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钮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363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钮开关,包括第一磁性体、第二磁性体、固定支架、可相对于固定支架旋转的旋钮本体,固定支架和旋钮本体中一者设有档位锁紧部、另一者设有第一磁性体;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相对分布、磁性连接、分布在档位锁紧部的两侧,第一磁性体与档位锁紧部相抵、以便将旋钮本体固定于目标档位。本申请提供的旋钮开关在简化零件结构、减少零件数量、降低对装配空间需求、降低装配难度的基础上,优化了旋钮操作手感的精度和长期使用稳定性。

A knob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钮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电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钮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的内饰电器或控制模块大多设置有旋钮开关,来实现空调设备的温度调节、娱乐设备的音量调节等调节过程。旋钮开关的内部通过机械接触式结构实现旋转或拨动控制,旋钮上设置有轨道面和可相对轨道面旋转的固定零件,二者之间设置有档位销,档位销一端设置弹片或弹簧等弹性件,另一端抵在轨道面上,档位销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与轨道面受力接触,当旋钮旋转时,其与轨道面形成相对受力运动实现旋转的连续档位手感。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弹性件在旋钮开关从一个档位转动至另一个档位的过程中受力压缩,因此长时间使用后,轨道面容易磨损,弹性件也容易疲劳,进而导致档位销晃动,影响档位销的定位效果,降低旋钮开关的控制精度。另外,弹性件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形变,才能保障对定位销的抵推效果,因此装配过程较为复杂。且旋钮开关需要为弹性件的形变预留一定的空间,因此需要的安装空间较大。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旋钮开关的控制精度、同时减少产品结构空间和安装的限制,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性体(5)、第二磁性体(4)、固定支架(3)、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3)旋转的旋钮本体(1),所述固定支架(3)和所述旋钮本体(1)中一者设有档位锁紧部(2)、另一者设有所述第一磁性体(5);所述第一磁性体(5)和所述第二磁性体(4)分布在所述档位锁紧部(2)的两侧,二者相对分布且磁性连接,所述第一磁性体(5)与所述档位锁紧部(2)相抵、以便将所述旋钮本体(1)固定于目标档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性体(5)、第二磁性体(4)、固定支架(3)、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3)旋转的旋钮本体(1),所述固定支架(3)和所述旋钮本体(1)中一者设有档位锁紧部(2)、另一者设有所述第一磁性体(5);所述第一磁性体(5)和所述第二磁性体(4)分布在所述档位锁紧部(2)的两侧,二者相对分布且磁性连接,所述第一磁性体(5)与所述档位锁紧部(2)相抵、以便将所述旋钮本体(1)固定于目标档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锁紧部(2)包括沿所述旋钮本体(1)旋转方向延伸的环形的轨道体,所述轨道体与所述第一磁性体(5)相抵的侧壁设有沿所述旋转方向交替分布的凸起部(22)和内凹部(21),所述固定支架(3)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磁性体(5)沿所述旋转方向移动的安装部(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部(21)设有与所述第一磁性体(5)贴合的导向面,以方便所述轨道体沿所述旋转方向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部(21)呈凹陷的弧形结构;或所述凸起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铭孙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科世达上海机电有限公司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