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能供电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04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能供电驱动器,包括:发电片、硅胶垫、冷却液容置腔、驱动组件、冷却液;所述冷却液容置腔的顶面为开口结构,所述冷却液容置腔的底面封闭,且底面的中部设置凹腔;所述驱动组件置于所述冷却液容置腔底面中部的所述凹腔中;所述冷却液容置腔上开口处设置所述硅胶垫,所述硅胶垫顶部放置所述发电片,所述冷却液注入到所述冷却液容置腔内,所述发电片与所述驱动组件通过电源线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热能供电驱动器散热效果好,便于固定,成本低,可以被广泛应用。

A Thermal Power Supply Dr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能供电驱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供电驱动器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热能供电驱动器。
技术介绍
现有公开的搅拌杯、磁力搅拌杯、磁化杯的驱动方式都为单一的电力供电驱动,需要更换电池或充电后才能使用,导致成本较高。现有公开的专利号为CN201520466866.1的应用热能驱动的搅拌杯存在诸多问题,该专利将发电装置设置在杯体(5)侧壁的夹层中,杯体(5)侧壁的夹层空间狭小,难以固定。现有公开的专利号为CN201721409266.7的热水自动搅拌杯及专利号为CN201721656172.X的可自动清洗磁力搅拌杯的发电片一面连接设在内胆的底部外表面,发电片的另一面连接在金属杯底盖的上表面,杯底盖由铝合金铸造完成,杯底盖内设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金属散热片,该专利是通过发电片的底面与金属杯底盖的上表面接触后对发电片底面进行散热,这样不仅导致散热速率低,而且制造成本高、加工复杂、不利于广泛应用及大批量实施。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便于固定,成本低,可以被广泛应用到搅拌杯的热能供电驱动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便于固定,成本低的搅拌杯的热能供电驱动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能供电驱动器,包括:发电片、硅胶垫、冷却液容置腔、驱动组件、冷却液;所述冷却液容置腔的顶面为开口结构,所述冷却液容置腔的底面封闭,且底面的中部设置凹腔;所述驱动组件置于所述冷却液容置腔底面中部的所述凹腔中;所述冷却液容置腔上开口处设置所述硅胶垫,所述硅胶垫顶部放置所述发电片,所述冷却液注入到所述冷却液容置腔内,所述发电片与所述驱动组件通过电源线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冷却液容置腔上开口由发电片压迫硅胶垫配合,将冷却液注入到冷却液容置腔内直接浸泡发电片的下平面,通过电源线将发电片与驱动组件连通,发电片上平面遇到热量后会传递热量至发电片下平面,发电片下平面由冷却液迅速降温与发电片上平面间产生温度差,发电片吸收到的热能即可转换电能给驱动组件供电。优选的,所述发电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通的电源线上设置用于控制通电或断电的开关。优选的,所述电源线上还设置电池,所述电池的一端与所述开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通过开关的控制,既可以通过电池驱动驱动组件,也可以通过发电片产生的电能驱动驱动组件。优选的,所述发电片上平面设置杯体。优选的,所述杯体下平面与所述发电片上平面之间设置导热剂,导热剂可以使杯体与发电片之间的热量传递更加均匀。优选的,所述杯体内底面设置磁力棒,驱动组件包括:马达和磁力部,马达通过转轴与磁力部固定连接,马达通过电线与所述发电片连接,发电片产生电能后带动马达转动,进而带动磁力部转动,由于磁力部与磁力棒相吸引,磁力部转动进而带动磁力棒进行转动。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热能供电驱动器,其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杯体中加入热水后,杯体底面即传递热量给发电片上平面,发电片的下平面受冷却液的直接浸泡后与上平面之间产生温度差,发电片即可转换电能给驱动组件供电,驱动组件通电后驱动磁力棒转动实现搅拌功能,其中发电片浸泡在冷却液中,发电片上下平面温差值大,供电快速,且动力强劲;(2)杯体底面与发电片上平面之间可设置导热剂,导热剂的设置可以使杯体底面与发电片上平面之间的配合能更加紧密的贴合,有利于热量更加均匀的传递;(3)驱动器置于杯体底部,便于固定,安装简便,且结构简单,易于实施;(4)冷却液容置腔可以为金属材质或各种塑料材质,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以被广泛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发电片的立体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发电片的主视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硅胶垫的立体图;图4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硅胶垫的剖视图;图5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液容置腔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液容置腔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液容置腔的剖视图;图8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组件的剖视图;图10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液容置腔与硅胶垫及驱动组件连接的剖视图;图1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液容置腔、硅胶垫、驱动组件组合、发电片连接的剖视图;图1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液容置腔、硅胶垫、驱动组件组合、发电片电线连接及冷却液设置的剖视图;图1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发电片与驱动组件之间连接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14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发电片与驱动组件之间连接开关、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15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发电片供电时驱动器与杯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6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供电时驱动器与杯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7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设置导热剂后发电片供电时驱动器与杯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8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设置导热剂后电池供电时驱动器与杯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1-发电片;2-硅胶垫;21-第二凸起;3-冷却液容置腔;4-凹槽;5-凹腔;51-第一凸起;6-挂钩;7-驱动组件;71-马达;72-磁力部;8-冷却液;9-开关;10-电池;11-杯体;12-磁力棒;13-导热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热能供电驱动器,包括:发电片1、硅胶垫2、冷却液容置腔3、驱动组件7、冷却液8;冷却液容置腔3的顶面为开口结构,冷却液容置腔3的底面封闭,且底面的中部设置凹腔5;驱动组件7置于冷却液容置腔3底面中部的凹腔5中;冷却液容置腔3上开口处设置硅胶垫2,硅胶垫2顶部放置发电片1,冷却液8注入到冷却液容置腔3内,发电片1与驱动组件7通过电源线连通形成回路,冷却液容置腔3的顶部开口处的侧壁上开设凹槽4,硅胶垫2置于凹槽4内,发电片4置于硅胶垫2的顶部。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发电片1与驱动组件7连通的电源线上设置用于控制通电或断电的开关9。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电源线上还设置电池10,电池10的一端与开关9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组件7连接。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发电片1上平面直接设置杯体11。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杯体11下平面与发电片1上平面之间设置导热剂13均匀导热。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杯体11内底面设置磁力棒12。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垫2外壁的顶部边缘处设置多个用于对发电片1进行限位的第二凸起21。硅胶垫2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对发电片1与凹槽4接触部位密封保护,防止冷却液泄露,另一方面可以使发电片1与凹腔5顶部留有一定的距离,保证发电片1可以浸泡在冷却液8中。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凹腔5的内壁上设置第一凸起51,凹腔5内壁的底部设置挂钩6,挂钩6与凹腔5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能供电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片(1)、硅胶垫(2)、冷却液容置腔(3)、驱动组件(7)、冷却液(8);所述冷却液容置腔(3)的顶面为开口结构,所述冷却液容置腔(3)的底面封闭,且底面的中部设置凹腔(5);所述驱动组件(7)置于所述冷却液容置腔(3)底面中部的所述凹腔(5)中;所述冷却液容置腔(3)上开口处设置所述硅胶垫(2),所述硅胶垫(2)顶部放置所述发电片(1),所述冷却液(8)注入到所述冷却液容置腔(3)内,所述发电片(1)与所述驱动组件(7)通过电源线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能供电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片(1)、硅胶垫(2)、冷却液容置腔(3)、驱动组件(7)、冷却液(8);所述冷却液容置腔(3)的顶面为开口结构,所述冷却液容置腔(3)的底面封闭,且底面的中部设置凹腔(5);所述驱动组件(7)置于所述冷却液容置腔(3)底面中部的所述凹腔(5)中;所述冷却液容置腔(3)上开口处设置所述硅胶垫(2),所述硅胶垫(2)顶部放置所述发电片(1),所述冷却液(8)注入到所述冷却液容置腔(3)内,所述发电片(1)与所述驱动组件(7)通过电源线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能供电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运动人杯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