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扁钢制作装置以及扁钢角接处的连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218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弧形扁钢制作装置以及扁钢角接处的连接方法。该扁钢制作装置,包括:安装基础、驱动部、模具以及支撑部,驱动部与安装基础相连接,模具的工作端的外轮廓为圆形的至少部分,模具与驱动部的驱动轴相连接,支撑部用于支撑扁钢,支撑部为两个,两个支撑部间隔地设置,两个支撑部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模具可活动地设置于工作空间内,以通过控制驱动部驱动模具移动,通过将扁钢放置于支撑部上,并利用驱动部驱动模具以使模具的工作端压迫扁钢变形,从而形成具有弧度的接地扁钢,进而再将弧型扁钢的两端安装于目标位置,采用这种具有弧度的扁钢进行扁钢角接处的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并达到施工规范连接的要求,降低了施工成本。

Arc Flat Steel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Method of Flat Steel Angl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弧形扁钢制作装置以及扁钢角接处的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接地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弧形扁钢制作装置以及扁钢角接处的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各建设工程接地施工常用的接地材料为扁钢,有镀锌扁钢、铜包钢扁钢等,接地施工的方式有埋地、墙内暗敷设、明敷设方式较多,并且多采用电焊焊接,扁钢连接有直线连接、转弯处角连接,均属于面面搭接连接。根据接地施工规范,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均规定了接地扁钢搭接焊接,焊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两倍,并且要求至少三个棱边焊接。根据规范要求,扁钢直线连接搭接焊很容易达到规范要求,但在转弯处,即拐角处的连接存在角连接的现象,也就是垂直交叉连接,这样角连接的搭接就是两倍扁钢宽度搭接焊接了,就达不到规范要求。现场实际施工中,在角接处接地连接为了增加搭接面积,常常在角接焊接后再增加一道斜扁钢搭接焊接,这样就认为搭接面积增加了而符合规范要求。这种方法虽然在理论上可以采取,但是在明敷设,即外露的接地施工中外感观感质量就不好,而且现场角连接的施工部位非常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浪费了钢材,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形扁钢制作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扁钢角接处连接施工成本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弧形扁钢制作装置,包括安装基础;驱动部,驱动部与安装基础相连接;模具,模具的工作端的外轮廓为圆形的至少部分,模具与驱动部的驱动轴相连接;支撑部,支撑部用于支撑扁钢,支撑部为两个,两个支撑部间隔地设置,两个支撑部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模具可活动地设置于工作空间内,以通过控制驱动部驱动模具移动,以使模具挤压位于工作空间内的扁钢,以将扁钢折弯成具有弧度的扁钢。进一步地,模具具有连接端和工作端,连接端与驱动部的驱动轴相连接,工作端的外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其中,当模具进行扁钢折弯作业时,部分的扁钢位于弧形凹槽内。进一步地,两个支撑部均可转动地与安装基础相连接。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支撑轴,支撑轴可转动地与安装基础相连接;支撑件,支撑件设置于支撑轴的外周面上,以承载扁钢。进一步地,支撑件为两个,两个支撑件沿支撑轴的轴线方向间隔地设置,两个支撑件之间形成承载空间。进一步地,两个支撑件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支撑件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支撑件,弧形凹槽的下槽面与第二支撑件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进一步地,安装基础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均与驱动部的外壳可活动地相连接,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相对地设置,两个支撑部和模具均位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两个支撑部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围设形成工作空间。进一步地,支撑轴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部相连接,支撑轴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部可拆卸地相连接。进一步地,模具的工作端的外轮廓为半圆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扁钢角接处的连接方法,方法用于上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根扁钢的两端分别放置于两个支撑部上;启动驱动部,使驱动部的驱动轴上的模具靠近工作空间内的扁钢,并将扁钢折弯,并使扁钢的两端相互垂直;检查折弯后的扁钢的两端是否垂直,以及扁钢的折弯处是否有裂痕;将扁钢的两端焊接于目标位置。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扁钢放置于支撑部上,并利用驱动部驱动模具以使模具的工作端压迫扁钢变形,进而再讲具有弧度的扁钢的两端安装于目标位置,采用这种具有弧度的扁钢进行扁钢角接处的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节约了施工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弧形扁钢制作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安装基础;20、驱动部;30、模具;40、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结合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弧形扁钢制作装置。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弧形扁钢制作装置,包括:安装基础10、驱动部20、模具30以及支撑部40,驱动部20与安装基础10相连接,模具30的工作端的外轮廓为圆形的至少部分,模具30与驱动部20的驱动轴相连接,支撑部40用于支撑扁钢,支撑部40为两个,两个支撑部40间隔地设置,两个支撑部40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模具30可活动地设置于工作空间内,以通过控制驱动部20驱动模具30移动,以使模具30挤压位于工作空间内的扁钢,以将扁钢折弯成具有弧度的扁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扁钢放置于支撑部上,并利用驱动部驱动模具以使模具的工作端压迫扁钢变形,进而再讲具有弧度的扁钢的两端安装于目标位置,采用这种具有弧度的扁钢进行扁钢角接处的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节约了施工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模具30具有连接端和工作端,连接端与驱动部20的驱动轴相连接,工作端的外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弧形扁钢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础(10);驱动部(20),所述驱动部(20)与所述安装基础(10)相连接;模具(30),所述模具(30)的工作端的外轮廓为圆形的至少部分,所述模具(30)与所述驱动部(20)的驱动轴相连接;支撑部(40),所述支撑部(40)用于支撑扁钢,所述支撑部(40)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部(40)间隔地设置,两个所述支撑部(40)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模具(3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工作空间内,以通过控制驱动部(20)驱动模具(30)移动,以使模具(30)挤压位于工作空间内的所述扁钢,以将所述扁钢折弯成具有弧度的扁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扁钢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础(10);驱动部(20),所述驱动部(20)与所述安装基础(10)相连接;模具(30),所述模具(30)的工作端的外轮廓为圆形的至少部分,所述模具(30)与所述驱动部(20)的驱动轴相连接;支撑部(40),所述支撑部(40)用于支撑扁钢,所述支撑部(40)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部(40)间隔地设置,两个所述支撑部(40)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模具(3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工作空间内,以通过控制驱动部(20)驱动模具(30)移动,以使模具(30)挤压位于工作空间内的所述扁钢,以将所述扁钢折弯成具有弧度的扁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扁钢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30)具有连接端和所述工作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驱动部(20)的驱动轴相连接,所述工作端的外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其中,当所述模具(30)进行扁钢折弯作业时,部分的所述扁钢位于所述弧形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扁钢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部(40)均可转动地与所述安装基础(10)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弧形扁钢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0)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可转动地与所述安装基础(10)相连接;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支撑轴的外周面上,以承载所述扁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弧形扁钢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支撑轴的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存亮邹树胜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神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