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裂解炉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27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裂解炉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筒、上料斗、推料活塞以及液压缸;上料筒设有圆柱形空腔,上料斗位于上料筒上部且与圆柱形空腔连通;圆柱形空腔远离上料斗的一端与外部的裂解炉连通,另一端活动套接有推料活塞;液压缸位于上料筒远离裂解炉的一侧,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推料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带动推料活塞沿圆柱形空腔的轴向往复运动;垃圾由上料斗落入圆柱形空腔内,活塞杆带动推料活塞沿圆柱形空腔的轴向向裂解炉一侧移动,从而实现将垃圾从圆柱形空腔推入裂解炉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烘干通道,烘干通道围绕在圆柱形空腔外侧,高温气体经过烘干通道对垃圾进行烘干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裂解炉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裂解反应的效果。裂解反应的效果。裂解反应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裂解炉上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进料和对推送垃圾进行烘干处理的裂解炉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生活垃圾主要采用气化裂解的方式进行处理。气化裂解方式是先将生活垃圾从固态转变为可燃气体,再将可燃气体立即焚烧,实现垃圾的减量和无害化处理,具有环保效果好、处理成本低,可以实现垃圾分布式就地无害化处理的优点。气化裂解设备指采用气化裂解技术处理垃圾的设备,通常称为裂解炉。
[0003]由于气化裂解反应开始后不能中断,且在反应过程中气化裂解炉内温度和压力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反应的稳定性和垃圾的处理效果,因此,加快进料速度和缩短炉门的开启时间,对保持气化裂解反应的稳定具有较大的作用。当前加料方式是采用人工推送或传送带输送,具有加料时间太长、设备使用效率低的缺点。
[0004]此外,气化裂解炉内生活垃圾的裂解处理效果还与生活垃圾的含水率相关。在现有的气化裂解处理生活垃圾过程中,经常由于生活垃圾中含水率过高导致裂解反应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裂解炉上料机构,能够实现自动进料功能,加快进料速度,同时能够对生活垃圾进行烘干,减少生活垃圾的含水量。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裂解炉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筒、上料斗、推料活塞以及液压缸。上料筒设有圆柱形空腔,上料斗位于上料筒上部且与圆柱形空腔连通。圆柱形空腔靠近上料斗的一端活动套接有推料活塞,远离上料斗的一端与外部的裂解炉连通。液压缸位于上料筒靠近上料斗一端,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推料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带动推料活塞沿圆柱形空腔的轴向往复运动。垃圾由上料斗落入圆柱形空腔内,活塞杆带动推料活塞沿圆柱形空腔的轴线向裂解炉一侧移动,从而实现将垃圾从圆柱形空腔推入裂解炉内。采用液压缸带动进料活塞在圆柱形空腔内往复运动,实现自动进料功能,加快了进料的速度,提高了裂解炉设备的使用效率。
[0007]进一步的,上料筒包括烘干通道,所述烘干通道围绕在圆柱形空腔外侧。
[0008]进一步的,上料筒包括上料筒筒体、方形夹套、一对相对设置的端部封板、第一管接头以及第二管接头;方形夹套呈中空柱状设置,方形夹套同轴套设在上料筒筒体的外部;端部封板相对设置于方形夹套内壁的两端;上料筒筒体、方形夹套以及端部封板围合形成相对封闭的烘干通道;第一管接头位于方形夹套靠近裂解炉的一端上部且与烘干通道连通,第二管接头位于方形夹套远离裂解炉的一端下部且与烘干通道连通,气体从第一管接头进入烘干通道,对上料筒筒体内的垃圾进行加热烘干后从第二管接头排出。在垃圾进入
裂解炉之前对其进行烘干,能够降低生活垃圾的含水量,有助于垃圾在裂解炉内充分燃烧,提高裂解炉的处理效果。
[0009]进一步的,上料筒包括内料斗,内料斗与上料筒筒体固定连接且连通;上料斗与方形夹套固定连接且连通,上料斗的底部开口插入内料斗的顶部开口内,从而使上料斗与内料斗形成上下嵌套结构。
[0010]进一步的,包括清理通道以及清理门,所述清理通道位于上料筒筒体与方形夹套之间,清理通道的一端与方形夹套的外部连通,另一端与圆柱形空腔连通;清理门与方形夹套活动连接,清理门覆盖于清理通道上。
[0011]进一步的,清理门包括弧形凸起结构,弧形凸起结构位于清理门靠近清理通道的端面上且形状与清理通道适配。
[0012]进一步的,弧形凸起结构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筋板以及与筋板连接的弧形板,筋板与上料筒筒体的轴线平行且与清理门垂直连接,所述弧形板形状与上料筒筒体的内壁适配,当清理门关闭时,弧形凸起结构嵌入清理通道,弧形板与上料筒筒体的内壁围合成完整的圆柱面。
[0013]进一步的,液压缸为中部法兰连接型液压缸。
[0014]进一步的,包括支架、缸座以及支撑筋。支架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方形夹套的下部固定连接。缸座呈L型设置,缸座包括水平段和垂直段,缸座的垂直段与液压缸的中部法兰固定连接。缸座的水平段底部的一端与方形夹套固定连接,缸座的水平段底部的另一端通过支撑筋与支架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的,上料筒筒体、内料斗、方形夹套以及端部封板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体。
[0016]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采用液压缸带动进料活塞在圆柱形空腔内往复运动,实现自动进料功能,加快了进料的速度,提高了裂解炉设备的使用效率;
[0018](2)本技术中,通过上料筒筒体、方形夹套以及端部封板围合,在圆柱形空腔外侧形成相对封闭的烘干通道,在垃圾进入裂解炉之前对其进行烘干,降低了生活垃圾的含水量,有助于垃圾在裂解炉内充分燃烧,提高了裂解炉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一种裂解炉上料机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裂解炉上料机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上料筒的主视图;
[0023]图4为图3所示的上料筒的侧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清洁门的主视图;
[0025]图6为图5所示的清洁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的附图标记如下所示:上料筒1、圆柱形空腔101、上料筒筒体102、方形
夹套103、端部封板104、内料斗105、烘干通道106、第一管接头107、第一通道1071、第二管接头108、第二通道1081、清理通道109、上料斗2、推料活塞3、液压缸4、清理门5、弧形凸起结构501、筋板5011a、5011b、弧形板5012、支架6、缸座7以及支撑筋8。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裂解炉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筒1、上料斗2、推料活塞3以及液压缸4。
[0028]上料筒1设有圆柱形空腔101,上料斗2位于上料筒1上部且与圆柱形空腔101连通。圆柱形空腔101靠近上料斗2的一端活动套接有推料活塞3,远离上料斗2的一端与外部的裂解炉连通。液压缸4位于上料筒1靠近上料斗2的一端,液压缸4的活塞杆41与推料活塞3固定连接,活塞杆41带动推料活塞3沿圆柱形空腔101的轴向往复运动。垃圾由上料斗2落入圆柱形空腔101内,当活塞杆41带动推料活塞3沿圆柱形空腔101的轴向向裂解炉一侧移动,从而实现将垃圾从圆柱形空腔101推入裂解炉内的进料功能。
[0029]具体的,液压缸4的活塞杆41的远端设有外螺纹,活塞杆41的外螺纹端穿过推料活塞3中部的通孔通过螺栓旋紧连接。
[0030]如图3和图4所示,上料筒1包括上料筒筒体102、与上料筒筒体102连接的内料斗105、方形夹套103以及一对相对设置的端部封板104。上料筒筒体102整体呈中空圆柱状设置,横截面为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裂解炉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筒(1)、上料斗(2)、推料活塞(3)以及液压缸(4);上料筒(1)设有圆柱形空腔(101),上料斗(2)位于上料筒(1)上部且与圆柱形空腔(101)连通;圆柱形空腔(101)靠近上料斗(2)的一端活动套接有推料活塞(3),远离上料斗(2)的一端与外部的裂解炉连通;液压缸(4)位于上料筒(1)靠近上料斗(2)一端,液压缸(4)的活塞杆(41)与推料活塞(3)固定连接,活塞杆(41)带动推料活塞(3)沿圆柱形空腔(101)的轴向往复运动;垃圾由上料斗(2)落入圆柱形空腔(101)内,活塞杆(41)带动推料活塞(3)沿圆柱形空腔(101)的轴向向裂解炉一侧移动,从而实现将垃圾从圆柱形空腔(101)推入裂解炉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解炉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上料筒(1)包括烘干通道(106),所述烘干通道(106)围绕在圆柱形空腔(101)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裂解炉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上料筒(1)包括上料筒筒体(102)、方形夹套(103)、一对相对设置的端部封板(104)、第一管接头(107)以及第二管接头(108);方形夹套(103)呈中空柱状设置,方形夹套(103)同轴套设在上料筒筒体(102)的外部;端部封板(104)相对设置于方形夹套(103)内壁的两端;上料筒筒体(102)、方形夹套(103)以及端部封板(104)围合形成相对封闭的烘干通道(106);第一管接头(107)位于方形夹套(103)靠近裂解炉的一端上部且与烘干通道(106)连通,第二管接头(108)位于方形夹套(103)远离裂解炉的一端下部且与烘干通道(106)连通,气体从第一管接头(107)进入烘干通道(106),对上料筒筒体(102)内的垃圾进行加热烘干后从第二管接头(108)排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裂解炉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上料筒(1)包括内料斗(105),内料斗(105)与上料筒筒体(102)固定连接且连通;上料斗(2)与方形夹套(103)固定连接且连通,上料斗(2)的底部开口插入内料斗(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伟李巧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斯尔默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