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115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7:59
一种可挠式电子装置包含承载结构、可挠式荧幕及二枢转机构。各枢转机构借由第一支架单元朝第二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第一内支架使第一支撑板由水平状态转动至垂直状态,且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第二内支架使第二支撑板由所述水平状态转动至所述垂直状态,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供可挠式荧幕的弯折处弯折的避位空间。

Pivot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枢转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具有一可挠式荧幕的可挠式电子装置的枢转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不断精进,采用可挠式荧幕的智慧型手机或是平板已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在这类的电子装置(例如:智慧型手机、平板)中通常具有两块摊平并排的基板、一设置于两块基板上的可挠式荧幕以及设于两块基板之间的至少一枢转机构(例如铰链、转轴等),因此两块基板可借由所述枢转机构相对枢转而使所述可挠式荧幕处于一弯折收起状态或一摊平使用状态,然而,由于可挠式荧幕被弯折时,其弯折处将会形成内、外周长变化,因此所述枢转机构设计时需考量所述弯折处的内、外周长变化以避免可挠式荧幕过度弯折(弯曲)而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可挠式荧幕过度弯折(弯曲)之枢转机构及应用所述枢转机构的可挠式电子装置。本技术的枢转机构包含凸轮、第一支架单元、第二支架单元。所述凸轮呈椭圆形,且其上形成二在长度方向上相间隔的第一枢接孔及二分别在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高度方向与各所述第一枢接孔相间隔的第二枢接孔。所述第一支架单元与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沿所述长度方向摊平且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支架单元包括第一外支架、第一内支架及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外支架具有第一端部,其形成有第一容置孔,且所述第一容置孔内形成有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孔其中一者的第一外枢接段及与所述第一外枢接段相间隔的第一外连接段。所述第一内支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孔内,并具有朝所述凸轮延伸的第一内枢接端部,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具有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孔其中一者的第一内枢接段及与所述第一内枢接段相间隔的第一内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连接段与所述第一内连接段。所述第二外支架与所述第一外支架相邻设置,具有第二端部,其形成有第二容置孔,且所述第二容置孔内形成有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孔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外枢接段及与所述第二外枢接段相间隔的第二外连接段。所述第二内支架设于所述第二容置孔内,并具有朝所述凸轮延伸的第二内枢接端部,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具有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孔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内枢接段及与所述第二内枢接段相间隔的第二内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外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内连接段。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内枢接段与所述第一内连接段的第一直线与通过所述第一外枢接段与所述第一外连接段的第二直线保持在彼此平行的第一平行状态,借此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外支架的所述第一外连接段会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而连动所述第一内连接段,使所述第一内支架与所述第一外支架同步转动,同时所述第一内支架受所述第一平行状态的限制而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带动,由所述第一容置孔的第一顶侧滑移至所述第一容置孔相反于所述第一顶侧的第一底侧。通过所述第二内枢接段与所述第二内连接段的第三直线与通过所述第二外枢接段与所述第二外连接段的第四直线保持在彼此平行的第二平行状态,借此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外支架的所述第二外连接段会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而连动所述第二内连接段,使所述第二内支架与所述第二外支架同步转动,同时所述第二内支架受所述第二平行状态的限制而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带动,由所述第二容置孔的第二顶侧滑移至所述第二容置孔相反于所述第二顶侧的第二底侧,而使得所述第一内支架与所述第二内支架之间形成避位间距。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在所述第一内支架与所述第二内支架之间形成所述避位间距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朝远离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外支架的所述第一外连接段会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而连动所述第一内连接段,使所述第一内支架与所述第一外支架同步转动,同时所述第一内支架受所述第一平行状态的限制而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带动,由所述第一容置孔的所述第一底侧滑移至所述第一容置孔的所述第一顶侧。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朝远离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外支架的所述第二外连接段会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而连动所述第二内连接段,使所述第二内支架与所述第二外支架同步转动,同时所述第二内支架受所述第二平行状态的限制而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带动由所述第二容置孔的所述第二底侧滑移至所述第二容置孔的所述第二顶侧,而使所述第一支架单元与所述第二支架单元回到摊平且相邻设置的状态。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端部具有第一顶壁、第一底壁、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外枢接段及所述第一外连接段,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一底壁相间隔且所述第一侧壁的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顶壁及所述第一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顶壁及所述第一底壁共同形成开口朝向所述凸轮且供所述第一内支架设置的所述第一容置孔,所述第一外枢接段沿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且其另一端可转动地穿设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枢接孔,所述第一外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且远离所述第一端部的末端,且其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外枢接段。所述第二端部具有第二顶壁、第二底壁、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外枢接段及所述第二外连接段,所述第二顶壁与所述第二底壁相间隔且所述第二侧壁的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顶壁及所述第二底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二顶壁及所述第二底壁共同形成开口朝向所述凸轮且供所述第二内支架设置的所述第二容置孔,所述第二外枢接段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且其另一端可转动地穿设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枢接孔,所述第二外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且远离所述第二端部的末端,且其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外枢接段。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内支架具有第一内本体及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内本体且朝所述凸轮延伸的第一内枢接端体,所述第一内枢接端体上形成所述第一内枢接段及所述第一内连接段,所述第一内枢接段与所述第一内连接段背向于所述第一侧壁且彼此平行地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内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外连接段的上方且高度介于所述第一内枢接段与所述第一外枢接段之间。所述第二内支架具有第二内本体及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二内本体且朝所述凸轮延伸的第二内枢接端体,所述第二内枢接端体上形成所述第二内枢接段及所述第二内连接段,所述第二内枢接段与所述第二内连接段背向于所述第二侧壁且彼此平行地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内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外连接段的上方且高度介于所述第二内枢接段与所述第二外枢接段之间。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枢转机构适用于安装于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内支架的所述第一内本体形成开口背向所述第一外支架的第一卡制槽,且所述第二内本体形成开口背向所述第二外支架的第二卡制槽。所述第一支架单元还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具有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凸轮的第一支撑体,及由所述第一支撑体朝向所述第一内支架凸伸且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制槽的第一卡制块,且所述第一支撑体供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支架单元还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具有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凸轮的第二支撑体,及由所述第二支撑体朝向所述第二内支架凸伸且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制槽的第二卡制块,且所述第二支撑体供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机构包含:凸轮,呈椭圆形,且其上形成二在长度方向上相间隔的第一枢接孔及二分别在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高度方向与各所述第一枢接孔相间隔的第二枢接孔;沿所述长度方向摊平且相邻设置的第一支架单元及第二支架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单元包括第一外支架,具有第一端部,其形成有第一容置孔,且所述第一容置孔内形成有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孔其中一者的第一外枢接段及与所述第一外枢接段相间隔的第一外连接段,第一内支架,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孔内,并具有朝所述凸轮延伸的第一内枢接端部,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具有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孔其中一者的第一内枢接段及与所述第一内枢接段相间隔的第一内连接段;第一连接件,其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连接段与所述第一内连接段;及所述第二支架单元包括第二外支架,与所述第一外支架相邻设置,具有第二端部,其形成有第二容置孔,且所述第二容置孔内形成有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孔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外枢接段及与所述第二外枢接段相间隔的第二外连接段,第二内支架,其设于所述第二容置孔内,并具有朝所述凸轮延伸的第二内枢接端部,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具有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孔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内枢接段及与所述第二内枢接段相间隔的第二内连接段;第二连接件,其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外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内连接段,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内枢接段与所述第一内连接段的第一直线与通过所述第一外枢接段与所述第一外连接段的第二直线保持在彼此平行的第一平行状态,借此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外支架的所述第一外连接段会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而连动所述第一内连接段,使所述第一内支架与所述第一外支架同步转动,同时所述第一内支架受所述第一平行状态的限制而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带动,由所述第一容置孔的第一顶侧滑移至所述第一容置孔相反于所述第一顶侧的第一底侧,且通过所述第二内枢接段与所述第二内连接段的第三直线与通过所述第二外枢接段与所述第二外连接段的第四直线保持在彼此平行的第二平行状态,借此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外支架的所述第二外连接段会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而连动所述第二内连接段,使所述第二内支架与所述第二外支架同步转动,同时所述第二内支架受所述第二平行状态的限制而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带动,由所述第二容置孔的第二顶侧滑移至所述第二容置孔相反于所述第二顶侧的第二底侧,而使得所述第一内支架与所述第二内支架之间形成避位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机构包含:凸轮,呈椭圆形,且其上形成二在长度方向上相间隔的第一枢接孔及二分别在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高度方向与各所述第一枢接孔相间隔的第二枢接孔;沿所述长度方向摊平且相邻设置的第一支架单元及第二支架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单元包括第一外支架,具有第一端部,其形成有第一容置孔,且所述第一容置孔内形成有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孔其中一者的第一外枢接段及与所述第一外枢接段相间隔的第一外连接段,第一内支架,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孔内,并具有朝所述凸轮延伸的第一内枢接端部,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具有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孔其中一者的第一内枢接段及与所述第一内枢接段相间隔的第一内连接段;第一连接件,其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连接段与所述第一内连接段;及所述第二支架单元包括第二外支架,与所述第一外支架相邻设置,具有第二端部,其形成有第二容置孔,且所述第二容置孔内形成有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孔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外枢接段及与所述第二外枢接段相间隔的第二外连接段,第二内支架,其设于所述第二容置孔内,并具有朝所述凸轮延伸的第二内枢接端部,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具有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孔其中另一者的第二内枢接段及与所述第二内枢接段相间隔的第二内连接段;第二连接件,其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外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内连接段,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内枢接段与所述第一内连接段的第一直线与通过所述第一外枢接段与所述第一外连接段的第二直线保持在彼此平行的第一平行状态,借此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外支架的所述第一外连接段会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而连动所述第一内连接段,使所述第一内支架与所述第一外支架同步转动,同时所述第一内支架受所述第一平行状态的限制而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带动,由所述第一容置孔的第一顶侧滑移至所述第一容置孔相反于所述第一顶侧的第一底侧,且通过所述第二内枢接段与所述第二内连接段的第三直线与通过所述第二外枢接段与所述第二外连接段的第四直线保持在彼此平行的第二平行状态,借此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外支架的所述第二外连接段会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而连动所述第二内连接段,使所述第二内支架与所述第二外支架同步转动,同时所述第二内支架受所述第二平行状态的限制而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带动,由所述第二容置孔的第二顶侧滑移至所述第二容置孔相反于所述第二顶侧的第二底侧,而使得所述第一内支架与所述第二内支架之间形成避位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内支架与所述第二内支架之间形成所述避位间距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朝远离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外支架的所述第一外连接段会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而连动所述第一内连接段,使所述第一内支架与所述第一外支架同步转动,同时所述第一内支架受所述第一平行状态的限制而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带动,由所述第一容置孔的所述第一底侧滑移至所述第一容置孔的所述第一顶侧,且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朝远离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外支架的所述第二外连接段会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而连动所述第二内连接段,使所述第二内支架与所述第二外支架同步转动,同时所述第二内支架受所述第二平行状态的限制而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带动由所述第二容置孔的所述第二底侧滑移至所述第二容置孔的所述第二顶侧,而使所述第一支架单元与所述第二支架单元回到摊平且相邻设置的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具有第一顶壁、第一底壁、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外枢接段及所述第一外连接段,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一底壁相间隔且所述第一侧壁的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顶壁及所述第一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顶壁及所述第一底壁共同形成开口朝向所述凸轮且供所述第一内支架设置的所述第一容置孔,所述第一外枢接段沿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且其另一端可转动地穿设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枢接孔,所述第一外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且远离所述第一端部的末端,且其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外枢接段;及所述第二端部具有第二顶壁、第二底壁、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外枢接段及所述第二外连接段,所述第二顶壁与所述第二底壁相间隔且所述第二侧壁的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顶壁及所述第二底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二顶壁及所述第二底壁共同形成开口朝向所述凸轮且供所述第二内支架设置的所述第二容置孔,所述第二外枢接段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且其另一端可转动地穿设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枢接孔,所述第二外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且远离所述第二端部的末端,且其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外枢接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支架具有第一内本体及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内本体且朝所述凸轮延伸的第一内枢接端体,所述第一内枢接端体上形成所述第一内枢接段及所述第一内连接段,所述第一内枢接段与所述第一内连接段背向于所述第一侧壁且彼此平行地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内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外连接段的上方且高度介于所述第一内枢接段与所述第一外枢接段之间;及所述第二内支架具有第二内本体及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二内本体且朝所述凸轮延伸的第二内枢接端体,所述第二内枢接端体上形成所述第二内枢接段及所述第二内连接段,所述第二内枢接段与所述第二内连接段背向于所述第二侧壁且彼此平行地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内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外连接段的上方且高度介于所述第二内枢接段与所述第二外枢接段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机构适用于安装于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第一内本体形成开口背向所述第一外支架的第一卡制槽,且所述第二内本体形成开口背向所述第二外支架的第二卡制槽;所述第一支架单元还包括第一支撑架,具有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凸轮的第一支撑体,及由所述第一支撑体朝向所述第一内支架凸伸且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制槽的第一卡制块,且所述第一支撑体供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置;及所述第二支架单元还包括第二支撑架,具有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凸轮的第二支撑体,及由所述第二支撑体朝向所述第二内支架凸伸且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制槽的第二卡制块,且所述第二支撑体供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内支架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架而使所述第一支撑板由水平状态转动至垂直状态,且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内支架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架而使所述第二支撑板由所述水平状态转动至所述垂直状态,借此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形成一避位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单元还包括第一扭力件,其两相反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内支架之与所述第一内枢接端部相反的一端及所述第一外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单元还包括第二扭力件,其两相反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内支架之与所述第二内枢接端部相反的一端及所述第二外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扭力件提供第一摩擦力给所述第一内支架及所述第一外支架,所述第二扭力件提供第二摩擦力给所述第二内支架及所述第二外支架,使所述第一支架单元及所述第二支架单元能在枢转角度定位。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具有二弧形滑孔,其位于所述第一枢接孔之间且在所述长度方向相间隔,并且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并相对弯曲;且所述凸轮具有相间隔的内面及外面;所述第一外支架的所述第一端部还具有第一外滑移段,其延伸于所述宽度方向,且其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而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凸轮的相对应的所述弧形滑孔且以所述第一外枢接段为轴心在所述弧形滑孔内滑移;所述第二外支架的所述第二端部还具有第二外滑移段,其延伸于所述宽度方向,且其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而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凸轮的相对应的所述弧形滑孔且以所述第二外枢接段为轴心在所述弧形滑孔内滑移;及所述枢转机构还包含连动件,邻接于所述凸轮的所述内面,且所述连动件的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支架的所述第一外滑移段之凸伸于所述凸轮的所述内面之外的端部以及所述第二外滑移段之凸伸于所述凸轮的所述内面之外的端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方向枢转的过程中,所述连动件受所述第一外滑移段压抵而连动所述第二外滑移段,进而连动所述第二内支架而带动所述第二支架单元朝所述第一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阳中许钰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世达通讯有限公司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