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25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连接器壳体,其包括壳体本体、凹陷结构和凸筋,所述壳体本体具有一端面,并设置有容腔;所述凹陷结构自所述端面向所述壳体本体内凹陷,并在所述端面具有一开口;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端面,并突出于所述端面,所述凸筋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在端面设置凸筋,凸筋围绕凹陷结构设置,这样在端面安装于其它部件上时,凸筋可将端面与其它结构比如线路板之间的间隙封闭,可防止注塑料自端面与其它部件比如线路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凹陷结构内,可避免二次注塑增加材料成本。

Connector housing, connector assembly and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在有些电连接领域,需要使用连接器及线路板。连接器与线路板分别成型制作,再安装在一起。其中一种安装方式是二次注塑。即首先注塑成型连接器壳体,再将连接器利用注塑方式与线路板连接。在有些电连接领域,需要使用连接器和线路板,且待两者连接后需要进行二次注塑进行全部或局部包覆。即连接器组件成型后,再将连接器组件与线路板进行电连接,最后再进行二次注塑。为了节省材料,连接器壳体在注塑成型时会设置一些凹陷结构,比如逃料槽或者套料孔等。但如果结构设置不合适,则在二次注塑时的注塑料会进入凹陷结构内,使凹陷结构的作用完全失效。尤其是在有些领域,二次注塑使用的材料成本高于初次注塑的材料成本,如二次注塑材料进入初次注塑的凹陷结构内,这样使得凹陷结构不仅不能节省成本,反而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二次注塑增加材料成本的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具有一端面,并设置有容腔;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自所述端面向所述壳体本体内凹陷,并在所述端面具有一开口;凸筋,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端面,并突出于所述端面,所述凸筋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陷结构为逃料槽和/或逃料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端面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突出于所述端面设置;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安装凸台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凸台数目为多个;各个所述安装凸台包括安装接触面;所述多个安装接触面共面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筋突出于所述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安装凸台突出于所述端面的高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筋的宽度自所述端面起沿高度方向逐渐减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筋与所述安装凸台封闭地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壳体和线路板;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具有一端面,并设置有容腔;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自所述端面向所述壳体本体内凹陷,并在所述端面具有一开口;凸筋,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端面,并突出于所述端面,所述凸筋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所述连接器壳体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端面朝向所述线路板;所述凸筋与所述线路板相接触,将所述端面与所述线路板之间的间隙封闭。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端面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突出于所述端面设置;所述安装凸台数目为多个;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安装凸台之间;所述安装凸台及所述凸筋均与所述线路板接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筋与所述安装凸台封闭地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当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所述线路板连接时,所述安装凸台与所述凸筋将所述端面与所述线路板之间间隙沿圆周方向封闭,以隔断所述凹陷结构与所述连接器壳体外部的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所述线路板连接后,所述凸筋突出于所述端面的高度等于所述安装凸台突出于所述端面的高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自所述端面插置于所述壳体本体上,所述连接端子一端与所述线路板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容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注塑壳,所述注塑壳包覆部分所述壳体本体和部分或全部所述线路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器壳体还包括周向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突出于所述壳体本体;所述注塑壳包覆所述凸缘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缘下表面为所述端面的一部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支架,所述线路板支撑在所述支架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汇流排,所述汇流排支撑在所述支架上,用于电连接电池芯。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述的连接组件及电池芯。本技术中的连接器壳体、连接组件及电池包,在端面设置凸筋,凸筋围绕凹陷结构设置,这样在端面安装于其它部件上时,凸筋可以变形甚至压溃使其与安装凸台齐平,可将端面与其它结构比如线路板之间的间隙封闭,可防止注塑料自端面与其它部件比如线路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凹陷结构内,可避免二次注塑增加材料成本。凸筋突出于端面的高度高于安装凸台突出于端面的高度,可在安装时将凸筋按压变形甚至压溃至与安装凸台同样的高度,这样可避免凸筋低于安装凸台的高度而无法将端面与其它部件比如线路板完全封闭,这样设置可以确保凹陷结构环绕360度均被封闭,完全避免二次注塑的注塑料进入凹陷结构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连接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结构去除注塑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连接器壳体及连接端子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图4中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连接组件100,包括线路板110、连接器壳体120及连接端子130。线路板110设置有导电线路图形(图中未示出),导电线路图形用于导电。线路板110可以采用各种常用的线路板,比如印刷线路板。线路板110用于安装连接器壳体120。连接器壳体120用于安装连接端子130。连接端子130一端与线路板110插接连接,并与导电线路图形电连接。如图3至图5所示,连接器壳体120包括壳体本体121。壳体本体121用于安装连接端子130,并用于与对配连接器插接连接,因此,壳体本体121可根据实际使用的场合确定其形状或结构,比如,直线型结构,直角型结构或者品字型结构等。壳体本体121具有一端面122。在将壳体本体121安装于线路板110时,端面122朝向线路板110。通常,端面122也即是壳体本体121一端的端面。实际安装时,端面122面积通常相对较大。由于端面122的尺寸相对较大,且壳体本体121通常为注塑件,因此端面122局部容易产生翘曲、弯曲等缺陷。如端面122局部翘曲、弯曲,则难以与线路板110贴合,易产生缝隙。因此,本技术中的壳体本体121的端面122上设置有安装凸台123。安装凸台123突出于端面122一定的高度,具体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安装凸台123用于与线路板110相接触,以减小壳体本体121安装时两者的接触面积。安装凸台123数目可以是多个,均匀分布在端面122上。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安装凸台123数目为四个,间隔分布在端面122的四个角上。每个安装凸台123具有一安装接触面127。壳体本体121安装在线路板110上时,安装接触面127与线路板110相接触。多个安装凸台123的安装接触面127共面设置,即齐平,以确保壳体本体121安装稳定。为了节省原材料,壳体本体121上还设置有凹陷结构。其中一种凹陷结构设置为自端面122起向壳体本体121内凹陷,比如逃料槽124。逃料槽124的开口设置在端面122上。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逃料槽124也可以是逃料孔。根据实际的需要,逃料槽124数目可以是多个。壳体本体121为注塑成型。在将壳体本体121安装于线路板110上后,需再次注塑将壳体本体121与线路板110连接,也即是二次注塑成型。由于安装凸台123突出于端面122一定的高度且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具有一端面,并设置有容腔;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自所述端面向所述壳体本体内凹陷,并在所述端面具有一开口;凸筋,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端面,并突出于所述端面,所述凸筋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具有一端面,并设置有容腔;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自所述端面向所述壳体本体内凹陷,并在所述端面具有一开口;凸筋,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端面,并突出于所述端面,所述凸筋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为逃料槽和/或逃料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突出于所述端面设置;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安装凸台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台数目为多个;各个所述安装凸台包括安装接触面;所述多个安装接触面共面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突出于所述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安装凸台突出于所述端面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的宽度自所述端面起沿高度方向逐渐减小。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与所述安装凸台封闭地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8.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壳体和线路板;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具有一端面,并设置有容腔;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自所述端面向所述壳体本体内凹陷,并在所述端面具有一开口;凸筋,所述凸筋设置于所述端面,并突出于所述端面,所述凸筋围绕所述凹陷结构设置;所述连接器壳体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端面朝向所述线路板;所述凸筋与所述线路板相接触,将所述端面与所述线路板之间的间隙封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灿灿杨振杰李子薇马飞松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