积大,能耗高,受环境影响大,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差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潜流湿地单元、第二潜流湿地单元和第三潜流湿地单元,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单元用于实现水的垂直下行,所述第二潜流湿地单元用于实现水的垂直上行,所述第三潜流湿地单元能够实现水的平流。进一步的,还包括生态滤池,所述生态滤池与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单元连通,所述生态滤池内设置有由上到下设置生态滤池种植层和生态滤池滤层。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滤池滤层的下方设置有排泥沟,所述生态滤池滤层与所述排泥沟之间设置有支撑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单元内设置有由上到下设置的第一潜流湿地种植层和第一潜流湿地基质层;和/或,所述第二潜流湿地单元内设置有由上到下设置的第二潜流湿地种植层和第二潜流湿地基质层;和/或,所述第三潜流湿地单元内设置有由上到下设置的第三潜流湿地种植层和第三潜流湿地基质层。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滤池种植层设置有生态滤池布水器,所述生态滤池滤层设置有生态滤池集水器;和/或,所述第一潜流湿地种植层设置有第一潜流湿地布水器,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布水器与所述生态滤池集水器连通;和/或,所述第二潜流湿地基质层设置有第二潜流湿地布水器,所述第二潜流湿地布水器与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单元的底部连通;和/或,所述第三潜流湿地种植层设置有第三潜流湿地布水器,所述第三潜流湿地基质层设置有第三潜流湿地集水器,所述第三潜流湿地布水器与所述第二潜流湿地单元的顶部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滤池布水器、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布水器、所述第二潜流湿地布水器和所述第三潜流湿地布水器的结构相同,分别包括布水主管和设置于布水主管上的多个布水支管,所述布水主管与所述布水支管连通,所述布水支管上设置有布水孔。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滤池集水器和所述第三潜流湿地集水器的结构相同,分别包括集水主管和设置于集水主管上的多个集水支管,所述集水主管与所述集水支管连通,所述集水支管上设置有集水孔。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滤池种植层与所述生态滤池滤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离层;和/或,所述第一潜流湿地种植层与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基质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离层;和/或,所述第二潜流湿地种植层与所述第二潜流湿地基质层之间设置有第三隔离层;和/或,所述第三潜流湿地种植层与所述第三潜流湿地基质层之间设置有第四隔离层。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流式人工湿地系统,该系统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能耗低,不受环境影响,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适宜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配水池、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和集水池。进一步的,所述配水池与所述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之间通过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闸阀和进水流量计;和/或,所述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与所述集水池之间通过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流量计。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通过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潜流湿地单元、第二潜流湿地单元和第三潜流湿地单元的组合设计,污水由第一潜流湿地单元进入,在第一潜流湿地单元内实现水的垂直下行,在第二潜流湿地单元内实现水的垂直上行,在第三潜流湿地单元内能够实现水的平流,使污染物处于厌氧-好氧交替存在的环境中,有利于脱氮除磷,在有限空间内,延长了处理污水的行程,简单实用,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效率高,不受环境影响,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好。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配水池、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和集水池,配水池内用于容纳污水,并将污水分配于一个或多个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内,污水经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处理后,排入集水池内,该系统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能耗低,不易堵塞,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适宜大规模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排泥沟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支撑网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标:1-配水池;2-生态滤池;201-生态滤池种植层;202-生态滤池滤层;202a-生态滤池第一滤层;202b-生态滤池第二滤层;203-生态滤池布水器;204-生态滤池集水器;205-第一隔离层;206-排泥沟;207-支撑网;3-第一潜流湿地单元;301-第一潜流湿地种植层;302-第一潜流湿地基质层;302a-第一潜流湿地第一基质层;302b-第一潜流湿地第二基质层;303-第一潜流湿地布水器;304-第二隔离层;4-第二潜流湿地单元;401-第二潜流湿地种植层;402-第二潜流湿地基质层;402a-第二潜流湿地第一基质层;402b-第二潜流湿地第二基质层;403-第二潜流湿地布水器;404-第三隔离层;5-第三潜流湿地单元;501-第三潜流湿地种植层;502-第三潜流湿地基质层;502a-第三潜流湿地第一基质层;502b-第三潜流湿地第二基质层;503-第三潜流湿地布水器;504-第三潜流湿地集水器;505-第四隔离层;6-集水池;7-布水主管;8-布水支管;9-布水孔;10-集水主管;11-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潜流湿地单元、第二潜流湿地单元和第三潜流湿地单元,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单元用于实现水的垂直下行,所述第二潜流湿地单元用于实现水的垂直上行,所述第三潜流湿地单元能够实现水的平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潜流湿地单元、第二潜流湿地单元和第三潜流湿地单元,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单元用于实现水的垂直下行,所述第二潜流湿地单元用于实现水的垂直上行,所述第三潜流湿地单元能够实现水的平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态滤池,所述生态滤池与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单元连通,所述生态滤池内设置有由上到下设置生态滤池种植层和生态滤池滤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滤池滤层的下方设置有排泥沟,所述生态滤池滤层与所述排泥沟之间设置有支撑网。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单元内设置有由上到下设置的第一潜流湿地种植层和第一潜流湿地基质层;和/或,所述第二潜流湿地单元内设置有由上到下设置的第二潜流湿地种植层和第二潜流湿地基质层;和/或,所述第三潜流湿地单元内设置有由上到下设置的第三潜流湿地种植层和第三潜流湿地基质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滤池种植层设置有生态滤池布水器,所述生态滤池滤层设置有生态滤池集水器;和/或,所述第一潜流湿地种植层设置有第一潜流湿地布水器,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布水器与所述生态滤池集水器连通;和/或,所述第二潜流湿地基质层设置有第二潜流湿地布水器,所述第二潜流湿地布水器与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单元的底部连通;和/或,所述第三潜流湿地种植层设置有第三潜流湿地布水器,所述第三潜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玉艳肖庆聪王志民陈美阳
申请(专利权)人: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