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166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第一拉链、防护帘、固定块、手套和调控槽,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外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座,且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盛放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的第一防护板外侧都喷涂有防射线涂层,从而能够起到防射线的能力,并且在第一防护板的中间位置安装透明结构的观察窗,从而能够方便对内侧的病人进行观察,如此能够了解并且的治疗情况;安装的手套能够通过固定圈与第一防护板进行更换,从而能够保证手套的清洁性,并且通过手套能够与患者进行接触,从而能够并且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对医护人员的辐射。

Radiation-proof mobile protectiv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装置
,具体为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射线是由各种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具有特定能量的粒子或光子束流;反应堆工程中常见的有的射线、射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各种射线,由于电离密度不同,生物效应是不同的,所引起的变异率也有差别;为了获得较高的有利突变,必须选择适当的射线,但由于射线来源、设备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目前最常用的是γ射线和x射线;各种射线,由于电离密度不同,生物效应是不同的,所引起的变异率也有差别;为了获得较高的有利突变,必须选择适当的射线,但由于射线来源、设备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目前最常用的是γ射线和x射线。现有的放射线装置基本上都是以固定房间的形式来设定的,从而会这样在对患者进行射线治疗时,都要处在固定的位置进行治疗,同时在对射线进行防护时还有可能出现防护不严密的问题,并且患者的家属还不便于与患者进行交流与看护,而且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还会受到射线辐射的干扰,从而会对医务人员造成无害,同时在射线对患者治疗后,残存的射线还有可能对同病房的患者造成二次辐射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现有的放射线装置基本上都是以固定房间的形式来设定的,从而会这样在对患者进行射线治疗时,都要处在固定的位置进行治疗,同时在对射线进行防护时还有可能出现防护不严密的问题,并且患者的家属还不便于与患者进行交流与看护,而且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还会受到射线辐射的干扰,从而会对医务人员造成无害,同时在射线对患者治疗后,残存的射线还有可能对同病房的患者造成二次辐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第一拉链、防护帘、固定块、手套和调控槽,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外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座,且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盛放槽。优选的,所述观察窗贯穿于第一防护板的中间位置,且观察窗的结构为透明结构。优选的,所述盛放槽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杆,且调节杆的下端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盛放槽之间的外形结构相吻合,且调节杆与滚轮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拉链安装于第一防护板的左右两侧,且第一拉链的外侧连接有第二拉链,所述第二拉链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防护板,且第二拉链的顶端连接有拉头,所述拉头与第二拉链和第一拉链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防护板通过第二拉链和第一拉链与第二防护板之间相互啮合。优选的,所述防护帘安装于第一防护板的上方,且防护帘的内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端连接有电机,且转轴的右端连接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内部安装有滚珠,且滚珠的内部设置有内圈,所述电机与转轴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转轴贯穿于内圈的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防护帘下端的内部安装有镇杆,且防护帘的外侧设置有储放箱,所述防护帘与转轴之间构成缠绕结构,且镇杆贯穿于防护帘底端的内部,并且防护帘与储放箱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安装于第一防护板顶端的右侧,且固定块的右侧连接有夹片,所述夹片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外侧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右侧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转轮和连接轴与固定块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摄像头与显示屏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手套安装于固定圈的内侧,且手套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层,所述摩擦层与手套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且手套与固定圈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优选的,所述调控槽设置于固定底座的左右两侧,且调控槽的内部安装有挡块,所述调控槽的结构为U型结构,且调控槽与调节杆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并且挡块的左侧为弧形结构,同时挡块的右侧为垂直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安装的第一防护板外侧都喷涂有防射线涂层,从而能够起到防射线的能力,并且在第一防护板的中间位置安装透明结构的观察窗,从而能够方便对内侧的病人进行观察,如此能够了解并且的治疗情况;安装的手套能够通过固定圈与第一防护板进行更换,从而能够保证手套的清洁性,并且通过手套能够与患者进行接触,从而能够并且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对医护人员的辐射。2、本技术通过安装的滚轮能够方便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使整个装置不在处于固定的形式放置,如此就能彻底改变放置在固定位置进行放射治疗的问题,滚轮与盛放槽的外形结构相同,从而能够方便将滚轮放置在中盛放槽,这样就能够使固定底座严密的紧贴在地面上,从而能够避免第一防护板防护不紧密的问题,安装的调节杆能够对滚轮的位置进行调节,如此就能够方便将滚轮放置在盛放槽中。3、本技术安装的第一防护板通过第二拉链和第一拉链能够与第二防护板连接,从而能够方便对整个装置进行组装,如此能够方便调节整个装置的整体大小,拉头通过第二拉链和第一拉链能够对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进行拆卸,如此能够方便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移动与运输。4、本技术安装的电机能够为防护帘的升降提供动力,防护帘的结构为防辐射材料制成,从而能够起到双重防辐射的问题,转轴在内圈中进行转动,从而能够方便转轴的转动,安装的镇杆能够对防护帘起到拉扯的作用,这样就能够保持防护帘处在平整的状态,防护帘能够收卷在储放箱中,如此能够对防护帘起到保证作用,避免防护帘受到破坏。5、本技术安装的摄像头能够对防护的内部环境进行拍摄录像,通过显示屏能够将拍摄的画面显示出来,这样就能够对患者的每时每刻进行监护,从而能够使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方便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了解,方便医生对病人用药,摄像头通过转轮和连接轴能够在固定块上转动,如此能够方便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监控;U型结构的调控槽能够放置调节杆,如此能够方便对滚轮的固定位置进行控制,挡块垂直一侧,能够对调节杆起到阻挡作用,如此能够保证调节杆位置固定的稳定性,弧形一侧的挡块,能够方便调节杆的滑动调节,大大提高了该种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防护板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圈侧视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块与摄像头连接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圈后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防护板;2、观察窗;3、固定圈;4、显示屏;5、固定底座;6、盛放槽;7、调节杆;8、滚轮;9、第一拉链;10、第二拉链;11、拉头;12、第二防护板;13、防护帘;14、转轴;15、电机;16、连接圈;17、镇杆;18、储放箱;19、固定块;20、夹片;21、转轮;22、摄像头;23、滚珠;24、内圈;25、连接轴;26、手套;27、摩擦层;28、调控槽;29、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1、观察窗2、固定圈3、显示屏4、固定底座5、盛放槽6、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1)、第一拉链(9)、防护帘(13)、固定块(19)、手套(26)和调控槽(2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观察窗(2),且观察窗(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圈(3),所述固定圈(3)的外侧安装有显示屏(4),所述显示屏(4)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座(5),且固定底座(5)的内部设置有盛放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1)、第一拉链(9)、防护帘(13)、固定块(19)、手套(26)和调控槽(2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观察窗(2),且观察窗(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圈(3),所述固定圈(3)的外侧安装有显示屏(4),所述显示屏(4)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座(5),且固定底座(5)的内部设置有盛放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2)贯穿于第一防护板(1)的中间位置,且观察窗(2)的结构为透明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槽(6)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杆(7),且调节杆(7)的下端连接有滚轮(8),所述滚轮(8)与盛放槽(6)之间的外形结构相吻合,且调节杆(7)与滚轮(8)之间为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链(9)安装于第一防护板(1)的左右两侧,且第一拉链(9)的外侧连接有第二拉链(10),所述第二拉链(10)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防护板(12),且第二拉链(10)的顶端连接有拉头(11),所述拉头(11)与第二拉链(10)和第一拉链(9)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防护板(1)通过第二拉链(10)和第一拉链(9)与第二防护板(12)之间相互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射线移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帘(13)安装于第一防护板(1)的上方,且防护帘(13)的内部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左端连接有电机(15),且转轴(14)的右端连接有连接圈(16),所述连接圈(16)的内部安装有滚珠(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平平许容芳陶冶陈蕾王藕玲徐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肿瘤医院南通市第五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