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装置及夹持治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1066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及夹持治具,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1),与所述底板(11)可拆卸连接地盖板(12),与所述盖板(12)相连接的施压件(13);所述底板(11)包括用于承靠物料的承载结构(111);所述施压件(13)包括与所述盖板(12)相互连接的固定部(131)和与所述固定部(131)相连接的施压部(132);所述施压部(132)与所述承载结构(111)相对设置。通过设置承载结构,在对物料进行固定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定位部,从而能够在放置物料的过程中使镜片精准定,安放效率高且准确度高。同时,施压件对物料施加压力,在定位部的定位作用和施压件的压靠作用下,物料不发生相对运动,测试结果的精度高。

A clamping device and a clamping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持装置及夹持治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及夹持治具。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镜头模组被广泛地应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现在的市场趋势是希望手机镜头模组小型化且拍摄出的成像质量要高,而这样情况下,要求镜头模组中的各光学元件必须有严格的参数管控。模组中的镜头元件是衡量一个模组优劣的标准,优质的镜头拍照时才能呈现出高质量画质,镜头中白物镜片沿着镜筒的中心轴方向依次进行固定。白物镜片在镜头装配完成前需要进行偏向度的测量以确保镜片的品质以及装配完成后镜头的成像质量。目前,一般选用一种测量仪器和一种偏心测量装置配合用于测量镜片的偏心度。然而,现有的偏心测量装置每次装夹只能测量一片镜片,测试效率低;而且镜片装夹过程繁琐,对现场测试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从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无法达到准确测量镜片的偏心精度以保证组装后镜头的成像质量。例如,中国专利CN101393073B公开了一种偏心测量装置及测量仪器,该装置每次装夹只能测试一片镜片,测试效率低;另一方面,镜片装夹过程需分先后调节若干夹爪的相对移动来固定镜片,此固定过程不仅耗时较长,而且,调节夹爪极易导致镜片的径向上的微小移动,进而影响最终的测试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及夹持治具,解决夹持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地盖板,与所述盖板相连接的施压件;所述底板包括用于承靠物料的承载结构;所述施压件包括与所述盖板相互连接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的施压部;所述施压部与所述承载结构相对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承载结构包括:具有一通孔的支承部和环绕设置在所述支承部周围的定位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承部和所述定位部为相互独立的,且所述支承部和所述定位部可选择地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或者,所述支承部和所述定位部为一体的,所述支承部和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承部和/或所述定位部为连续的环状结构或等间隔角度设置的凸台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施压件至少为一个;所述固定部为环状结构,所述施压部在所述固定部上等间隔角度的设置有多个,且所述施压部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施压部包括与所述固定部相互连接的连接端和远离所述连接端的抵靠端;多个所述施压部的抵靠端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且所述抵靠端为相互独立的或者相互连接构成环状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施压件为多个;所述施压部与所述固定部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所述施压件相互等间隔角度的与所述盖板相互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施压部包括与所述固定部相互连接的连接端和远离所述连接端的抵靠;多个所述施压件的所述固定部为相互独立设置的;多个所述施压件的所述施压部的抵靠端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且所述抵靠端为相互独立的或者相互连接构成环状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施压件为多个,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施压件为中心施压件,其余为边缘施压件;所述中心施压件的所述固定部上等间隔角度的设置有多个所述施压部,且所述施压部沿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所述边缘施压件的施压部与所述固定部一一对应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施压部包括与所述固定部相互连接的连接端和远离所述连接端的抵靠端;多个所述施压件的所述固定部为相互独立设置的;所述中心施压件的所述施压部与所述边缘施压件的施压部相互等间隔角度的设置,且所述施压部的抵靠端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所述抵靠端为相互独立的或者相互连接构成环状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施压部相互弹性连接,且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施压部为一体的或可拆卸连接的;所述盖板与所述施压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孔。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夹持治具,包括夹持装置,用于安装所述夹持装置的基座;所述夹持装置的底板与所述基座可拆卸地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基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夹持装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底板的第一安装位和用于安装所述夹持装置的盖板的第二安装位。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压板安装槽,与所述压板安装槽形状相匹配的压板,以及位于所述压板和所述压板安装槽之间的定位球;所述压板安装槽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的侧边上具有开口;所述压板安装槽的底部还设置有贯穿所述基座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的位置设置贯穿其本体的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定位球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构成的空间内,且所述定位球的外表面突出所述基座和所述压板相背离的两个侧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底板或所述盖板设置有防呆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基座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通过设置承载结构,在对物料进行固定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定位部,从而能够在放置物料的过程中使镜片精准定,安放效率高且准确度高。同时,施压件对物料施加压力,在定位部的定位作用和施压件的压靠作用下,保证了夹持物料时待测物无明显变形,且物料不发生相对运动,测试结果的精度高。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只需要根据物料的结构将施压件等组件的的位置进行校准即可实现物料的一次装夹,装夹过程简单,不仅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娴熟程度要求更低,而且还可以节约装夹时间、提高装夹效率,降低测量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本技术的夹持装置可以设置多个用于夹持物料的施压件,在底板上相应的设置有多个承载结构,进而满足了在装夹过程中一次装夹,就可以同时固定多片物料节约装夹时间、提高装夹效率。由于多个物料支承在同一底板上,确保了多个施压件的倾斜一致,使得物料的承靠基准统一,保证了多个物料可以一次性测量,提高测量效率与精度,降低测量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方案,盖板上针对同一个物料设置的施压件的数量可以根据夹持要求进行灵活调整,保证了本技术能够针对不同的物料的夹持精度的匹配,保证了本技术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夹持治具的结构图;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夹持治具的俯视图;图3示意性表示图2中B-B位置的剖面图;图4示意性表示图3中C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5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施压件的结构及布置图;图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施压件的结构及布置图;图7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施压件的结构图;图8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施压件的结构图;图9示意性表示图1中A-A位置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针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1),与所述底板(11)可拆卸连接地盖板(12),与所述盖板(12)相连接的施压件(13);所述底板(11)包括用于承靠物料的承载结构(111);所述施压件(13)包括与所述盖板(12)相互连接的固定部(131)和与所述固定部(131)相连接的施压部(132);所述施压部(132)与所述承载结构(111)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1),与所述底板(11)可拆卸连接地盖板(12),与所述盖板(12)相连接的施压件(13);所述底板(11)包括用于承靠物料的承载结构(111);所述施压件(13)包括与所述盖板(12)相互连接的固定部(131)和与所述固定部(131)相连接的施压部(132);所述施压部(132)与所述承载结构(111)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111)包括:具有一通孔的支承部(1111)和环绕设置在所述支承部(1111)周围的定位部(11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1111)和所述定位部(1112)为相互独立的,且所述支承部(1111)和所述定位部(1112)可选择地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或者,所述支承部(1111)和所述定位部(1112)为一体的,所述支承部(1111)和所述定位部(1112)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1111)和/或所述定位部(1112)为连续的环状结构或等间隔角度设置的凸台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件(13)至少为一个;所述固定部(131)为环状结构,所述施压部(132)在所述固定部(131)上等间隔角度的设置有多个,且所述施压部(132)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部(132)包括与所述固定部(131)相互连接的连接端(1321)和远离所述连接端(1321)的抵靠端(1322);多个所述施压部(132)的抵靠端(1322)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且所述抵靠端(1322)为相互独立的或者相互连接构成环状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件(13)为多个;所述施压部(132)与所述固定部(131)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所述施压件(13)相互等间隔角度的与所述盖板(12)相互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部(132)包括与所述固定部(131)相互连接的连接端(1321)和远离所述连接端(1321)的抵靠端(1322);多个所述施压件(13)的所述固定部(131)为相互独立设置的;多个所述施压件(13)的所述施压部(132)的抵靠端(1322)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且所述抵靠端(1322)为相互独立的或者相互连接构成环状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件(13)为多个,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施压件(13)为中心施压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汪平陈乐明王日辉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