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杯体组件及食物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541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杯体组件及食物处理机,连接结构包括: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第一接头,设置在第一容器上与第一容器内连通;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第二接头,设置在第二容器上与第二容器内连通,可插入到第一接头内,使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连通;第一密封圈,包括一端安装在第一接头内的第一密封柱,第一密封柱可在第二接头插入到第一接头内时套设安装在第二接头上,并使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密封连接;第一密封圈还包括第一密封筋,其一端设置在第一密封柱的另一端上,其另一端与第一密封柱相互分离,向第一密封圈的外侧方向延伸,且能够在第二接头插入到第一接头内时与第二容器密封接触。该方案可通过第一密封筋来增强两个接头间的密封性能。

Connection structure, cup assembly and food proc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结构、杯体组件及食物处理机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结构、杯体组件及食物处理机。
技术介绍
目前,为缓解食材的氧化,真空原汁机等的接渣杯或接汁杯均需要与食物处理杯进行密封连接,以进行密封接汁或接渣。同时,由于接汁杯或接渣杯等也需要经常拆洗,因此接汁杯或接渣杯与食物处理杯的连接处不仅要保证可靠的密封性能,还要拆卸方便。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既能够方便接汁杯或接渣杯与食物处理杯之间的拆装又能够使接汁杯或接渣杯与食物处理杯的连接处能够可靠密封的连接结构以及包括该连接结构的杯体组件以及食物处理杯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结构。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杯体组件。本技术的在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杯体组件的食物处理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第一接头,设置在第一容器上,与所述第一容器内连通;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第二接头,设置在第二容器上,与所述第二容器内连通,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一接头内,使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连通;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柱,所述第一密封柱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头内,所述第一密封柱能够在所述第二接头插入到所述第一接头内时,套设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头上,并使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密封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还包括第一密封筋,所述第一密封筋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柱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密封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柱相互分离,并向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侧方向延伸,且能够在所述第二接头插入到所述第一接头内时与所述第二容器密封接触。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可用于食物处理机中的榨汁杯与接渣杯或接汁杯之间的连接,而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密封圈,在安装时可先将密封圈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头内,然后可将第二接头插入到第一接头内的第一密封圈内,这样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之间便可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连接。而通过在第一密封圈上设置第一密封筋,这样在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相互插接密封时,便可通过第一密封筋与第二容器的壁面密封贴合,以便能够通过第一密封圈进行再次密封。该种连接结构,在将两个接头密封连接时,可通过第一密封筋来增强第一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尤其是,在该连接结构用于连接两个真空容器时,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密封连接,而第一密封筋的内表面为负压,而第一密封筋的外表面为大气压,这样便可在第一密封筋的内外表面上形成压力差,从而第一密封筋便会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更紧密地贴紧安装在第二容器上,且两个接头内的真空度越高,第一密封筋与第二容器之间就贴的越紧,进而密封效果也就越好。而该种方式通过在第一密封圈上增加端面的大尺寸接触唇边,能够在客户安装不到位时,通过气压差形成的压力,将第一密封筋进一步压合,从而形成良好密封,这样便能够确保连接结构之间的密封效果,以使两个接头之间能够可靠密封。此外,该种结构由于第一密封筋能够与第二容器形成良好的密封,因此,可降低第二接头与第一密封圈的之间的密封要求,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可减小第二接头与第一密封圈的之间的过盈配合量,以使第二接头能够与第一密封圈配合的较松,从而可提高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的拆卸便利性,即这样能够使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之间的拆装更加便利。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上,并从所述第一容器的内侧向所述第一容器的外侧延伸;所述第一密封柱靠近所述第一容器的一端上设置有向所述第一密封柱的外侧方向延伸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位于所述第一接头外,并贴合安装在所述第一容器的内壁面上;和/或所述第一密封柱远离所述第一容器的一端上设置有向所述第一密封柱的外侧方向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伸出到所述第一接头外,并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头远离所述第一容器的一端的端面上。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第一密封圈的第一密封柱的外侧壁上设置一个卡槽,以便能够在第一密封柱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翻边,即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这样在将第一密封圈安装在第一接头上时,可将第一密封圈内侧的翻边伸入到第一容器内,并通过第一翻边与第一容器的内壁面进行限位安装,同时,可将第一密封圈的外侧的第二翻边包覆安装在第一接头的外端面上。该种方案,第一密封圈的两端可通过翻边进行限位,从而可防止第一密封圈在外力的挤压下而左右窜动,因而可确保第一密封圈在第一接头上的安装可靠性。此外,通过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设置还能够对第一接头的端面进行遮蔽保护,从而可防止第一接头上的两端的毛刺等刮伤用户,从而可有效保护客户不被第一接头上的毛刺等刺伤。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柱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翻边,且所述第一密封柱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翻边时,所述第一密封柱、所述第一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第一密封筋为一体式结构。在该些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柱、第一翻边、第二翻边和第一密封筋优选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确保第一密封柱、第一翻边、第二翻边和第一密封筋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还可将第一密封柱、第一翻边、第二翻边和第一密封筋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当然,第一密封柱、第一翻边、第二翻边和第一密封筋也可为分体式结构,即可拆卸结构。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柱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翻边时,所述第一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位于所述第一容器的内侧壁面与所述第一接头的内侧壁面的交接处;其中,所述避让槽沿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周向方向设置呈环形。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在第一接头安装在第一容器的侧壁上时,第一容器的内侧壁面与第一接头的内壁面的连接处会形成一L形或类L形的拐角,而这类拐角在通过模具加工成型时,极易在拐角周围形成毛刺等,而通过在第一密封圈的外壁面上设置避让槽,使得第一密封圈的外壁面能够避让开上述L形或类L形的拐角,这样便可避免第一密封圈与拐角直接接触,从而使得第一密封圈能够避开拐角处的毛刺而不至于被毛刺割裂破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柱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翻边时,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一容器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凸筋。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凸筋可增强第一翻边的变形能力,从而可增强第一翻边与第一容器的内侧壁面之间的挤压力度,从而能够使第一翻边与第一容器贴合的更紧,这样便可避免第一容器内的液体等从第一翻边与第一容器的接触面泄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柱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翻边时,所述第一密封筋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柱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翻边远离所述第一密封柱的面的交界处。在该些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筋即可设置在第一密封柱的内壁面上,也可设置在第二翻边上,但优选地设置在第一密封柱与第二翻边的连接处,这样能够使第一密封筋的长度和强度比较适中,从而使得第一密封筋能够恰好与第二容器的壁面贴合,也可防止第一密封筋在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插接时因强度不足而发生弯折等情况。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第一接头,设置在第一容器上,与所述第一容器内连通;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第二接头,设置在第二容器上,与所述第二容器内连通,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一接头内,使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连通;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柱,所述第一密封柱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头内,所述第一密封柱能够在所述第二接头插入到所述第一接头内时,套设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头上,并使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密封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还包括第一密封筋,所述第一密封筋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柱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密封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柱相互分离,并向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侧方向延伸,且能够在所述第二接头插入到所述第一接头内时与所述第二容器密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第一接头,设置在第一容器上,与所述第一容器内连通;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第二接头,设置在第二容器上,与所述第二容器内连通,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一接头内,使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连通;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柱,所述第一密封柱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头内,所述第一密封柱能够在所述第二接头插入到所述第一接头内时,套设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头上,并使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密封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还包括第一密封筋,所述第一密封筋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柱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密封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柱相互分离,并向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侧方向延伸,且能够在所述第二接头插入到所述第一接头内时与所述第二容器密封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上,并从所述第一容器的内侧向所述第一容器的外侧延伸;所述第一密封柱靠近所述第一容器的一端上设置有向所述第一密封柱的外侧方向延伸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位于所述第一接头外,并贴合安装在所述第一容器的内壁面上;和/或所述第一密封柱远离所述第一容器的一端上设置有向所述第一密封柱的外侧方向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伸出到所述第一接头外,并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头远离所述第一容器的一端的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柱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翻边,且所述第一密封柱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翻边时,所述第一密封柱、所述第一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第一密封筋为一体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柱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翻边时,所述第一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位于所述第一容器的内侧壁面与所述第一接头的内侧壁面的交接处;其中,所述避让槽沿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周向方向设置呈环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柱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翻边时,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一容器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凸筋。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柱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翻边时,所述第一密封筋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柱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翻边远离所述第一密封柱的面的交界处;和/或所述第一密封柱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翻边时,所述第一密封筋远离所述第一密封柱的一端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翻边在所述第一密封圈的轴向方向上的距离为H1,其中,0mm≤H1≤10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0.5mm≤H1≤5mm。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柱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翻边时,所述第二翻边远离所述第一密封柱的一端上设置有向所述第一接头的外侧壁方向弯折的卷边,所述卷边密封安装在所述第一接头的外侧壁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柱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筋沿所述第一密封柱的周向方向对称设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筋与所述第二接头之间为过盈配合。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筋位于所述第一容器的内壁面的外侧,所述第二凸筋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容器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为H2,其中,0mm≤H2≤10mm;或所述第二凸筋位于所述第一容器的内壁面的内侧,所述第二凸筋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容器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为H3,其中,0mm≤H3≤2mm。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0mm≤H2≤5mm;0mm≤H3≤1mm。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远离所述第一容器的一端的内壁面从靠近所述容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容器的一端向所述第一接头的外侧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密封柱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一接头的内壁面的形状大小相适配;和/或所述第一密封筋沿所述第一密封柱的周向呈环形设置。13.一种杯体组件,用于食物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食物处理杯和接料杯;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食物处理杯和所述接料杯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并导通。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杯包括:接料杯体,所述接料杯体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接料杯体的侧壁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至所述食物处理杯;接料杯盖,能够安装在所述接料杯体的杯口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杯口;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接料杯体与所述接料杯盖之间,用于使所述接料杯盖与所述接料杯体之间密封。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杯盖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一面上设置有能够插入到所述接料杯体内的插入部,所述第二密封圈包括:第二密封柱,套设安装在所述插入部上,能够在所述接料杯盖密封所述接料杯体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梅若愚郭后才游守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