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91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钻孔夹具。上述的钻孔夹具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夹臂包括第一连杆、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杠杆臂、连接所述第一杠杆臂的第一杠杆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杠杆上的第一夹块,所述第一杠杆臂枢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二夹臂包括第二连杆、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杠杆臂、连接所述第二杠杆臂的第二杠杆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杠杆上的第二夹块,所述第二杠杆臂枢接所述底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部件及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的叉形件,所述叉形件枢接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钻孔夹具,装夹稳定、提高钻孔效率、防止工件夹伤。

Drilling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孔夹具
本技术涉及钻孔
,具体涉及钻孔夹具。
技术介绍
工件在加工时,需要进行固定,然后再在工件上进行钻孔等操作。目前的夹具装夹力度不能调节,装夹不够稳定,只能加工一个面,使得对工件钻孔的效率不高;且容易夹伤工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装夹稳定、提高钻孔效率、防止工件夹伤的钻孔夹具。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钻孔夹具,其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夹臂包括第一连杆、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杠杆臂、连接所述第一杠杆臂的第一杠杆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杠杆上的第一夹块,所述第一杠杆臂枢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杠杆朝向所述底座倾斜且与所述第一杠杆臂之间呈150-179度角;所述第二夹臂包括第二连杆、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杠杆臂、连接所述第二杠杆臂的第二杠杆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杠杆上的第二夹块,所述第二杠杆臂枢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二杠杆朝向所述底座倾斜且与所述第二杠杆臂之间呈150-179度角;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部件及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的叉形件,所述叉形件枢接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夹槽,所述夹槽的位置对应所述夹块。上述的钻孔夹具,采用两个夹臂装夹工件,夹臂采用杠杆的形式,使得采用较小的力即可较好地装夹,调节杠杆的力度即可调节装夹力度,防止工件夹伤;该装夹结构装夹工件的两个面,装夹稳定,可提高钻孔效率。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杠杆臂与所述第一杠杆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杠杆臂与所述第二杠杆一体成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杠杆与所述第一杠杆臂之间呈160度角,所述第二杠杆与所述第二杠杆臂之间呈160度角。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延伸至所述底座顶部的工件容置槽。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为油缸或气缸,所述油缸或气缸的活塞杆螺纹连接所述叉形件。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朝向所述第一夹臂延伸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枢接所述第一连杆,所述底座朝向所述第二夹臂延伸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枢接所述第二连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钻孔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钻孔夹具的A-A向局部剖面图,其中第一夹臂呈放松状态,第二夹臂呈夹紧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请参照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钻孔夹具100,用于装夹工件200,以对工件200进行钻孔处理。该钻孔夹具100包括底座10、安装于底座10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及安装于底座10上的驱动组件40,底座10的顶部开设有夹槽11,工件200安装于底座10的顶部并对应夹槽11的位置,驱动组件40驱动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动作以相互靠近,夹紧底座10上的工件200。请参照图2,第一夹臂20与第二夹臂30均包括连杆、枢接连杆的杠杆臂、连接杠杆臂的杠杆及安装在杠杆上的夹块,杠杆朝向底座倾斜且与杠杆臂之间呈150-179度角,杠杆臂枢接底座10以沿着底座10移动以靠近底座10上的工件200。即,第一夹臂20包括第一连杆21、枢接第一连杆21的第一杠杆臂22、连接第一杠杆臂22的第一杠杆23及安装在第一杠杆23上的第一夹块24,第一杠杆23朝向底座10倾斜且与第一杠杆臂22之间呈150-179度角,第一杠杆臂22枢接底座10以沿着底座10移动以靠近底座10上的工件200。第二夹臂30包括第二连杆31、枢接第二连杆31的第二杠杆臂32、连接第二杠杆臂32的第二杠杆33及安装在第二杠杆33上的第二夹块34,第二杠杆33朝向底座10倾斜且与第二杠杆臂32之间呈150-179度角,第二杠杆臂32枢接底座10以沿着底座10移动以靠近底座10上的工件200。本实施例中,第一杠杆23朝向底座10倾斜且与第一杠杆臂22之间呈160度角,第二杠杆33朝向底座10倾斜且与第二杠杆臂32之间呈160度角,这样可以使驱动组件40以较小地驱动力装夹工件200。底座10朝向第一夹臂20延伸有第一支座13,第一支座13枢接第一连杆21,底座10朝向第二夹臂30延伸有第二支座14,第二支座14枢接第二连杆31。驱动组件40包括驱动部件41及连接驱动部件41的叉形件42,叉形件42枢接第一夹臂20的第一连杆21及第二夹臂20的第二连杆31。驱动部件41动作时带着叉形件42移动,从而推动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32移动,第一连杆21推动第一杠杆臂22沿着底座10移动以靠近底座10上的工件200,第二连杆31推动第二杠杆臂32沿着底座10移动以靠近底座10上的工件200。调节驱动部件41的驱动距离即可调节杠杆的力度,从而调节装夹力度。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41为油缸或气缸,油缸或气缸的活塞杆43螺纹连接叉形件42。工件200的一面设有凸出部201,该凸出部201安装于夹槽11内,工件200的其他部位延伸出底座10。底座10靠近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延伸至底座10顶部的工件容置槽12,工件200延伸出底座10的部位位于该工件容置槽12内,以对工件200进行定位。上述的钻孔夹具,采用两个夹臂装夹工件,夹臂采用杠杆的形式,使得采用较小的力即可较好地装夹,调节杠杆的力度即可调节装夹力度,防止工件夹伤;该装夹结构装夹工件的两个面,装夹稳定,可提高钻孔效率。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孔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夹臂包括第一连杆、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杠杆臂、连接所述第一杠杆臂的第一杠杆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杠杆上的第一夹块,所述第一杠杆臂枢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杠杆朝向所述底座倾斜且与所述第一杠杆臂之间呈150‑179度角;所述第二夹臂包括第二连杆、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杠杆臂、连接所述第二杠杆臂的第二杠杆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杠杆上的第二夹块,所述第二杠杆臂枢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二杠杆朝向所述底座倾斜且与所述第二杠杆臂之间呈150‑179度角;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部件及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的叉形件,所述叉形件枢接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夹槽,所述夹槽的位置对应所述夹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孔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夹臂包括第一连杆、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杠杆臂、连接所述第一杠杆臂的第一杠杆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杠杆上的第一夹块,所述第一杠杆臂枢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杠杆朝向所述底座倾斜且与所述第一杠杆臂之间呈150-179度角;所述第二夹臂包括第二连杆、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杠杆臂、连接所述第二杠杆臂的第二杠杆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杠杆上的第二夹块,所述第二杠杆臂枢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二杠杆朝向所述底座倾斜且与所述第二杠杆臂之间呈150-179度角;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部件及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的叉形件,所述叉形件枢接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夹槽,所述夹槽的位置对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伟顾叶钱郝景辉李巧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斯尔默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