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菇切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27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菇切根机构,包括固定夹持板、活动夹持板和斜切刀组件,固定夹持板上设有两组以上的固定夹持区,每个固定夹持区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夹持凹槽,活动夹持板上设有与固定夹持区及固定夹持凹槽对应的活动夹持区和活动夹持凹槽,活动夹持板通过第一导轨组件固定在安装板上,活动夹持板后端设有夹持驱动气缸;斜切刀组件包括斜切刀、滑动导向部件和切断驱动气缸,斜切刀设于滑动导向部件上,滑动导向部件固定在安装板上,斜切刀后端与切断驱动气缸的输出轴相连,夹持驱动气缸和切断驱动气缸都固定在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切根时既能够可靠切断菌菇根脚、又不会挤压或损坏菌菇产品,避免操作过程中的损害,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菇切根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菌菇采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菌菇切根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食用菌栽培大国,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诸如金针菇、杏鲍菇、银耳等栽培逐渐出现工厂化生产,生产产量高和产品质量一致稳定,大大满足了市场需求。
[0003]栽培金针菇成熟后,需要从培养瓶或培养袋中取出成熟的金针菇,切掉根部后进行包装,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人工切根,人工切根存在工人难招,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
[0004]随着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菌菇采收设备,这些采收设备中设有常规的切根装置对金针菇等菌菇进行切脚操作。由于金针菇等菌菇比较柔嫩,常规的切根装置为了保证能够切断整捆的金针菇,其切断力都比较大,在切根时容易对金针菇等造成挤压,导致金针菇变形或损坏,容易影响金针菇的品质,影响售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菇切根机构,通过设计斜向进给的切刀机构,在切根时既能够可靠切断菌菇根脚、又不会挤压或损坏菌菇产品,避免操作过程中的损害,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菌菇切根机构,包括固定夹持板、活动夹持板和斜切刀组件,所述固定夹持板上设有两组以上的固定夹持区,每个所述固定夹持区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夹持凹槽,所述活动夹持板相对所述固定夹持板往复运动,所述活动夹持板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夹持区及固定夹持凹槽对应的活动夹持区和活动夹持凹槽,所述活动夹持板通过第一导轨组件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活动夹持板的后端设有夹持驱动气缸;所述斜切刀组件包括斜切刀、滑动导向部件和切断驱动气缸,所述斜切刀设于滑动导向部件中的滑动板上,所述滑动导向部件中的导轨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滑动导向部件中的滑动板后端与所述切断驱动气缸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夹持驱动气缸和切断驱动气缸都固定在安装板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持板包括上固定夹持板和下固定夹持板,所述活动夹持板包括上活动夹持板和下活动夹持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斜切刀滑动设于所述上活动夹持板和下活动夹持板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持区包括四组,对应的所述斜切刀组件为四套。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驱动气缸包括两套,两套所述夹持驱动气缸同步运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轨组件包括五套。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设计斜向进给的切刀机构,切刀机构在固定夹持板和活动夹持板之间往复滑动,在切根时既能够可靠切断菌菇根脚、又不会挤压或损坏菌菇产品,避免操
作过程中的损害,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0015]2、本技术在切根前,活动夹持板先朝固定夹持板运动将需要切根的菌菇夹持住,然后分区域对应的斜切刀在切断驱动气缸和滑动导向部件驱动下逐步切断每捆菌菇根脚,活动夹持板夹持力度合适,斜切刀切根可靠,不会挤压或损坏菌菇产品。
[0016]3、本技术适合安装在菌菇采收自动化生产设备上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菌菇切根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菌菇切根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斜切刀的主视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固定夹持板;10、固定夹持区;101、固定夹持凹槽;11、上固定夹持板;12、下固定夹持板;2、活动夹持板;20、活动夹持区;201、活动夹持凹槽;21、上活动夹持板;22、下活动夹持板;3、斜切刀组件;31、斜切刀;32、滑动导向部件;33、切断驱动气缸;4、第一导轨组件;5、安装板;6、夹持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参见图1

3所示,一种菌菇切根机构,包括固定夹持板1、活动夹持板2和斜切刀组件3,所述固定夹持板1上设有两组以上的固定夹持区10,每个所述固定夹持区10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夹持凹槽101(实施例图中为四个),所述活动夹持板2相对所述固定夹持板1往复运动,所述活动夹持板2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夹持区10及固定夹持凹槽101对应的活动夹持区20和活动夹持凹槽201,所述活动夹持板2通过第一导轨组件4固定在安装板5上,所述活动夹持板2的后端设有夹持驱动气缸6;所述斜切刀组件3包括斜切刀31、滑动导向部件32和切断驱动气缸33,所述斜切刀31设于滑动导向部件32中的滑动板上,所述滑动导向部件32中的导轨固定在安装板5上,所述滑动导向部件32中的滑动板后端与所述切断驱动气缸33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夹持驱动气缸6和切断驱动气缸33都固定在安装板5上。
[0024]所述固定夹持板1包括上固定夹持板11和下固定夹持板12,所述活动夹持板2包括上活动夹持板21和下活动夹持板22。所述斜切刀31滑动设于所述上活动夹持板21和下活动夹持板22之间。
[0025]所述固定夹持区10包括四组,对应的所述斜切刀组件3为四套。
[0026]所述夹持驱动气缸6包括两套,两套所述夹持驱动气缸6同步运动。
[0027]所述第一导轨组件4包括五套,五套第一导轨组件4平行安装在安装板5上。
[0028]本技术使用时,固定夹持板1、安装板5分别固定在菌菇采收自动化生产设备上,在控制程序控制下,活动夹持板2先朝固定夹持板1运动将需要切根的菌菇夹持住,然后各个的斜切刀31在切断驱动气缸33和滑动导向部件32驱动下逐步切断夹持住的每捆菌菇根脚;切断后斜切刀31与活动夹持板2再依次退回。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
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菇切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夹持板(1)、活动夹持板(2)和斜切刀组件(3),所述固定夹持板(1)上设有两组以上的固定夹持区(10),每个所述固定夹持区(10)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夹持凹槽(101),所述活动夹持板(2)相对所述固定夹持板(1)往复运动,所述活动夹持板(2)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夹持区(10)及固定夹持凹槽(101)对应的活动夹持区(20)和活动夹持凹槽(201),所述活动夹持板(2)通过第一导轨组件(4)固定在安装板(5)上,所述活动夹持板(2)的后端设有夹持驱动气缸(6);所述斜切刀组件(3)包括斜切刀(31)、滑动导向部件(32)和切断驱动气缸(33),所述斜切刀(31)设于滑动导向部件(32)中的滑动板上,所述滑动导向部件(32)中的导轨固定在安装板(5)上,所述滑动导向部件(32)中的滑动板后端与所述切断驱动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均富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仁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