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91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包括:主轴;以及第一电机,其垂直于所述主轴设置;换挡滑块,其具有两个平行凸起,所述凸起套设在所述主轴上,能够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下沿着所述主轴轴向运动进行选挡;第二电机,其垂直于所述主轴设置,能够驱动所述主轴旋转;换挡摇臂,其通过花键和所述主轴啮合,并且位于所述两个凸起之间;所述换挡摇臂能够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下进行换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快速有效的换挡、结构小巧、故障率低、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A Gear Selection and Shifting Actuator for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Electromechanical Automatic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变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
技术介绍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是在传统的机械式变速器的基础上,对手动换挡机构的改进和改造,让它在微机的控制下完成换挡自动的操作。AMT执行机构涉及选换挡机构、离合器执行机构和离合器传感器机构。选换挡机构作为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控机械式变速器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选换挡的控制成为了电控机械式变速箱的重点也是难点,选换挡控制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整车的换挡品质,这样就要求选换挡机构运行时间快,反应迅速,并且能够在汽车寿命内不出故障地长时间可靠工作。目前一些选换挡执行机构存在换挡时间长、选换挡位置存在偏差甚至卡死的现象。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快速有效换挡、故障率低、稳定性好的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中国专利文献CN204878682U,公开了一种AMT执行机构,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上的驱动电机,机壳内设置有蜗杆、蜗轮轴、蜗轮、限位块、导向限位块和支架,所述蜗杆和蜗轮相互啮合,所述蜗杆的外侧设有调整垫片,所述蜗轮轴上固定套设蜗轮,所述蜗轮轴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通过带轴承的销轴进行支撑固定,所述蜗杆连接驱动电机的转轴,所述限位块和导向限位块安装在调整垫片的外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运行时间快和工作可靠的AMT执行机构。中国专利文献CN207364250U,公开了一种AMT换挡执行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上安装固定有选挡电机和换挡电机,壳体内支承一丝杆,丝杆一端与换挡电机的转轴连接固定,一丝杆螺母套螺纹配合在丝杆上,该丝杆螺母套上固定连接一换挡驱动拨头,换挡驱动拨头外壁设有直线运动导向沟槽,壳体上设置一防转装置与直线运动导向沟槽配合,壳体上安装第一角位移传感器的轴通过一转臂与换挡驱动拨头的尾端连接,壳体内通过轴承支承一与丝杆平行的花键轴上花键配合一选换挡轮,换挡驱动拨头的头端插入选换挡轮的滑槽中,选挡电机的转轴一选挡扇形齿轮的一轴向端固定,壳体上安装第二角位移传感器的轴与选挡扇形齿轮的另一轴向端周向固定,选挡扇形齿轮与选换挡轮的扇形齿啮合。中国专利文献CN208153713U,公开了一种选换挡执行机构,包括换挡电机、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换挡丝杠、推块、拨叉、拨块和直线驱动装置,换挡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第二传动齿轮与换挡丝杠固定连接,换挡丝杠与推块螺纹连接,推块上设置有通孔,拨块的一端与直线驱动装置连接,其另一端插入通孔中且穿出后与拨叉上的凹槽对准。与需要的挡位对应的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拨块移动插入到拨叉中换挡,然后换挡电机提供换挡动力驱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第一传动齿轮驱动第二传动齿轮转动,第二传动齿轮带动换挡丝杠转动,换挡丝杠通过自身的转动驱动推块移动,推块移动时通过拨块拨动拨叉进行换挡,从而提高了可靠性。通过上述专利文献的描述可知,目前国内关于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的专利虽然有很多,但是大多数其结构和体型都较大,所需元件也较多,所以需要一种新型小巧灵活、故障率低的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从而更好地实现了汽车选换挡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包括:主轴;以及第一电机,其垂直于所述主轴设置;选挡滑块,其具有两个平行凸起,所述凸起套设在所述主轴上,能够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下沿着所述主轴轴向运动进行选挡;第二电机,其垂直于所述主轴设置,能够驱动所述主轴旋转;换挡摇臂,其通过花键和所述主轴啮合,并且位于所述两个凸起之间;所述换挡摇臂能够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下进行换挡。优选的是,所述换挡摇臂包括圆柱部分,其具有轴向通孔;所述通孔内包括内花键;所述主轴上包括外花键,所述内花键和外花键配合。优选的是,所述圆柱部分位于所述两个凸起之间,支撑起所述选挡滑块。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的直齿轮,所述直齿轮与所述选挡滑块上表面的直齿相配合。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锥齿轮,其与所述主轴上的锥齿轮相配合。优选的是,还包括壳体,所述主轴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壳体上。优选的是,所述主轴两端通过轴承与壳体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是针对原有选换挡执行机构的不足,设计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换挡、占用体积小、故障率低、稳定性好的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相比原始的选换挡执行机构,由于采用了联动的电机与齿轮,更好地实现了选换挡执行机构的稳定性,大大的提高了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的换挡有效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主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进行选挡时,由第一电机1进行选挡动作,第一电机带动直齿轮2旋转,直齿轮2与选挡滑块5上的齿条相配合,选挡滑块5与换挡摇臂6大端相套合,换挡摇臂6与主轴7通过滑动花键连接,选挡滑块5可以带动换挡摇臂6,使二者共同在主轴7上沿轴向移动,从而完成选挡动作;进行换挡时,由第二电机3进行换挡动作,第二电机3带动锥齿轮4旋转,使主轴7上与之配合的锥齿轮旋转,主轴7旋转,换挡摇臂6摆动,完成换挡动作。本执行机构针对五挡变速器,选挡挡位共有三个挡位,分别对应换挡摇臂6在主轴7上轴向滑动时,换挡摇臂6相对于第一电机1所处的左、中、右三个位置,换挡挡位设有前、中、后三个位置,选挡的左、中、右三个位置与换挡的前、后两个位置相组合,组成了五个前进挡位和一个倒挡挡位。当汽车达到换挡要求后需要换挡时,由第二电机3先将换挡摇臂6从前后位置退回,再由第一电机1将换挡摇臂6沿主轴7轴向换至对应的换挡位置,最终再由第二电机3将换挡摇臂6调至目标挡位。自动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3采用的直流无刷电机,能够接受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制动信号,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制动;内部自带转速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电机输出轴转动的转速信号,以及所控制摇臂的位置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单元,能够实现对换挡过程的实时监控,确保了换挡的精确性。同时,直流无刷电机内部带有减速机构,大大减小了执行机构所占据的空间。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以及第一电机,其垂直于所述主轴设置;选挡滑块,其具有两个平行凸起,所述凸起套设在所述主轴上,能够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下沿着所述主轴轴向运动进行选挡;第二电机,其垂直于所述主轴设置,能够驱动所述主轴旋转;换挡摇臂,其通过花键和所述主轴啮合,并且位于所述两个凸起之间;所述换挡摇臂能够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下进行换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以及第一电机,其垂直于所述主轴设置;选挡滑块,其具有两个平行凸起,所述凸起套设在所述主轴上,能够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下沿着所述主轴轴向运动进行选挡;第二电机,其垂直于所述主轴设置,能够驱动所述主轴旋转;换挡摇臂,其通过花键和所述主轴啮合,并且位于所述两个凸起之间;所述换挡摇臂能够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下进行换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摇臂包括圆柱部分,其具有轴向通孔;所述通孔内包括内花键;所述主轴上包括外花键,所述内花键和外花键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电动机械式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雨龙曾云鹏付尧李兴忠张京旭白洋温官正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