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定顺畅型弹片发声薄膜键盘开关
本技术涉及薄膜键盘开关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稳定顺畅型弹片发声薄膜键盘开关。
技术介绍
机械键盘开关在使用时有较明显的按压回弹触感,敲击时会产生明显的咔嚓声响;而薄膜键盘开关相对较薄,其体积小,在外观、密封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现有技术中,行业内已经将机械键盘开关的按压产生声响的功能结合应用到薄膜键盘开关上,以提升薄膜键盘开关的使用感受。但是,现有技术中,该种薄膜键盘开关在按压使用时,其导芯位移顺畅性以及导芯与发声弹片之间的联动稳定性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局限了薄膜键盘开关使用时的顺畅性,后续长时间使用后,按压操作时使用性能更是会下降,导致该种薄膜键盘开关的耐用性欠佳。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顺畅型弹片发声薄膜键盘开关,其通过对导芯的作用部及发声弹片结构进行巧妙设计,确保了导芯位移顺畅,同时,导芯与发声弹片之间的联动稳定性佳,发声效果好,而且,耐用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顺畅型弹片发声薄膜键盘开关,包括有键帽、导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顺畅型弹片发声薄膜键盘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键帽(10)、导芯(20)、发声弹片(30)、键座(40)及导通触发弹性件(50);其中:所述键帽(10)连接于导芯(20);所述键座(40)内具有容设腔(41),所述导芯(20)伸入容设腔(41)内;所述导通触发弹性件(50)设置于导芯(20)的下方,以选择性地受导芯(20)按压向下变形或靠其自身弹性复位作用力联动导芯(20)向上复位;所述导芯(20)的侧面凸设有作用部(21);所述发声弹片(30)装设于键座(40)内;所述发声弹片(30)具有相对侧设置的第一弹性臂(31)、第二弹性臂(32),所述第一、第二弹性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顺畅型弹片发声薄膜键盘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键帽(10)、导芯(20)、发声弹片(30)、键座(40)及导通触发弹性件(50);其中:所述键帽(10)连接于导芯(20);所述键座(40)内具有容设腔(41),所述导芯(20)伸入容设腔(41)内;所述导通触发弹性件(50)设置于导芯(20)的下方,以选择性地受导芯(20)按压向下变形或靠其自身弹性复位作用力联动导芯(20)向上复位;所述导芯(20)的侧面凸设有作用部(21);所述发声弹片(30)装设于键座(40)内;所述发声弹片(30)具有相对侧设置的第一弹性臂(31)、第二弹性臂(32),所述第一、第二弹性臂之间形成有上下布置的上侧间隔槽(301)、下侧间隔槽(302),上侧间隔槽(301)的上端设置有上端开口,上侧间隔槽(301)的下端设置有下端开口以与下侧间隔槽(302)的上端连通;上、下端开口均小于作用部(21)及上、下侧间隔槽;所述作用部(21)伸入上侧间隔槽(301)内;受按压时,所述作用部(21)从上侧间隔槽(301)向下侧间隔槽(302)位移;释放按压时,在导通触发弹性件(50)的弹性复位作用力下,所述作用部(21)从下侧间隔槽(302)向上侧间隔槽(301)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顺畅型弹片发声薄膜键盘开关,其特征在于:将发声弹片(30)的第一、第二弹性臂定义为左右向对侧布置;所述第一弹性臂(31)具有自上而下连接设置的第一左侧斜向部(311)、第二左侧斜向部(312)、第三左侧斜向部(313),第一左侧斜向部(311)自上而下斜向左延伸设置,第二左侧斜向部(312)自上而下斜向右延伸设置,第三左侧斜向部(313)自上而下斜向左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弹性臂(32)具有自上而下连接设置的第一右侧斜向部(321)、第二右侧斜向部(322)、第三右侧斜向部(323),第一右侧斜向部(321)自上而下斜向右延伸设置,第二右侧斜向部(322)自上而下斜向左延伸设置,第三右侧斜向部(323)自上而下斜向右延伸设置;所述上侧间隔槽(301)由第一左侧斜向部(311)、第二左侧斜向部(312)、第一右侧斜向部(321)、第二右侧斜向部(322)围构而成;所述下侧间隔槽(302)形成于第三左侧斜向部(313)、第三右侧斜向部(323)之间;所述上端开口形成于第一左侧斜向部(311)、第一右侧斜向部(321)的上端之间;所述下端开口形成于第二左侧斜向部(312)、第二右侧斜向部(322)的下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顺畅型弹片发声薄膜键盘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21)的上端具有上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曦,周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铭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