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滤-纳滤集成式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230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滤‑纳滤集成式水处理装置,该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箱;原水箱底部设有原水排放管路及原水出水管路,原水出水管路设有三个支路,分别是微滤膜进水管路、纳滤膜进水管路、微滤膜的碱洗管路,微滤膜进水管路连接第一高压泵,第一高压泵的出水连接微滤膜,微滤膜的浓水支路连接纳滤膜的浓水回流管路,微滤膜的产水管路连接中间水箱,中间水箱出水连接纳滤膜的进水管路,纳滤膜的进水支路连接第二高压泵,第二高压泵连接纳滤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微滤和纳滤可分别单独进行使用,也可串联使用;微滤膜和纳滤膜均设有清洗系统,可同时对膜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率;清洗装置的酸泵及碱泵分开,可分别用于酸洗和碱洗,以达到膜清洗效果。

A Microfiltration-Nanofiltration Integrated Water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滤-纳滤集成式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膜法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滤-纳滤集成式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微滤是以多孔膜为过滤介质,在0.1-0.3MPa的压力推动下,截留砂砾、淤泥、黏土等颗粒和贾第虫、隐孢子虫、藻类和细菌等,主要用于工业水的预处理;纳滤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新型膜分离技术,纳滤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200-2000之间,膜孔径约为1nm,纳滤膜可以截留糖类等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和高价无机盐,一般纳滤的操作压力为0.5-1.5MPa,由于纳滤膜的独特分离性能,确定了它在水软化和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纯化浓缩的地位。此外,纳滤膜能有效去除许多中等相对分子质量溶质,如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残留农药和某些色素等,因而在水净化处理和脱色中得到广泛应用。微滤及纳滤膜处理法在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膜装置有的用来处理污水,有的用来进行膜清洗,有的进行膜的标准测试,并没有发现能集这些功能与一身的装置,且目前的清洗装置中的配药一般为人工配药,清洗泵也并没有酸泵与碱泵分开,造成人力成本高,清洗方式也受到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滤‑纳滤集成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箱;原水箱(1)底部设有原水排放管路(2)及原水出水管路(3),原水出水管路(3)设有三个支路,分别是微滤膜进水管路(5)、纳滤膜进水管路(6)、微滤膜碱洗管路(7),微滤膜进水管路(5)连接第一高压泵(8),第一高压泵(8)的出水连接微滤膜(9),微滤膜(9)的出水管路分为微滤膜浓水支路(10)及微滤膜产水管路(11),微滤膜浓水支路(10)连接纳滤膜浓水回流管路(12),微滤膜产水管路(11)连接中间水箱(42),中间水箱出水连接纳滤膜的水箱进水管路(44),水箱进水管路(44)分别连接纳滤膜进水管路(6)、纳滤膜进水支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滤-纳滤集成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箱;原水箱(1)底部设有原水排放管路(2)及原水出水管路(3),原水出水管路(3)设有三个支路,分别是微滤膜进水管路(5)、纳滤膜进水管路(6)、微滤膜碱洗管路(7),微滤膜进水管路(5)连接第一高压泵(8),第一高压泵(8)的出水连接微滤膜(9),微滤膜(9)的出水管路分为微滤膜浓水支路(10)及微滤膜产水管路(11),微滤膜浓水支路(10)连接纳滤膜浓水回流管路(12),微滤膜产水管路(11)连接中间水箱(42),中间水箱出水连接纳滤膜的水箱进水管路(44),水箱进水管路(44)分别连接纳滤膜进水管路(6)、纳滤膜进水支路(13)、纳滤膜碱洗管路(14)三个支路,纳滤膜进水支路(13)连接第二高压泵(15),第二高压泵(15)连接纳滤膜(16),纳滤膜(16)的出水分浓水管路(17)及纳滤膜产水管路(19),浓水管路(17)分浓水回流管路(12)及浓水外排管路(20),纳滤膜产水管路(19)分为产水回收管路(22)及产水支路(18),产水支路(18)分为产水外排管路(21)及产水回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俐朱峰刘鹏宋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鲲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