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1396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林业领域,公开了一种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翻根:割除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留茬高度3‑8cm,并将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翻埋至淤泥中;(2)种植红树林:将红树林苗木以不低于1000株/亩的密度种植在翻根后的区域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特定的翻根技术和超高密度造林方式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互花米草再生。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式控制互花米草,由于是利用乡土植物红树林替代互花米草,不存在生态风险,杜绝了现有互花米草防控技术的最大缺陷——互花米草再次入侵的问题。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Spartina alterniflo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林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
技术介绍
1979年从美国引种的互花米草已经在我国海岸大面积爆发,2003年被国家环保总局(现环境保护部)列入首批外来入侵生物名单。互花米草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扩散速度快,且其生态位与红树林重叠,已经对我国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的红树林造成严重威胁。针对互花米草的控制,目前有很多的方法,主要包括:人工割除法、蓄水淹灭法、化学药物杀灭法和植物替代法。其中,人工割除费时费力,且割除后还会再生;蓄水淹灭法在长江口得到了成功使用,但需要庞大的投资,且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很大干扰;化学药物杀灭法如使用盖草能可以有效杀灭互花米草,但存在对海洋生态影响的不确定性和杀灭后重新生长的问题;广东珠海利用速生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成功地控制了互花米草,但鉴于无瓣海桑是引自孟加拉国的外来树种而存在生态入侵的风险,无法大规模推广。因此,至今缺乏一种安全、有效、持久的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采用现有的方法控制互花米草存在的各种缺陷,而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持久的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1)翻根:割除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留茬高度3-8cm,并将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翻埋至淤泥中;(2)种植红树林:将红树林苗木以不低于1000株/亩的密度种植在翻根后的区域中。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将翻根时留茬高度严格控制在3-8cm同时将红树林苗木的种植密度控制在不低于1000株/亩,这种特定的翻根技术和超高密度造林方式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互花米草再生。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式控制互花米草,由于是利用乡土植物红树林替代互花米草,不存在生态风险,杜绝了现有互花米草防控技术的最大缺陷---互花米草再次入侵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翻根的时机为每年4-6月份,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互花米草再生。其原因是:一方面,4-6月份种植的红树林苗木,可以充分利用长达近6个月的高温高湿夏秋季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安全越冬,造林成活率高;另一方面,互花米草上一年贮存于根系中的营养物质,第二年春天温度回升后被大量消耗用于营养生长,翻根后再生能力下降;第三,此时互花米草高度有限,人工翻根劳动强度小;再则,这也是高纬度地区(福建、浙江)红树林主要造林树种秋茄胚轴成熟的季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红树林苗木的种植密度为1200-1800株/亩时,该造林密度高于一般红树林的造林密度,更远远高于山地植树的造林密度,采用如此高密度的造林方式,虽然造林成本上有一定提高,但是能够快速形成有效遮阴,对翻根后萌发的互花米草芽有很好的压制作用,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互花米草再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包括:(1)地点选择:鉴于互花米草的耐淹水能力高于红树林的实际情况,待控制的互花米草应该是生长于平均海平面以上的互花米草;如果待控制的互花米草是生长于平均海平面以下的互花米草,应在互花米草割除后,人工填土将滩涂高程抬升至平均海平面以上,并在外侧设置防止泥沙流失的围堰之后再种植红树林。(2)翻根:割除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留茬高度3-8cm,并将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翻埋至淤泥中;割下来的互花米草应及时清理。(3)种植红树林:将红树林苗木以不低于1000株/亩的密度种植在翻根后的区域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翻根过程中,将互花米草的留茬高度控制在3-8cm是其中一个技术关键点,低于3cm或者高于8cm都不好操作并且极易导致翻根后重新生长。优选地,留茬高度为4-6cm,最优选为5cm。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翻根的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将互花米草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颠倒即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翻埋的方式为用锄头挖出互花米草地下根系深至20-40cm,并将挖出的互花米草根系地上部分用脚踩埋至淤泥20cm以下。所述翻根的时机最好是综合考虑红树林种植时间以及翻根效果,优选为每年4-6月份,特别是福建及福建以北的区域优选在每年4-6月进行最佳,具体地,广东和广西可以在每年的4月份进行,福建可以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浙江可以在6月份进行。一方面,4-6月份种植的红树林苗木,可以充分利用长达近6个月的高温高湿夏秋季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安全越冬,造林成活率高;另一方面,互花米草上一年贮存于根系中的营养物质,第二年春天温度回升后被大量消耗用于营养生长,翻根后再生能力下降;第三,此时互花米草高度有限,人工翻根劳动强度小;再则,这也是高纬度地区(福建、浙江)红树林主要造林树种秋茄胚轴成熟的季节。7月份以后互花米草长得很高大,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不建议在秋冬季翻根,因为这段时间风大、温度低,人工滩涂作业非常辛苦,并且春季互花米草容易复长。翻根后应该尽快(优选不超过半个月)种植红树林苗木。所述红树林苗木的种植密度随红树林植物种类和苗木规格而异,但不应低于1000株/亩,如果条件允许,优选按照1200-1800株/亩的密度配置。其中,外侧密度可以稍高,内侧密度可以稍低。如上所述,该造林密度高于一般红树林的造林密度,更远远高于山地植树的造林密度,采用如此高密度的造林方式,虽然造林成本上有一定提高,但是能够快速形成有效遮阴,对翻根后萌发的互花米草芽有很好的压制作用,从而更有效地抑制互花米草再生。所述红树林苗木可以为胚轴,也可以为袋苗。术语“胚轴”是红树植物的种子不经休眠直接在母体上萌发后突破果皮而形成的圆柱状的未长根幼苗,因其主要部分为下胚轴,故简称胚轴。所述胚轴长度因物种而异,一般为10-30cm。当所述红树林苗木为胚轴时,所述胚轴的入土深度优选占胚轴总长的1/3-1/2。所述袋苗是指由胚轴、果实在营养袋中培育而来的苗,生长1-2年后的幼苗,幼苗处于一个营养器官生长并积累有机质的时期,处于生长期的初始阶段。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红树林苗木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一般而言,选择在待造林地附近有野生的种类。我国有互花米草危害严重地区的红树植物种类主要有:秋茄、桐花树、白骨壤、木榄和红海榄等。可以根据作业设计的要求,选择一至几种。其中,每年4-6月是国内常见红树植物秋茄胚轴成熟的季节,翻根后可以直接种植秋茄胚轴。木榄和红海榄,可以根据胚轴成熟时间确定。其他时间种植,可以采用袋苗。对于其他红树植物如桐花树、白骨壤等,可以采用营养袋苗种植。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还包括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定期检查(优选每月检查一次),发现互花米草萌发的芽及时清除干净。必要的时候,在造林地外侧围网,以避免漂浮垃圾危害。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1)翻根:五月份,用普通镰刀割除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留茬高度5cm,用锄头挖出地下根系深至30cm,并将挖出的互花米草根系地上部分用脚踩埋至淤泥20cm以下。(2)种植红树林: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翻根:割除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留茬高度3‑8cm,并将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翻埋至淤泥中;(2)种植红树林:将红树林苗木以不低于1000株/亩的密度种植在翻根后的区域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翻根:割除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留茬高度3-8cm,并将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翻埋至淤泥中;(2)种植红树林:将红树林苗木以不低于1000株/亩的密度种植在翻根后的区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其中,留茬高度为4-6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其中,所述翻埋的方式为用锄头挖出互花米草地下根系深至20-40cm,并将挖出的互花米草根系地上部分用脚踩埋至淤泥20c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其中,所述翻根的时机为每年4-6月份;广东和广西在每年的4月份进行,福建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浙江在6月份进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其中,待控制的互花米草应该是生长于平均海平面以上的互花米草;如果待控制的互花米草是生长于平均海平面以下的互花米草,应在互花米草割除后,人工填土将滩涂高程抬升至平均海平面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瑁王文卿陈锦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泉州桐青红树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